随便两句...

前几日无聊,整理了下CD,竟然发现自己拥有两个版本的《情敌贝多芬》,95年第一期那青涩男孩封面版本,N年后再版的成熟男人封面版本。
算算,95年的时候我还在读两年级吧,基本停留在街边寻找别人不小心掉的一毛硬币的思想阶段。这个时候,出生于USA的leehom wang由美返台,并在BMG公司出版了他的第一张音乐专辑,也就是这张《情敌贝多芬》了。
当然,95年时候的王力宏还是很青涩的,BMG连在唱片封面上都不忘记宣传他的这个形象,加上了“新好男孩”这四个字。音乐方面,公司也操刀了绝大多数的制作,包括作词,作曲等都基本上没有给如果以才气为主打leehom太多机会。即使如此,对于这张专辑我还是会打上四星。因为对于王力宏,我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第一首《四季》,词曲均出于李子恒之手,诗意的歌词,温和的曲调,很符合那个时代风格的一首歌, 加上leehom低沉嗓音的动情演绎,倒也可以说悦耳动人。经过时间的洗刷,那个时代大部分歌曲都仅仅停留在记忆中而已了。所以现在说起来,也许除了leehom的铁杆以外,记得这首歌可能并不多了。“我请西风回去告诉你,我的梦将为你不断流浪”。
第二首《情敌贝多芬》,姚若龙填词、洪晟文谱曲,作为专辑同名主打歌,这首歌历经十五年,到现在传唱度可以说依旧很高。作为音乐才子,将贝多芬当做情敌,很可爱,很俏皮。再强的情敌都不怕,可是偏偏碰到了ludwig beethoven,然后就只能摇头叹气了,orz….
第三首《你伤了我的心》,很多时候听歌也应景,所以曾经无数次的听这首歌也没今天听这首歌的感触来的多,就在几个小时前,最好的朋友和他女朋友分手,情形真的和这个类似了,失落的情绪纠缠不清,心神不宁,在梦中所有的憧憬随风而去,终于还是留不住你。感情这东西很奇怪,明明很登对,课就是因为这原因,那原因而各奔东西,而这次,你伤了我的心。
第四首《为我哭一次好不好》,前面一首的升级版了,我在这边痛哭,却不知你的感受,这种感觉让人很恐惧,所以,为我哭一次好不好,也证明自己对你很重要。爱情本是个奇妙的东西,在这里,勉励下我那朋友阿麦同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收拾好心情,进行下一段旅程。
不得不说,前面四首歌就彻底敲定了王力宏在那个年代趋向于主流情歌的风格。痴情,俏皮,为爱伤心都演绎的恰到好处。虽然说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作品,但总体来说还是中规中矩。毕竟对于那个时候才19岁的王力宏来说,想靠一张专辑就名动大江南北毕竟不大现实。呵呵,起码开了个还算不赖的头吧。
第五首《love me tender》,这首歌是一首纯粹的翻唱歌曲,当然还是情歌,原唱是猫王Elvis presley。不知道听过多少个版本的《love me tender》,力宏,猫王的版本却都不是最爱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Wild at heart》里面Nicolas cage最后站在汽车上对他女朋友唱的那个版本,还有就是Frank sinatra版本。当然听过最恶心的就是有一次看《我爱黑涩会》的时候里面一个胖妞唱的,比鸭公还鸭公。力宏还在这里面秀了段法文,就是那段独白,囧…
第六首《听雨》,这张专辑里面为数不多力宏参与作曲的歌之一。果然时代的发展会改变很多东西,包括理念,听惯现在《心中的日月》《盖世英雄》《改变自己》《心跳》中的王力宏,若不看介绍还真的不会意识到这曲也是出自力宏之手。对于紧随潮流,外界向来对力宏已经做了一些讨论,说陶喆做火R&B的时候,力宏也马上做了R&B曲风的东西,而当周杰伦做中国风的时候,力宏也及时的推出了chin-out,而现如今摇滚当道,力宏又做《摇滚怎么了》。那么看来力宏那个时候就很有潜力,当时流行情歌,于是19岁的力宏就谱写了那么好听的《听雨》。
呵呵,玩笑话了。对于跟风这个问题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好友fantasy在《摇滚怎么了》单曲出现的时候,引用的耳东的一句话,说形式大于内容。当时就探讨了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艺人,尤其是知名艺人,如何保持自己的专辑能够卖钱是很重要的,当然,品质如果兼而有之就更是难得。而王力宏这些年的作品虽然说都比较成功,而且基本都算大卖,但若真要替他选择代表作恐怕还是很难,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以前的《唯一》这些老情歌。
第七首《乘着爱自由的飞》,如果不是温习,倒真的一时间想不起来这首歌的旋律,倒不是说不好,总是觉得一张专辑那么多首歌下来,都是如此温和,如此规矩的,没啥改变,放着放着也就过去了。
第八首《the water is wide》,又是一首翻唱的英文歌,原唱为Karla bono,去听了下原唱,除了两个人嗓音不同,诠释的方式不同以外基本没啥差别。倒是今年方大同出的那张《timeless》,虽然全是翻唱曲目,但大同多少都进行了加工,保留原曲目风格的同时更加加入了自己的style,显得别有一番风味,若当时王力宏也能如此,那就好了。
第九首《别这样我会哭》,以现代人来看,真的开始有点想不通那个年代了,一整张专辑都是如此的平淡如水,感情的描写确实那么的深入,那么多歌词看下来,倒真的会觉得起一身鸡皮疙瘩了,痴心已碎也不让你看见,好肉麻,哈哈。当然,歌曲还是好听的。
第十首《Last night》,这是整张专辑里唯一一首由力宏作词作曲的歌,当时还在读大学的他写成那么一首歌后,所幸BMG把它放入了专辑之中。这也成为了我最爱的歌之一。七年后,也就是2002年,《音乐进化论》中再次收录了这首歌,力宏也重新进行了一次演绎,使得歌曲更为耐听,现在若去KTV,如果有《last night》这首歌的话基本就是02年版本的了。95年这个版本很活力,相同的歌词,相同的曲调,02年版本演绎出来的就是平静的爱情了。
第十一首《不愿说再见》,这是整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同样还是情歌。但放在专辑最后面来了这么一首标题的歌,我宁愿认为这是力宏以及BMG的良苦用心,这是力宏的第一张专辑,短短的十一首歌,总共加起来四十五分钟左右,力宏远没有将他的能量爆发出来,作为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会被音乐公司所束缚,所以,真的很不愿意说再见。所幸的是,十五年就那么过去了,力宏从以前的青涩男孩变成现在的魅力男人,一路走来,几多风雨我们不曾知晓,但至少目前为止,还是相信,他过的很好。
最后,引用下95年CD内页上的几句话作为结束:
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做梦
因为不相信你在这儿
对你如此熟悉就像认识了一辈子
是真的 我从来不曾活的如此真实
亲爱的 望着你我的心开始唱歌
一首简单的歌
意思却是那么真
我爱你 永远爱你
算算,95年的时候我还在读两年级吧,基本停留在街边寻找别人不小心掉的一毛硬币的思想阶段。这个时候,出生于USA的leehom wang由美返台,并在BMG公司出版了他的第一张音乐专辑,也就是这张《情敌贝多芬》了。
当然,95年时候的王力宏还是很青涩的,BMG连在唱片封面上都不忘记宣传他的这个形象,加上了“新好男孩”这四个字。音乐方面,公司也操刀了绝大多数的制作,包括作词,作曲等都基本上没有给如果以才气为主打leehom太多机会。即使如此,对于这张专辑我还是会打上四星。因为对于王力宏,我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第一首《四季》,词曲均出于李子恒之手,诗意的歌词,温和的曲调,很符合那个时代风格的一首歌, 加上leehom低沉嗓音的动情演绎,倒也可以说悦耳动人。经过时间的洗刷,那个时代大部分歌曲都仅仅停留在记忆中而已了。所以现在说起来,也许除了leehom的铁杆以外,记得这首歌可能并不多了。“我请西风回去告诉你,我的梦将为你不断流浪”。
第二首《情敌贝多芬》,姚若龙填词、洪晟文谱曲,作为专辑同名主打歌,这首歌历经十五年,到现在传唱度可以说依旧很高。作为音乐才子,将贝多芬当做情敌,很可爱,很俏皮。再强的情敌都不怕,可是偏偏碰到了ludwig beethoven,然后就只能摇头叹气了,orz….
第三首《你伤了我的心》,很多时候听歌也应景,所以曾经无数次的听这首歌也没今天听这首歌的感触来的多,就在几个小时前,最好的朋友和他女朋友分手,情形真的和这个类似了,失落的情绪纠缠不清,心神不宁,在梦中所有的憧憬随风而去,终于还是留不住你。感情这东西很奇怪,明明很登对,课就是因为这原因,那原因而各奔东西,而这次,你伤了我的心。
第四首《为我哭一次好不好》,前面一首的升级版了,我在这边痛哭,却不知你的感受,这种感觉让人很恐惧,所以,为我哭一次好不好,也证明自己对你很重要。爱情本是个奇妙的东西,在这里,勉励下我那朋友阿麦同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收拾好心情,进行下一段旅程。
不得不说,前面四首歌就彻底敲定了王力宏在那个年代趋向于主流情歌的风格。痴情,俏皮,为爱伤心都演绎的恰到好处。虽然说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作品,但总体来说还是中规中矩。毕竟对于那个时候才19岁的王力宏来说,想靠一张专辑就名动大江南北毕竟不大现实。呵呵,起码开了个还算不赖的头吧。
第五首《love me tender》,这首歌是一首纯粹的翻唱歌曲,当然还是情歌,原唱是猫王Elvis presley。不知道听过多少个版本的《love me tender》,力宏,猫王的版本却都不是最爱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Wild at heart》里面Nicolas cage最后站在汽车上对他女朋友唱的那个版本,还有就是Frank sinatra版本。当然听过最恶心的就是有一次看《我爱黑涩会》的时候里面一个胖妞唱的,比鸭公还鸭公。力宏还在这里面秀了段法文,就是那段独白,囧…
第六首《听雨》,这张专辑里面为数不多力宏参与作曲的歌之一。果然时代的发展会改变很多东西,包括理念,听惯现在《心中的日月》《盖世英雄》《改变自己》《心跳》中的王力宏,若不看介绍还真的不会意识到这曲也是出自力宏之手。对于紧随潮流,外界向来对力宏已经做了一些讨论,说陶喆做火R&B的时候,力宏也马上做了R&B曲风的东西,而当周杰伦做中国风的时候,力宏也及时的推出了chin-out,而现如今摇滚当道,力宏又做《摇滚怎么了》。那么看来力宏那个时候就很有潜力,当时流行情歌,于是19岁的力宏就谱写了那么好听的《听雨》。
呵呵,玩笑话了。对于跟风这个问题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好友fantasy在《摇滚怎么了》单曲出现的时候,引用的耳东的一句话,说形式大于内容。当时就探讨了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艺人,尤其是知名艺人,如何保持自己的专辑能够卖钱是很重要的,当然,品质如果兼而有之就更是难得。而王力宏这些年的作品虽然说都比较成功,而且基本都算大卖,但若真要替他选择代表作恐怕还是很难,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以前的《唯一》这些老情歌。
第七首《乘着爱自由的飞》,如果不是温习,倒真的一时间想不起来这首歌的旋律,倒不是说不好,总是觉得一张专辑那么多首歌下来,都是如此温和,如此规矩的,没啥改变,放着放着也就过去了。
第八首《the water is wide》,又是一首翻唱的英文歌,原唱为Karla bono,去听了下原唱,除了两个人嗓音不同,诠释的方式不同以外基本没啥差别。倒是今年方大同出的那张《timeless》,虽然全是翻唱曲目,但大同多少都进行了加工,保留原曲目风格的同时更加加入了自己的style,显得别有一番风味,若当时王力宏也能如此,那就好了。
第九首《别这样我会哭》,以现代人来看,真的开始有点想不通那个年代了,一整张专辑都是如此的平淡如水,感情的描写确实那么的深入,那么多歌词看下来,倒真的会觉得起一身鸡皮疙瘩了,痴心已碎也不让你看见,好肉麻,哈哈。当然,歌曲还是好听的。
第十首《Last night》,这是整张专辑里唯一一首由力宏作词作曲的歌,当时还在读大学的他写成那么一首歌后,所幸BMG把它放入了专辑之中。这也成为了我最爱的歌之一。七年后,也就是2002年,《音乐进化论》中再次收录了这首歌,力宏也重新进行了一次演绎,使得歌曲更为耐听,现在若去KTV,如果有《last night》这首歌的话基本就是02年版本的了。95年这个版本很活力,相同的歌词,相同的曲调,02年版本演绎出来的就是平静的爱情了。
第十一首《不愿说再见》,这是整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同样还是情歌。但放在专辑最后面来了这么一首标题的歌,我宁愿认为这是力宏以及BMG的良苦用心,这是力宏的第一张专辑,短短的十一首歌,总共加起来四十五分钟左右,力宏远没有将他的能量爆发出来,作为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会被音乐公司所束缚,所以,真的很不愿意说再见。所幸的是,十五年就那么过去了,力宏从以前的青涩男孩变成现在的魅力男人,一路走来,几多风雨我们不曾知晓,但至少目前为止,还是相信,他过的很好。
最后,引用下95年CD内页上的几句话作为结束:
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做梦
因为不相信你在这儿
对你如此熟悉就像认识了一辈子
是真的 我从来不曾活的如此真实
亲爱的 望着你我的心开始唱歌
一首简单的歌
意思却是那么真
我爱你 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