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歌的人都长大了
你能在片中听到轻轻的背景音乐,我知道它是《小魔女的魔法书》,看完上洗手间的时候,把范晓萱的这首歌开得很响很响,心就软了。
常常笑自己对很多东西的认识都是第二轮的,比如先看到评论再去看原作,比如先听过翻唱的歌曲再去看出处,颠来倒去。也好,还至于能在第二轮的时候把思绪追回到原始阶段。
天空花园,云的秋千,在天和地之间,在爱和梦之间,魔法魔力无边
小魔女,来来去去没有规矩;小魔女,上上下下找寻知己。
人的记忆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尽在前几日的事会忘得一干二净,而儿时的点点滴滴却能记得很清楚,比如这歌词,旋律一来,歌词就脱口而出了。
那是个关于范晓萱的年代,我听的是两盒装的磁带,同学那里借来的,紫色封面,应该比单买的9.8一盒要便宜几块钱。我不是她借出的第一人,所以到我手里纸盒已经破了,不过没有影响到磁带的音质,我应该是来来回回听了无数遍,也是,在那个没有电脑禁止看电视的年代,听歌是唯一的消遣,带子不多又贵,只好反反复复听手里有的。也是,呵呵,不然哪能记得清楚歌词呀。
想想又要叹气了,这几年来听过的歌,看过的书,电影,都那么一晃而过,好像没什么印象特别深的,再次看也激不起一点兴奋,初次的场景也少有浮现。
那是个精选集,范晓萱的代表作都在。把《好想谈恋爱》的歌词抄下来,刚抄了个题就被叫去吃饭,结果老爸看了大声质问:你想谈恋爱?那年我12岁。
军训汇报表演三人演出,必选《魔力ESP》,范晓萱的MV看了无数遍,每个动作都模仿;
班会需要两个人表演节目,保留节目必然是《处处都有你》,我和LX,那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美妞。
那时我们分析过每一首范晓萱的歌,哪些是第一次就觉得好听入耳的,像《我只是问候你一声》《眼泪》;《你的甜蜜》《好想谈恋爱》一类属于典型性范式风格;《冰激凌的祈祷》《自言自语》,还有这首《小魔女的魔法书》,我们认定它是“乍一听不怎样,其实还蛮耐听的”,听听,这是90年代的小学生的精辟总结!
小学毕业我和LX就再也没在一个学校过,联系越来越少导致断线,当我成年工作后再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告诉她我的心情,可是,手机里却没有她的号。
那些男生们的青春领袖刚刚过世,迈克尔杰克逊影响了好几代人;那么范晓萱足以担当80后女生的青春偶像,她和chichi一样,是个人见人爱的小魔女,眼睛是清澈的。
可是偶像也很脆弱,不知是不是成名过早光环太多,在《乱写》中她自暴饱受抑郁症困扰,轻生未遂。她躲起来不见任何人,脑子里不断出现恶魔的画面,眼睛从清澈到焦距不能集中。
再之后,也有媒体爆出她的BT行为,诸如开睡衣派对等。可是我却不为所动,或许我们记忆力的范晓萱还是那个小魔女,她后期的作品没能给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能触动的依旧是那几首老歌。
毕竟,听她歌的人都已经长大,理想从未赤裸过,无论是“X零”后也都因为范晓萱这个标记被归为一类,幸也不幸。
常常笑自己对很多东西的认识都是第二轮的,比如先看到评论再去看原作,比如先听过翻唱的歌曲再去看出处,颠来倒去。也好,还至于能在第二轮的时候把思绪追回到原始阶段。
天空花园,云的秋千,在天和地之间,在爱和梦之间,魔法魔力无边
小魔女,来来去去没有规矩;小魔女,上上下下找寻知己。
人的记忆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尽在前几日的事会忘得一干二净,而儿时的点点滴滴却能记得很清楚,比如这歌词,旋律一来,歌词就脱口而出了。
那是个关于范晓萱的年代,我听的是两盒装的磁带,同学那里借来的,紫色封面,应该比单买的9.8一盒要便宜几块钱。我不是她借出的第一人,所以到我手里纸盒已经破了,不过没有影响到磁带的音质,我应该是来来回回听了无数遍,也是,在那个没有电脑禁止看电视的年代,听歌是唯一的消遣,带子不多又贵,只好反反复复听手里有的。也是,呵呵,不然哪能记得清楚歌词呀。
想想又要叹气了,这几年来听过的歌,看过的书,电影,都那么一晃而过,好像没什么印象特别深的,再次看也激不起一点兴奋,初次的场景也少有浮现。
那是个精选集,范晓萱的代表作都在。把《好想谈恋爱》的歌词抄下来,刚抄了个题就被叫去吃饭,结果老爸看了大声质问:你想谈恋爱?那年我12岁。
军训汇报表演三人演出,必选《魔力ESP》,范晓萱的MV看了无数遍,每个动作都模仿;
班会需要两个人表演节目,保留节目必然是《处处都有你》,我和LX,那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美妞。
那时我们分析过每一首范晓萱的歌,哪些是第一次就觉得好听入耳的,像《我只是问候你一声》《眼泪》;《你的甜蜜》《好想谈恋爱》一类属于典型性范式风格;《冰激凌的祈祷》《自言自语》,还有这首《小魔女的魔法书》,我们认定它是“乍一听不怎样,其实还蛮耐听的”,听听,这是90年代的小学生的精辟总结!
小学毕业我和LX就再也没在一个学校过,联系越来越少导致断线,当我成年工作后再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告诉她我的心情,可是,手机里却没有她的号。
那些男生们的青春领袖刚刚过世,迈克尔杰克逊影响了好几代人;那么范晓萱足以担当80后女生的青春偶像,她和chichi一样,是个人见人爱的小魔女,眼睛是清澈的。
可是偶像也很脆弱,不知是不是成名过早光环太多,在《乱写》中她自暴饱受抑郁症困扰,轻生未遂。她躲起来不见任何人,脑子里不断出现恶魔的画面,眼睛从清澈到焦距不能集中。
再之后,也有媒体爆出她的BT行为,诸如开睡衣派对等。可是我却不为所动,或许我们记忆力的范晓萱还是那个小魔女,她后期的作品没能给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能触动的依旧是那几首老歌。
毕竟,听她歌的人都已经长大,理想从未赤裸过,无论是“X零”后也都因为范晓萱这个标记被归为一类,幸也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