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6后的三十三年后,我终于认识了1976
1976是一个容易让人混淆的名字,特别是我这种对数字极其不敏感的人更甚。
它无不意外地出现在我豆瓣推荐的第一位,但我总讨厌去触碰它,因为数字?因为名字?
不,它有一个很诱惑我的专辑名---《耳机里的新浪潮》
我匆匆经过,而因为它如此近的距离而每每忽视。
而命中注定的一个寻常的日子,我终于耐不住好奇地性子,开始搜寻它的地址,顺当地下载,顺当地把它放在我的MP3,顺当地按下键。音乐的背景无一例外地是出现在我的路上,地铁上。它也是。
当然,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说,第一遍听不让人惊喜,甚至不够讨人喜欢。建立在一些把握不住头绪的节奏上的声音,并非磁性,并非魄力。我不知道那该如何形容,只是不经意略过的几个词能够勾起些许小小的悸动。
但是你是必须要耐着性子坚持到第三遍的,相信我。庆幸并没有如此草草地把它置于一边,因为这会是一个极大地遗憾。当经过前几遍的适应,在耳机中呈现的旋律突然变得熟悉起来,嗓音也开始变得如此亲切,而节奏也流畅到欢喜。
在此刻,多想好好感叹,这个浪潮竟然如此地慢热但可强大得一发不可收拾。从《摩登少年》的代表性特质,到《耳机里的新浪潮》让人共鸣的宣言,至《嫉妒还是喜欢》诚实的表白,《完美的演员》里偶尔的宣泄。
让人听不出一丝对于时光蹉跎的沧桑。它们仍然是鲜活的,雀跃的。充满欢乐,充满少年般的莽罔,除了那洗练的技术才能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是一支成员已过三十的乐队。是的,这就是1976的由来,他们皆出生自此年上下。
主唱阿凯平日腼腆却内心丰富,单挑词曲皆引人注目。吉他大麻技术一级,他们两二十岁初出之际大言地起了这个名字,最新入也最小的贝司子乔被认天赋异禀,鼓手大师兄控制力拿捏入神。就是这样一个荟萃了两金牛,处女摩羯的和谐且皆细腻的团,怎能不让人掀起一轮耳机的新浪潮?
他们不焦躁,不轻狂,却真诚,不同于时代的浮夸,却带着时代特有的诗性。
我不喜欢以文艺来定义他们,尽管那些词是值得反复体味的。但是文艺却又显得如此泛泛不深,使得味道逊色。
所以,还是亲自品尝吧。
继续查阅后,才晃知08年他们的新专辑《这个星球》已登录内地。主打曲《努特》更是一支不露锋刃的作品。我想我一定会去音像店寻觅一番。
1976,它将继续在我的耳机里待很久很久。
它无不意外地出现在我豆瓣推荐的第一位,但我总讨厌去触碰它,因为数字?因为名字?
不,它有一个很诱惑我的专辑名---《耳机里的新浪潮》
我匆匆经过,而因为它如此近的距离而每每忽视。
而命中注定的一个寻常的日子,我终于耐不住好奇地性子,开始搜寻它的地址,顺当地下载,顺当地把它放在我的MP3,顺当地按下键。音乐的背景无一例外地是出现在我的路上,地铁上。它也是。
当然,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说,第一遍听不让人惊喜,甚至不够讨人喜欢。建立在一些把握不住头绪的节奏上的声音,并非磁性,并非魄力。我不知道那该如何形容,只是不经意略过的几个词能够勾起些许小小的悸动。
但是你是必须要耐着性子坚持到第三遍的,相信我。庆幸并没有如此草草地把它置于一边,因为这会是一个极大地遗憾。当经过前几遍的适应,在耳机中呈现的旋律突然变得熟悉起来,嗓音也开始变得如此亲切,而节奏也流畅到欢喜。
在此刻,多想好好感叹,这个浪潮竟然如此地慢热但可强大得一发不可收拾。从《摩登少年》的代表性特质,到《耳机里的新浪潮》让人共鸣的宣言,至《嫉妒还是喜欢》诚实的表白,《完美的演员》里偶尔的宣泄。
让人听不出一丝对于时光蹉跎的沧桑。它们仍然是鲜活的,雀跃的。充满欢乐,充满少年般的莽罔,除了那洗练的技术才能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是一支成员已过三十的乐队。是的,这就是1976的由来,他们皆出生自此年上下。
主唱阿凯平日腼腆却内心丰富,单挑词曲皆引人注目。吉他大麻技术一级,他们两二十岁初出之际大言地起了这个名字,最新入也最小的贝司子乔被认天赋异禀,鼓手大师兄控制力拿捏入神。就是这样一个荟萃了两金牛,处女摩羯的和谐且皆细腻的团,怎能不让人掀起一轮耳机的新浪潮?
他们不焦躁,不轻狂,却真诚,不同于时代的浮夸,却带着时代特有的诗性。
我不喜欢以文艺来定义他们,尽管那些词是值得反复体味的。但是文艺却又显得如此泛泛不深,使得味道逊色。
所以,还是亲自品尝吧。
继续查阅后,才晃知08年他们的新专辑《这个星球》已登录内地。主打曲《努特》更是一支不露锋刃的作品。我想我一定会去音像店寻觅一番。
1976,它将继续在我的耳机里待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