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Skyline GT-R
在现场看到巡演归来的Carsick Cars的时候,对于专辑同名歌曲《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印象是整场演出中最深刻的。在如今的这一拨北京新乐队中,愣范儿的乐队越来越多。他们在台上并不表现出温情,歌词里也甚少有很具体的故事,只是渲染一种很大的情绪,这些情绪在舞台上的表现,即呈现为愣鼓+愣贝斯铺底,吉他在前面飞。
于我而言,Carsick Cars在台上的气场,就像一部Skyline GT-R。纯黑色的GT-R,像是一部经过精确计算的战马。有些乐队可能是Mazda的车系,充满流线感。但Carsick Cars很像Nissan车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狠准稳”。在内敛中飞驰,不动声色。无论吉他手/主唱守望在台前如何动作,如何激突,你都知道那不过是一种形式。我很注意贝斯手李维斯与鼓手李青之间几乎不对视,却能充分咬合在一起的密切感。还看过一支乐队叫Golden Driver,他们在此的表现上更突出,贝斯+鼓是他们的核。不过对于Carsick Cars又很难言,像是两方割据,又像是三人整体,呈现出一种奇妙的音乐律动。
之所以说《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给人印象深,是它在他们第一张专辑的基础上,把某些东西做得更加神经质和笃定了。这一句口号很政治,他们的演绎甚至给人一种时代正在风云变革的感觉,而且贴近欧美音乐历史上的激变所呈现出的变革感。这也是兵马司唱片的一个特点,他们牢牢抓住的是属于中国与这个时代的代表。当它成为一个标签时,影响已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巨大。
这张唱片给人感觉很严肃,像是思考后的结果。分析音乐风格什么的则是扯淡。我不愿再去干这种事。如果说在做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们是在有些散漫地思考,这张则是严密的。只是可能依然无解。你不能妄想给每一段生活加上头尾,所以就这样吧。听者酌情,各取所需。文/icier
(Time Out北京专稿,转载注明作者,谢)
于我而言,Carsick Cars在台上的气场,就像一部Skyline GT-R。纯黑色的GT-R,像是一部经过精确计算的战马。有些乐队可能是Mazda的车系,充满流线感。但Carsick Cars很像Nissan车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狠准稳”。在内敛中飞驰,不动声色。无论吉他手/主唱守望在台前如何动作,如何激突,你都知道那不过是一种形式。我很注意贝斯手李维斯与鼓手李青之间几乎不对视,却能充分咬合在一起的密切感。还看过一支乐队叫Golden Driver,他们在此的表现上更突出,贝斯+鼓是他们的核。不过对于Carsick Cars又很难言,像是两方割据,又像是三人整体,呈现出一种奇妙的音乐律动。
之所以说《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给人印象深,是它在他们第一张专辑的基础上,把某些东西做得更加神经质和笃定了。这一句口号很政治,他们的演绎甚至给人一种时代正在风云变革的感觉,而且贴近欧美音乐历史上的激变所呈现出的变革感。这也是兵马司唱片的一个特点,他们牢牢抓住的是属于中国与这个时代的代表。当它成为一个标签时,影响已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巨大。
这张唱片给人感觉很严肃,像是思考后的结果。分析音乐风格什么的则是扯淡。我不愿再去干这种事。如果说在做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们是在有些散漫地思考,这张则是严密的。只是可能依然无解。你不能妄想给每一段生活加上头尾,所以就这样吧。听者酌情,各取所需。文/icier
(Time Out北京专稿,转载注明作者,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