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 - Reconnaissance
無論是剛出道,鼎盛時期,甚至時至今日。他們的臉上從未流露過絲毫意氣風發的感覺。終年硬紙板一般的表情卻有著無比冷峻而犀利的氣場。他們的身上總是帶著冷眼旁觀的氣質,從不燃起火焰,只是用一段段深刻內省的歌詞擊打著你的內心。
所以也就不難解釋,為何高中的我總是覺得R.E.M.是那么難以接近。的確我也曾伴著那雙張精選中某些歌曲的旋律,消磨掉不少無用的時光,夜幕將他們的冷淡染上一層微微的藍色;我也曾愛上諸如Losing My Religion, Man On the Moon這樣的歌曲,但我終究還是有意無意忽略了他們。太過年輕的我還無法靠近他們,無法體味出他們那種隱藏於失望和憤怒之間的平靜,更無法感受到Michael那看似默然嗓音背后的那股巨大勇氣。
直至去年,他們的處女專輯Murmur進行了再版,這次重新聆聽給我帶來了出乎意料的敬畏與感動。在這張簡潔有力的作品里,R.E.M.充分展現了他們在音樂追求上的獨立精神。在那個Garage, Post-Punk和Punk依然牢牢霸占著地下音樂圈的八十年代,他們敢於實踐自已的想法,從后朋的陰鬱黑暗中堅決地抽身而出,在繼承了后朋的冷靜機理的同時,他們那天生的Punk反叛氣質又很好地與傳統搖滾/民謠相結合,并由此構建了自身獨特的音樂美學體系。
整張專輯的配器就是簡簡單單的三大件:吉他,貝斯,鼓。最多也就是在專輯中段的一曲Perfect Circle中加入了鋼琴和羽鍵琴。 沒有絲毫多餘的修飾,連效果器都甚少用到,基本就是靠著原音呈現的Solo/Riff 這么一路到底。但在這樣簡單的配置下,專輯卻呈現出一股旺盛的生命力,一種獨特的聽感。樂隊的每首樂曲都帶著一氣呵成的連貫感,一切元素在樂隊的合理掌控下聚攏為一股與眾不同的音樂力量:主唱在一段段Folk般清脆爽朗的旋律里,用自已漠視的眼神和平靜卻緊繃的聲帶一字一字的將充滿批判意味的歌詞連詞成句。同時,與Punk一脈相承的器樂編排卻被賦予了空曠的空間感,沒有了燥熱污濁的空氣,歌曲里更多的是一片空蕩,冷清的氛圍。
毫無疑問,Murmur開啟了屬於R.E.M.自已的時代。要感謝這張再版的專輯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他們,在二十多年之後的今日能夠體會到他們當時的無奈與勇敢。
所以也就不難解釋,為何高中的我總是覺得R.E.M.是那么難以接近。的確我也曾伴著那雙張精選中某些歌曲的旋律,消磨掉不少無用的時光,夜幕將他們的冷淡染上一層微微的藍色;我也曾愛上諸如Losing My Religion, Man On the Moon這樣的歌曲,但我終究還是有意無意忽略了他們。太過年輕的我還無法靠近他們,無法體味出他們那種隱藏於失望和憤怒之間的平靜,更無法感受到Michael那看似默然嗓音背后的那股巨大勇氣。
直至去年,他們的處女專輯Murmur進行了再版,這次重新聆聽給我帶來了出乎意料的敬畏與感動。在這張簡潔有力的作品里,R.E.M.充分展現了他們在音樂追求上的獨立精神。在那個Garage, Post-Punk和Punk依然牢牢霸占著地下音樂圈的八十年代,他們敢於實踐自已的想法,從后朋的陰鬱黑暗中堅決地抽身而出,在繼承了后朋的冷靜機理的同時,他們那天生的Punk反叛氣質又很好地與傳統搖滾/民謠相結合,并由此構建了自身獨特的音樂美學體系。
整張專輯的配器就是簡簡單單的三大件:吉他,貝斯,鼓。最多也就是在專輯中段的一曲Perfect Circle中加入了鋼琴和羽鍵琴。 沒有絲毫多餘的修飾,連效果器都甚少用到,基本就是靠著原音呈現的Solo/Riff 這么一路到底。但在這樣簡單的配置下,專輯卻呈現出一股旺盛的生命力,一種獨特的聽感。樂隊的每首樂曲都帶著一氣呵成的連貫感,一切元素在樂隊的合理掌控下聚攏為一股與眾不同的音樂力量:主唱在一段段Folk般清脆爽朗的旋律里,用自已漠視的眼神和平靜卻緊繃的聲帶一字一字的將充滿批判意味的歌詞連詞成句。同時,與Punk一脈相承的器樂編排卻被賦予了空曠的空間感,沒有了燥熱污濁的空氣,歌曲里更多的是一片空蕩,冷清的氛圍。
毫無疑問,Murmur開啟了屬於R.E.M.自已的時代。要感謝這張再版的專輯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他們,在二十多年之後的今日能夠體會到他們當時的無奈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