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苦鬼》 文/某博
解讀《苦鬼》——我們該怎樣擲地有聲地告訴大家“這是一首好歌2008-10-16 19:13:53 来自: 某博
庙会之旅的评论
《苦鬼》是NO樂隊(左小祖咒詞曲、吉他、演唱)1999年年底發佈的專輯《廟會之旅》第3首。很多人說這是一首非常好的歌,很多博客主人在博客裏推薦這首歌。可他們的理由卻往往是泛泛的。我試圖在本文中,對這首歌的一些方面作出一些詮釋,以證明這首歌是怎樣經得起推敲的,並且對於它的稱讚並非以訛傳訛。
沉鬱的鍵盤、歎著氣的多情的失真吉他和穩固的鼓聲襯著左小詛咒嘶啞、乾燥的,與血和泥土攪拌在一起的深情的喉管,是這首歌的聽覺感受。祖咒對於國內音樂人聲的顛覆性影響是廣為讚美或咒駡的,在此自然不必贅言。而作為詩人的祖咒和作為歌唱者的祖咒在這首歌(以及其他幾乎他所有的優秀作品中)同時出現,賦予了他的歌聲遠比那些泛泛的稱讚理由多得多的意義。因此,在聆聽的過程中,關注他的歌詞(或謂之詩歌)並加以分析性的細讀是不可或缺的。
歌詞如下:
最近我一直在解釋自己的把戲 對一個姑娘
今天她對我說:“再見,可愛的小夥子”。
我就這樣陷入頹喪——她很深地進入我的無知
她輕易地把我趕進了繈褓裏
仿佛又對我說:“兄弟,你姐姐今天會回來得早,
她答應如果在五點前接不著客,就在工廠裏偷塊鐵,
趁供銷社沒有打烊之前賣掉它,
給你帶回一瓶樂百氏”。
每一個億萬民眾失業的年代
我們學會解釋自己的把戲
領導們總說:“人多,鍋小,我們挺好!
有的國家還在戰火裏紛飛咧”。
你叨著煙投降 跺著腳地想著竅門
人民被迫投降 人民越級上訪
你叨著煙投降 跺著腳地想著竅門
人民麻煩地上訪 人民被迫投降
我投降在繈褓裏 在出神地望著你
詩的第一段顯然是一個失戀的,我被拋棄的故事。“最近我一直在解釋自己的把戲”,這裏的“把戲”是對姑娘的某種諂媚、掩飾自己的無知的伎倆。可是在某天,我被這個讓我費盡心機的姑娘甩了。這使我陷入頹喪,那是因為,“她很深地進入我的無知”。這種無知,是我試圖隱藏在內心深處,試圖不讓她知道的,或許連我自己也不敢直面的東西——是我幼稚、無知的、處於繈褓狀態的,與我表現出來的成年外表脫節的人格內核,是我總用“把戲”來掩飾的我的某些見不得人的地方,而這被她輕易地識破並不屑地玩弄了(“再見,可愛的小夥子”)。這讓我感覺,自己似乎還是個幼稚、天真的孩子,自己無知、無助、弱小而被蔑視,我所偽裝的成熟在她的面前崩潰,仿佛自己回到了繈褓之中。(“她輕易地把我趕進了繈褓裏”。)而這即將引出我深埋著的記憶。
第二段,是我不堪回首的童年記憶。這是“愛”我的的姐姐,那個或許姿色平庸的妓女,答應我假如在五點前接不到客,就去工廠偷塊鐵,買樂百氏給我喝。刀刻般痛苦的回憶,失去父母,而姐姐以賣身和偷竊將我拉扯大。同時,這似乎也是另一種“把戲”的隱喻:姐姐覺得,弟弟也應該過上好的日子,喝他愛喝的樂百氏。可姐姐做到這點的方式,卻不是依靠賣身,就是依靠偷竊。這是姐姐既對她的弟弟,也對她自己而做的悲慘的“把戲”。
第三段,詩人的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現實:我們身處的這樣一個“億萬民眾失業的年代”。可這卻不是全部,因為,在“每一個”這樣的年代中,領導們總會說,“我們挺好!”、“有些國家還在戰火裏紛飛咧”,通過欺騙和愚蠢的比較,來掩蓋並冠冕堂皇地解釋、粉飾他們對人民玩的卑劣的“把戲”。卑劣至極的把戲!而“你”不得不叼著煙,投降,跺腳,想“竅門”;如同姐姐一樣悲慘命運的“人民”則不得不投降,越級上訪,“麻煩地上訪”,最終仍然投降。對於這個國家荒誕而殘暴的真實暗面,我們身處於其中可卻時時被蒙蔽,作徒勞的掙扎並必然地投降。這是多麼讓人心寒然而無比真實的,人民被迫向國家機器投降的現實。
而我,則投降在繈褓裏,向自己的無知與無助投降,向這個社會投降。我出神地望著“你”,是羡慕“你”找到了竅門,還是麻木、或是不屑、或者悲憫地看著“你”的跺腳?或許,這更是一種感同身受。
在這首詩中,引起注意的,有“把戲”和“繈褓”的多重含義,失戀故事到童年回憶的蒙太奇切換,以及童年回憶到現實批判和悲憫的經得起推敲的過渡。這些都使整首詩保持了一種張力和黏稠而又鬆散的關係。“繈褓”既有無助、無奈的心理狀態,又是童年的某種象徵。而第一第二段之間的蒙太奇切換,使失戀與童年形成相互重疊的影像;末尾又回到“投降在繈褓裏”的我的張望,而使三段文字有了某些共同的東西——感情失意,不堪回首的童年回憶,讓人絕望的社會現實,沒有任何東西是讓人能夠得到絲毫安慰的——這,就是這首歌的標題,苦鬼。
當這些東西與音樂夾雜在一起,與祖咒悲天憫人的嘶唱在時間裏湧來時,它的感染力與震撼會自行地發散,形成一個巨大的讓人號呼而不自禁的場,讓你不能動彈,陷入頹喪。在這短短的4分56秒裏,是從未有人唱起隱痛和悲傷和極具現實意義的批判和悲憫。在這樣的感同身受裏,顏峻的所謂“從《一無所有》以來,中國搖滾樂最重要的一首歌”才讓人信服。
8/8人推荐
有关键情节泄露 有不合适内容 我不喜欢
x
向我的友邻推荐评论: 解讀《苦鬼》——我們該怎樣擲地有聲地告訴大家“這是一首好歌”?
摘要: 《苦鬼》是NO樂隊(左小祖咒詞曲、吉他、演唱)1999年年底發佈的專輯《廟會之旅》第3...
推荐语:
2008-10-18 01:06:36 啊格 情怀!
> 删除2008-10-21 23:23:54 erwei 深刻。最近我也反复在听这首歌曲。
不知道博主对《走失的主人》如何评价?本人很推崇,另希请解读下《媚笑阳台》的另类。
2008-10-26 01:55:32 乱衣鬓 这是一首好歌。不需要告诉大家。
2009-01-12 13:43:17 某博 回 erwei:《走失的主人》极具感染力,我认为是左小祖咒最好的两张之一。这篇文章是在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写的,对《媚笑阳台》也有把握时(有能力探讨至少大多数可能性时)我应该会写一篇文章的。
你的回应 · · · · · ·
庙会之旅的评论
《苦鬼》是NO樂隊(左小祖咒詞曲、吉他、演唱)1999年年底發佈的專輯《廟會之旅》第3首。很多人說這是一首非常好的歌,很多博客主人在博客裏推薦這首歌。可他們的理由卻往往是泛泛的。我試圖在本文中,對這首歌的一些方面作出一些詮釋,以證明這首歌是怎樣經得起推敲的,並且對於它的稱讚並非以訛傳訛。
沉鬱的鍵盤、歎著氣的多情的失真吉他和穩固的鼓聲襯著左小詛咒嘶啞、乾燥的,與血和泥土攪拌在一起的深情的喉管,是這首歌的聽覺感受。祖咒對於國內音樂人聲的顛覆性影響是廣為讚美或咒駡的,在此自然不必贅言。而作為詩人的祖咒和作為歌唱者的祖咒在這首歌(以及其他幾乎他所有的優秀作品中)同時出現,賦予了他的歌聲遠比那些泛泛的稱讚理由多得多的意義。因此,在聆聽的過程中,關注他的歌詞(或謂之詩歌)並加以分析性的細讀是不可或缺的。
歌詞如下:
最近我一直在解釋自己的把戲 對一個姑娘
今天她對我說:“再見,可愛的小夥子”。
我就這樣陷入頹喪——她很深地進入我的無知
她輕易地把我趕進了繈褓裏
仿佛又對我說:“兄弟,你姐姐今天會回來得早,
她答應如果在五點前接不著客,就在工廠裏偷塊鐵,
趁供銷社沒有打烊之前賣掉它,
給你帶回一瓶樂百氏”。
每一個億萬民眾失業的年代
我們學會解釋自己的把戲
領導們總說:“人多,鍋小,我們挺好!
有的國家還在戰火裏紛飛咧”。
你叨著煙投降 跺著腳地想著竅門
人民被迫投降 人民越級上訪
你叨著煙投降 跺著腳地想著竅門
人民麻煩地上訪 人民被迫投降
我投降在繈褓裏 在出神地望著你
詩的第一段顯然是一個失戀的,我被拋棄的故事。“最近我一直在解釋自己的把戲”,這裏的“把戲”是對姑娘的某種諂媚、掩飾自己的無知的伎倆。可是在某天,我被這個讓我費盡心機的姑娘甩了。這使我陷入頹喪,那是因為,“她很深地進入我的無知”。這種無知,是我試圖隱藏在內心深處,試圖不讓她知道的,或許連我自己也不敢直面的東西——是我幼稚、無知的、處於繈褓狀態的,與我表現出來的成年外表脫節的人格內核,是我總用“把戲”來掩飾的我的某些見不得人的地方,而這被她輕易地識破並不屑地玩弄了(“再見,可愛的小夥子”)。這讓我感覺,自己似乎還是個幼稚、天真的孩子,自己無知、無助、弱小而被蔑視,我所偽裝的成熟在她的面前崩潰,仿佛自己回到了繈褓之中。(“她輕易地把我趕進了繈褓裏”。)而這即將引出我深埋著的記憶。
第二段,是我不堪回首的童年記憶。這是“愛”我的的姐姐,那個或許姿色平庸的妓女,答應我假如在五點前接不到客,就去工廠偷塊鐵,買樂百氏給我喝。刀刻般痛苦的回憶,失去父母,而姐姐以賣身和偷竊將我拉扯大。同時,這似乎也是另一種“把戲”的隱喻:姐姐覺得,弟弟也應該過上好的日子,喝他愛喝的樂百氏。可姐姐做到這點的方式,卻不是依靠賣身,就是依靠偷竊。這是姐姐既對她的弟弟,也對她自己而做的悲慘的“把戲”。
第三段,詩人的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現實:我們身處的這樣一個“億萬民眾失業的年代”。可這卻不是全部,因為,在“每一個”這樣的年代中,領導們總會說,“我們挺好!”、“有些國家還在戰火裏紛飛咧”,通過欺騙和愚蠢的比較,來掩蓋並冠冕堂皇地解釋、粉飾他們對人民玩的卑劣的“把戲”。卑劣至極的把戲!而“你”不得不叼著煙,投降,跺腳,想“竅門”;如同姐姐一樣悲慘命運的“人民”則不得不投降,越級上訪,“麻煩地上訪”,最終仍然投降。對於這個國家荒誕而殘暴的真實暗面,我們身處於其中可卻時時被蒙蔽,作徒勞的掙扎並必然地投降。這是多麼讓人心寒然而無比真實的,人民被迫向國家機器投降的現實。
而我,則投降在繈褓裏,向自己的無知與無助投降,向這個社會投降。我出神地望著“你”,是羡慕“你”找到了竅門,還是麻木、或是不屑、或者悲憫地看著“你”的跺腳?或許,這更是一種感同身受。
在這首詩中,引起注意的,有“把戲”和“繈褓”的多重含義,失戀故事到童年回憶的蒙太奇切換,以及童年回憶到現實批判和悲憫的經得起推敲的過渡。這些都使整首詩保持了一種張力和黏稠而又鬆散的關係。“繈褓”既有無助、無奈的心理狀態,又是童年的某種象徵。而第一第二段之間的蒙太奇切換,使失戀與童年形成相互重疊的影像;末尾又回到“投降在繈褓裏”的我的張望,而使三段文字有了某些共同的東西——感情失意,不堪回首的童年回憶,讓人絕望的社會現實,沒有任何東西是讓人能夠得到絲毫安慰的——這,就是這首歌的標題,苦鬼。
當這些東西與音樂夾雜在一起,與祖咒悲天憫人的嘶唱在時間裏湧來時,它的感染力與震撼會自行地發散,形成一個巨大的讓人號呼而不自禁的場,讓你不能動彈,陷入頹喪。在這短短的4分56秒裏,是從未有人唱起隱痛和悲傷和極具現實意義的批判和悲憫。在這樣的感同身受裏,顏峻的所謂“從《一無所有》以來,中國搖滾樂最重要的一首歌”才讓人信服。
8/8人推荐
有关键情节泄露 有不合适内容 我不喜欢
x
向我的友邻推荐评论: 解讀《苦鬼》——我們該怎樣擲地有聲地告訴大家“這是一首好歌”?
摘要: 《苦鬼》是NO樂隊(左小祖咒詞曲、吉他、演唱)1999年年底發佈的專輯《廟會之旅》第3...
推荐语:
2008-10-18 01:06:36 啊格 情怀!
> 删除2008-10-21 23:23:54 erwei 深刻。最近我也反复在听这首歌曲。
不知道博主对《走失的主人》如何评价?本人很推崇,另希请解读下《媚笑阳台》的另类。
2008-10-26 01:55:32 乱衣鬓 这是一首好歌。不需要告诉大家。
2009-01-12 13:43:17 某博 回 erwei:《走失的主人》极具感染力,我认为是左小祖咒最好的两张之一。这篇文章是在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写的,对《媚笑阳台》也有把握时(有能力探讨至少大多数可能性时)我应该会写一篇文章的。
你的回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