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不高兴,我们的县城记
那被邱大立誉为“瘦得被惊为天人”的小新说,细细陈,五条人的《县城记》到了。周末回家,小新一贯的仙风道骨,一派县城闲人模样,依旧是那辆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自行车。递过那个早已在网络上温习过很久的信封,连没交谈两句即告别。夜间一切安顿完整,取出《县城记》,看着这红蓝短横条镶边的航空信封,忽的有一种想要剪一袭贴额刘海儿齐齐短发的异样情绪。这个县城我日夜身居其中,却无情无绪只是漠然。当我第一次听到五条人的“踏架脚车牵条猪”时,那歌里唱的字字句句竟俨然提醒我,看吧,这就是你的家乡,你却分明不知。
翻开摺叠的封口,一一取出信封内的细碎,小红书、唱片、报纸。翻开小红书不禁莞尔,阿茂和仁科小时候的黑白照,让我想起的不是户口本而是小学的学期登记册。照片上的小阿茂有点呆,像一个不太自信,又爱捣蛋的小太保;右边的小仁科紧缩的眉头下那深邃的双眼,像藏了一腔深沉的心事,叛逆而不安分。拿起薄膜套的CD,底套和唱片上均刻印了海丰地图,看着那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交错纵横的线条,只觉亲切可爱。 “报纸”里边收录了邱大立和杨波关于五条人音乐的两篇评论,不过很但是先生的《海丰这个地方》,专辑的歌词(海丰话版与英文版各占一页)。让我觉得诧异和感动的,是第四版底下有一串感谢名单,里面竟然有我的名字,我虽百思不得其解,但终归觉得亲切温暖。
信封内的细碎如此罗列而过,但觉喜爱不已,最感动的是CD本身,录制得很成功。然,正如张晓舟在评价《脚步声阵阵》时说的,唱片不及酒吧现场充满随手拈来的即兴快感,五条人的这张专辑,也同样如此。在音响流声之处,你见不到阿茂的粗犷奔放、洒脱自然,看不到仁科带着腼腆而纯真的笑,以及那些让人格外激动的肢体或传神演绎。除此以外,这却又是一张几无可挑剔的专辑,熟悉的旋律配上更完美的音质,乐器的乐音更悠扬而清亮,即便阿茂那为了配合录制而稍微有点克制的声音,也一一彰显了他们的认真。仔细聆听他们的歌声,仔细体味歌里的字句,在这样的歌声与字里行间当中走入我们的县城风景。
听着他们用母语唱出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歌,仁科的手风琴和阿茂的吉他声每次都会让我感动,那乐音犹如加注了魔法,要把你藏在心底那些欢喜悲愁都如丝般抽扯出来,让你的情感无所遁形。专辑中,最熟悉的旋律或许就是“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了,与有些人不一样的是,喜欢它,不单单只是喜欢它的旋律,而是一些更为隐秘的情感。第一次听它是什么时候?07年的秋天?忘了,那时听的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还只有吉他伴奏,没有麦克风,没有调音器,没有鼓声没有手风琴声,可是有他们弹错的吉他声,调侃笑声,或许你还能听见他们相视而笑的眼神。天台上,他们放任、随意的唱着,阿茂唱时,甚至有同事戏谑,这是便秘了吧。或许真的是这样,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在大多数人耳朵里,颇有些刺耳,可是那就是阿茂,像是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健康、自然、本色,是他们完全无修饰的、无拘束的朴实乐音,在生活中,调侃生活,调侃自己。
听到“道山靓仔”即想起他们早前拍的小影片,那小影片颇有“风柜来的人”的味道,当你听懂了这首歌,或许你也就能看到这道山小村镇上的另一群阿清们。 “倒港纸”的旋律是我最喜欢的,我阿妈听见阿古巴他表叔公,问,是东门头的哪一个啊?我笑,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可是,这就是我们的县城记,这是属于我们海丰县城每一个走过东门头的群体记忆,对么?即便时代变迁,东门头有一天再也不见了那路边坐在摊开的靠背椅上的翘着二郎腿,衔着半根烟的男人,但这样的风景已将成为某种映像,刻在这座小县城的记忆里。如果说这是县城一角,那么 “踏架脚车牵条猪”唱的,又是整个县城印象了。它或许比“报纸”不过很但是先生写的《海丰这个地方》来得更传神,说到底,它就是“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似是无知无觉,又似悠然闲逸。
除去县城风景的描述,五条人更是以过于早熟的目光和心智,正视生活的悲怆、苦痛与艰难。“李阿伯”可不是张玮玮的“李伯伯”,李阿伯他是一个人,一群人,是世世代代的农民,是从来没有越过历史世俗边框的老农民,把人生的梦想寄予下一代。阿茂把这首歌唱出了某种不合他年龄的苍凉,却如此牵动着听者的心。吸一口熟烟,种的菜,水稻,别要遇上台风天,菜少长虫,儿子别赌博,李阿伯的人生那就OK了。可是啊,人生不就像是种荔枝么,有雨也糟糕,没雨也糟糕,哪有恰到好处的。正如“乐乐哭哭”唱的,天顶有一只猪,土脚有一家飞机,世事并无道理可讲。那就不如别去理它,别去理,吃碗小米打个嗝。“梦想化工厂”是一首流水账,阿茂独特的嗓音演绎起这样的歌来,总会让我想起他的哥哥胡茂涛,虽并不了解哥俩,但我想阿茂的这种演绎方式,多少传承了哥哥的特色,带着某种白字戏的腔势句调,这是极尽海丰特色的说唱。
“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是专辑中唯一一首全用普通话演唱的歌曲,流畅的旋律,轻快的唱腔,是昔日的朋友相聚又再分别,在岁月的车轮中,转过了多少年华,又留下了多少撤痕,以为在别处会有些不一样,其实是去到哪里都一样,主要看心情怎么样,生活终究各就各位。“童年往事”亦是一段县城记忆,这不是侯孝贤的电影,亦不是朱天文的小说,却是中国大多数农村的童年往事。戏台,台上演戏,台下的小孩计较的却是戏台下卖的各种小吃,跑闹嬉戏叫骂,各路英雄互不相让各显口头叫骂神功。歌中更有县城人民常常告诫顽皮小孩的训谕,“轻换重好枕嘛”、“十耍九伤,麦耍更强”,让人听时总能会心一笑。“绿苍苍”是一首渔歌,浓浓的渔歌腔调,曲调欢快,更有一种丰收的喜感。“阿炳耀”是一个很常见的人名,也许你见过他,就在某次路过的那屋门前,当时他正在阳光下眯着眼沉默无声地听着他人侃大天儿。五条人唱着来时,既有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坚韧。
在这张独一无二的海丰方言音乐专辑里,五条人以他们早熟的目光,在生活中摘取那些寻常的场景或情节,那是县城的风景,亦是人世的剧情。谱入音阶,配上乐音,五条人用他们(我们)的母语,似是歌唱,又似陈述,搭起了一棚的热闹,亦搭起了一棚的好声音。
一直以来,对他们的了解是轻入浅出,然而他们给我的印象却是以娱乐江湖的姿态,用我们熟悉的语言,饱满而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身边平淡、简朴的县城风景,亦唱出人世悲喜交错的风情。或许对他们来说,既承认人生悲喜无常的常态,又要给自己找乐子,简单并快乐就是个人生大主题。正如杨波所写的,没有愤怒、抱怨和颓废,也许连郁闷也没有。我想,他们就是在现实的各种条条框框中,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最大容量的快乐。总之,就是“反对不高兴”。
翻开摺叠的封口,一一取出信封内的细碎,小红书、唱片、报纸。翻开小红书不禁莞尔,阿茂和仁科小时候的黑白照,让我想起的不是户口本而是小学的学期登记册。照片上的小阿茂有点呆,像一个不太自信,又爱捣蛋的小太保;右边的小仁科紧缩的眉头下那深邃的双眼,像藏了一腔深沉的心事,叛逆而不安分。拿起薄膜套的CD,底套和唱片上均刻印了海丰地图,看着那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交错纵横的线条,只觉亲切可爱。 “报纸”里边收录了邱大立和杨波关于五条人音乐的两篇评论,不过很但是先生的《海丰这个地方》,专辑的歌词(海丰话版与英文版各占一页)。让我觉得诧异和感动的,是第四版底下有一串感谢名单,里面竟然有我的名字,我虽百思不得其解,但终归觉得亲切温暖。
信封内的细碎如此罗列而过,但觉喜爱不已,最感动的是CD本身,录制得很成功。然,正如张晓舟在评价《脚步声阵阵》时说的,唱片不及酒吧现场充满随手拈来的即兴快感,五条人的这张专辑,也同样如此。在音响流声之处,你见不到阿茂的粗犷奔放、洒脱自然,看不到仁科带着腼腆而纯真的笑,以及那些让人格外激动的肢体或传神演绎。除此以外,这却又是一张几无可挑剔的专辑,熟悉的旋律配上更完美的音质,乐器的乐音更悠扬而清亮,即便阿茂那为了配合录制而稍微有点克制的声音,也一一彰显了他们的认真。仔细聆听他们的歌声,仔细体味歌里的字句,在这样的歌声与字里行间当中走入我们的县城风景。
听着他们用母语唱出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歌,仁科的手风琴和阿茂的吉他声每次都会让我感动,那乐音犹如加注了魔法,要把你藏在心底那些欢喜悲愁都如丝般抽扯出来,让你的情感无所遁形。专辑中,最熟悉的旋律或许就是“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了,与有些人不一样的是,喜欢它,不单单只是喜欢它的旋律,而是一些更为隐秘的情感。第一次听它是什么时候?07年的秋天?忘了,那时听的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还只有吉他伴奏,没有麦克风,没有调音器,没有鼓声没有手风琴声,可是有他们弹错的吉他声,调侃笑声,或许你还能听见他们相视而笑的眼神。天台上,他们放任、随意的唱着,阿茂唱时,甚至有同事戏谑,这是便秘了吧。或许真的是这样,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在大多数人耳朵里,颇有些刺耳,可是那就是阿茂,像是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健康、自然、本色,是他们完全无修饰的、无拘束的朴实乐音,在生活中,调侃生活,调侃自己。
听到“道山靓仔”即想起他们早前拍的小影片,那小影片颇有“风柜来的人”的味道,当你听懂了这首歌,或许你也就能看到这道山小村镇上的另一群阿清们。 “倒港纸”的旋律是我最喜欢的,我阿妈听见阿古巴他表叔公,问,是东门头的哪一个啊?我笑,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可是,这就是我们的县城记,这是属于我们海丰县城每一个走过东门头的群体记忆,对么?即便时代变迁,东门头有一天再也不见了那路边坐在摊开的靠背椅上的翘着二郎腿,衔着半根烟的男人,但这样的风景已将成为某种映像,刻在这座小县城的记忆里。如果说这是县城一角,那么 “踏架脚车牵条猪”唱的,又是整个县城印象了。它或许比“报纸”不过很但是先生写的《海丰这个地方》来得更传神,说到底,它就是“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似是无知无觉,又似悠然闲逸。
除去县城风景的描述,五条人更是以过于早熟的目光和心智,正视生活的悲怆、苦痛与艰难。“李阿伯”可不是张玮玮的“李伯伯”,李阿伯他是一个人,一群人,是世世代代的农民,是从来没有越过历史世俗边框的老农民,把人生的梦想寄予下一代。阿茂把这首歌唱出了某种不合他年龄的苍凉,却如此牵动着听者的心。吸一口熟烟,种的菜,水稻,别要遇上台风天,菜少长虫,儿子别赌博,李阿伯的人生那就OK了。可是啊,人生不就像是种荔枝么,有雨也糟糕,没雨也糟糕,哪有恰到好处的。正如“乐乐哭哭”唱的,天顶有一只猪,土脚有一家飞机,世事并无道理可讲。那就不如别去理它,别去理,吃碗小米打个嗝。“梦想化工厂”是一首流水账,阿茂独特的嗓音演绎起这样的歌来,总会让我想起他的哥哥胡茂涛,虽并不了解哥俩,但我想阿茂的这种演绎方式,多少传承了哥哥的特色,带着某种白字戏的腔势句调,这是极尽海丰特色的说唱。
“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是专辑中唯一一首全用普通话演唱的歌曲,流畅的旋律,轻快的唱腔,是昔日的朋友相聚又再分别,在岁月的车轮中,转过了多少年华,又留下了多少撤痕,以为在别处会有些不一样,其实是去到哪里都一样,主要看心情怎么样,生活终究各就各位。“童年往事”亦是一段县城记忆,这不是侯孝贤的电影,亦不是朱天文的小说,却是中国大多数农村的童年往事。戏台,台上演戏,台下的小孩计较的却是戏台下卖的各种小吃,跑闹嬉戏叫骂,各路英雄互不相让各显口头叫骂神功。歌中更有县城人民常常告诫顽皮小孩的训谕,“轻换重好枕嘛”、“十耍九伤,麦耍更强”,让人听时总能会心一笑。“绿苍苍”是一首渔歌,浓浓的渔歌腔调,曲调欢快,更有一种丰收的喜感。“阿炳耀”是一个很常见的人名,也许你见过他,就在某次路过的那屋门前,当时他正在阳光下眯着眼沉默无声地听着他人侃大天儿。五条人唱着来时,既有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坚韧。
在这张独一无二的海丰方言音乐专辑里,五条人以他们早熟的目光,在生活中摘取那些寻常的场景或情节,那是县城的风景,亦是人世的剧情。谱入音阶,配上乐音,五条人用他们(我们)的母语,似是歌唱,又似陈述,搭起了一棚的热闹,亦搭起了一棚的好声音。
一直以来,对他们的了解是轻入浅出,然而他们给我的印象却是以娱乐江湖的姿态,用我们熟悉的语言,饱满而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身边平淡、简朴的县城风景,亦唱出人世悲喜交错的风情。或许对他们来说,既承认人生悲喜无常的常态,又要给自己找乐子,简单并快乐就是个人生大主题。正如杨波所写的,没有愤怒、抱怨和颓废,也许连郁闷也没有。我想,他们就是在现实的各种条条框框中,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最大容量的快乐。总之,就是“反对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