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artin

听了这张SOTU,一开始的感觉并非很强烈,并没有像听BC和SOFAD一样一开始就震撼得不得了。
但听着听着,就觉得听出韵味了,一张充满迪高夜店的风格专辑,中慢拍的disco,和Martin近几年里游历当DJ不无关系。
一头一尾相当精彩。尤其in chains 似有些BC的开篇同名曲的味道。
dave演唱得更卖力了,其自行创作的三首歌曲相当出彩。
不过,box中的demo,再次凸现了martin的曲风特点和演唱才华。
第一,martin其实更prefer抒情而罗曼蒂克的曲调,讨巧的是synth这层外壳,使其变得更加时髦,富有动感和生气。也是dm的特色吧,归类为电子,但曲调却在多数千篇一律的机械式曲调中脱颖而出。第二呢,就是martin的声音,他的声音,尤其在早中期,细腻得无可挑剔,每张一两首的倾力演唱似乎还不够呢。技巧方面,dave还略逊一筹,从早期到现在二者的演唱方式上便可比较出,martin几乎一直处于高水准,而dave则是由早期的稚嫩蜕变到如今的纯熟,其蜕变多少受点martin的影响吧。
不过,岁月不可能不留痕迹的腿去。martin的声线不可挽回地“浊”了,他的为人乐道的着装也不再“激进”。但这就是你要接受的。
一切华丽可以不再,但希望他的创作力永远没有干涸的那天。
但听着听着,就觉得听出韵味了,一张充满迪高夜店的风格专辑,中慢拍的disco,和Martin近几年里游历当DJ不无关系。
一头一尾相当精彩。尤其in chains 似有些BC的开篇同名曲的味道。
dave演唱得更卖力了,其自行创作的三首歌曲相当出彩。
不过,box中的demo,再次凸现了martin的曲风特点和演唱才华。
第一,martin其实更prefer抒情而罗曼蒂克的曲调,讨巧的是synth这层外壳,使其变得更加时髦,富有动感和生气。也是dm的特色吧,归类为电子,但曲调却在多数千篇一律的机械式曲调中脱颖而出。第二呢,就是martin的声音,他的声音,尤其在早中期,细腻得无可挑剔,每张一两首的倾力演唱似乎还不够呢。技巧方面,dave还略逊一筹,从早期到现在二者的演唱方式上便可比较出,martin几乎一直处于高水准,而dave则是由早期的稚嫩蜕变到如今的纯熟,其蜕变多少受点martin的影响吧。
不过,岁月不可能不留痕迹的腿去。martin的声线不可挽回地“浊”了,他的为人乐道的着装也不再“激进”。但这就是你要接受的。
一切华丽可以不再,但希望他的创作力永远没有干涸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