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

巴赫的作品改编为管弦乐的,听得极少.还留有印象的,就是收录于Brilliant公司出品的Russian legends中Kogan辑中的Denisov改编的巴赫小无第2帕蒂塔.那个改编的效果,听起来颇苏联化,而Kogan的小提琴像在与乐队做着挣扎,乐队总是突然由小提琴声部貌出一阵高音纠结旋律盖住小提琴独奏.但不得不承认,在恰空乐章,乐队烘托出的效果,确实是小提琴独奏难以表达和体现的.
说回Stokowski这张,今日拿了这个CD放进音响,边听边背书.只挑了熟悉的几首听,感觉很不错,录音很好,低音部分尤其震撼.
先听的是帕沙加牙和赋格,顽固低音部分很有管风琴的感觉,高音部分没有管风琴的次耳,整体氛围很好.之后听了小无第一帕蒂塔的Sarabande,这曲子,我前阵子听了Gahler用巴赫弓演奏的版本,开头的几句3音和弦的震撼感,至今犹在耳畔.斯氏的管弦乐改编,起始先由管乐独奏奏出宁静的主旋律,之后是小提琴乐部竭力歌唱出主题,虽然没有巴赫弓演奏出来的轰鸣感,但小提琴群的齐奏还是颇有感觉的.之后是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曲子我听过小提琴独奏版和大提琴独奏版,两种版本的主乐器的调不同,个人感觉大提琴的更厚重,悠长(尤其得听Shafran版),而斯氏此曲则是将这两种调的主旋律都引入,起先先是中提琴演奏低调性的主题,之后重复时是小提琴的高音主题.交相辉映,甚妙
最后是压轴的BWV565,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值得提的还是低声部,斯氏在处理此曲时貌似特意将低声部拖长音演奏出,以烘托沉重的地狱般的气氛和感觉,在一些高低呼应的地方,高声部用的是天籁之音,竖琴,这对比真是太妙了
总之,这个改编和指挥及演绎很不错
说回Stokowski这张,今日拿了这个CD放进音响,边听边背书.只挑了熟悉的几首听,感觉很不错,录音很好,低音部分尤其震撼.
先听的是帕沙加牙和赋格,顽固低音部分很有管风琴的感觉,高音部分没有管风琴的次耳,整体氛围很好.之后听了小无第一帕蒂塔的Sarabande,这曲子,我前阵子听了Gahler用巴赫弓演奏的版本,开头的几句3音和弦的震撼感,至今犹在耳畔.斯氏的管弦乐改编,起始先由管乐独奏奏出宁静的主旋律,之后是小提琴乐部竭力歌唱出主题,虽然没有巴赫弓演奏出来的轰鸣感,但小提琴群的齐奏还是颇有感觉的.之后是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曲子我听过小提琴独奏版和大提琴独奏版,两种版本的主乐器的调不同,个人感觉大提琴的更厚重,悠长(尤其得听Shafran版),而斯氏此曲则是将这两种调的主旋律都引入,起先先是中提琴演奏低调性的主题,之后重复时是小提琴的高音主题.交相辉映,甚妙
最后是压轴的BWV565,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值得提的还是低声部,斯氏在处理此曲时貌似特意将低声部拖长音演奏出,以烘托沉重的地狱般的气氛和感觉,在一些高低呼应的地方,高声部用的是天籁之音,竖琴,这对比真是太妙了
总之,这个改编和指挥及演绎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