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e 1> The Man Who--岂止是清风拂面
不知道为什么将Travis用作开场,或许就是想到了这首Writing to Reach You. 文字没有话语来得简单直接,但永远是一种无需机缘巧合或是安排约定的沟通形式,能够突破距离时差的重重阻隔。同时,它们也时常能作为记忆储存的一种方式,留下彼此最为深刻的交集与感动。这也是我满心祈祷文字所能寄予的力量。
还是说说Travis吧,在个性张扬旗帜鲜明的英伦乐队中,他们似乎显得格外低调与普通,贵为大牌也永远不擅于制造新闻。他们没有Oasis式玩世不恭,Blur式恣情放肆,Pulp式深度幽默,或是Radiohead式颓废阴郁。在阴雨连绵忧郁到骨子里的英伦三岛,他们却永远是阳光和清新的代名词,正如若干年前在rockyear上看到的那篇精华帖所说的——拂面不止是清风,这样的无忧与闲适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Travis的音乐与生活态度。要说原因,这恐怕与他们出自苏格兰高地而非英格兰有些许关联,在那个由草地田园汇成的国度里,忧郁似乎从来不是人们青睐的主旋律。与其无病呻吟,还不如真实描绘内心缓缓流淌的感动。
从97年第一张唱片开始,他们的音乐生涯就以一种四平八稳的节奏铺陈开来,没有剧烈的风格变化,但从细微之处还是不难观察出乐队的成长轨迹。97年他们以All I wanna do is rock这样的”摇滚誓言”宣告开场,整张专辑洋溢着青春的放纵不羁,却略显平实简单,真正让他们名声鹊起的还是99年的这张The Man Who,乐队完成了从青涩躁动到温柔清新的转向,无论从编曲、歌词、演唱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进步与成熟,乐队也凭此张专辑跻身英伦一流乐队的行列。此后的Invisible Band可看作是The Man Who的延续,柔情盛放,旋律歌词也愈发悦耳上口。03年的12 Memories则可视作乐队迈向另一阶段的里程碑,开始对政治、和平这些公众议题做出探讨,这一点在最新的一张专辑Ode to J.Smith中也有体现。而07年The boy with No Name中的歌曲创作,则体现了家庭对乐队的影响,其中定能找到一段动听的旋律足以温柔地杀死你。悦耳的旋律,上口的歌词,这些清新的诗人特质是乐队多年来不变的根本。
于我个人而言,听得最多的是Invisible Band,但最喜欢的还是这张The Man Who。与前者不同,除了动听与清新,它还掺杂着一种成长的迷惘与忧郁,As you are与Luv正是这种心态的缩影。而到了Invisible Band里这种暗色却已消失殆尽,Fran在唱法上也不再使用前两张里高亢嘶吼的处理,显得顺从与折衷。正是这样才让我对这张专辑更为怀念。既有Writing to reach you, The fear的温柔流畅,Driftwood, 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的脍炙人口,又有Luv, Slideshow的低调忧郁,As you are, Turn的歇斯底里。这样的Travis才是完整和全方位的。
你可以说Travis在英伦大牌中的作风是低调不显眼的,音乐风格也是近似流行与缺乏个性的,但他们最为迷人的也是那份有别于哗众取宠的闲适豁达,有别于主流商业的独立清新,看似简单却能深入人心,这便是你不得不服的地方。尤其是在独立清新日渐商业化与符号化的当下,能像Travis这样坚持与自我无疑是更加难能可贵的。还有,不要说Travis不擅于现场表演或是他们的音乐不适合现场表演,看了More than us你一定会更爱他们。
Lois,我不在身边的日子,也要这样清风拂面,温馨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