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再发个番外篇:tommy之后的the who
“tommy”虽然代表了the who的最高成就,但它决非乐队由盛转衰的开始。而且正好相反,乐队于1971年发行的专辑“who’s next”水平非常高,被公认为是the who硬摇滚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专辑中有很多杰出的曲目,如“baba o’riley”,“bargain”,“behind blue eyes”和“won’t get fooled again”等,都是百听不厌的佳作。在滚石评选的世界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中,这张专辑冲进了前三十名,而“tommy”排在八十多名。可以说,the who在发行“who’s next”时,正处于他们的最佳状态。
但是,不可否认,“tommy”的模式还是使乐队产生了不小的裂痕。我们说过了,乐队的四名成员都极富个性,而且相当难调和。在最初的日子里,他们由于有共同的目标,因而合作协力,团结奋斗,创作出了一张又一张佳作。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市场对他们的定位,随着他们自信的膨胀,他们的个性越来越难以融洽,追求的方向也转向了四面八方。这之中最世俗也最令人鄙视的是主唱roger daltrey和贝司手john entwistle,他们的追求是金钱和名利。从电影“tommy”中我们就可以看出,daltrey关心的不是对tommy形象的塑造,而是自己够不够性感,能不能得到够多的关注。在“tommy”之后,他和entwistle强烈反对townshend带领乐队继续探索摇滚新领域,他们更愿意按照市场对他们的定位,搞一些他们已经驾轻就熟的音乐形式,这样能够轻松的赚到更多的钱和名声。于是作为词曲创作者的townshend又回头搞起了乐队已经玩得纯熟的硬摇滚,“who’s next”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作品。实话实说,the who确实最适合硬摇滚这种音乐形式,“who’s next”中乐队四名成员配合极其娴熟,专辑水平无懈可击。不过townshend在其中也并非完全没有创新,他在以吉他、贝司和鼓为主体的音乐中加入了在当时很新鲜的电子合成器成分,不过程度适可而止,既没有影响乐队风格,又得到了一片对他进行的创新的赞誉。
在“who’s next”这一妥协之作后,乐队的矛盾经历了短暂的平息,然后又以更猛烈的姿态开始抬头。Townshend执意要进行他的下一部叙事性概念专辑 “quadrophenia”的创作,不过在daltrey和entwistle的反对下,他在专辑的音乐形式方面作了让步,同意用the who的经典式硬摇滚风格。然而他自己内心对此让步是非常不痛快的。“quadrophenia”于1973年发行,其叙事与音乐的风格矛盾使专辑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被认为水平不能与“tommy”相提并论。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使townshend获得不了乐队其他成员对他探索精神的支持,这使他在思想上越发孤独。他是不是意识到了:向乐队其他成员妥协,就做不出真正出色的音乐;而离开了乐队,却会更沾不到成功的边儿?daltrey等人并非庸才,离开了他们,townshend可能真的一事无成。这种无解的死胡同想法,使得townshend背地里开始沉湎于酒精。而在这时,乐队其他成员也正各忙着各的:daltrey继续着他的影视事业,频频在镜头前抛头露面;entwistle不满在乐队内缺少创作权,从而致力于发展个人音乐事业;而鼓手 keith moon则完全丧失了斗志,成了毒品的奴隶。于是乐队很不幸的和其他曾经伟大过的摇滚艺人一样,走过了自己的黄金期,开始进入衰败。他们的黄金期,从65 年的伟大作品“my generation”算起,到71年的“who’s next”为止,不过短短六年。
75年乐队发行了专辑“the who by numbers”,影响力很有限。而78年的“who are you”却不可小视,他在排行榜上了取得了成功,销量达多白金,并且风格十分激进,让人们似乎看到了the who的复兴的希望。但是它没有带来复兴,而只是成为了乐队的回光返照。因为在专辑发行后不久,keith moon就因吸毒过量,撒手人寰了。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子:一个人、一个集体成功了,然后开始志得意满,躺在过去的成就上不思进取;然后,由于某种原因,他焕发了第二春,也许是因为他偶然间看到自己以前的作品,发现自己曾经如此伟大,从而感到羞愧,决心振作。在他刚努力重新做出了一些可能让他重返伟大行列的事的时候,一件意外袭击了他,中断了他所有继续的可能和希望,从而留下长久的遗憾。The who如是,猫王也如是。
Keith moon的死使乐队在实质意义上已经解散了,虽然他们还勉强在一起演出,但已经不再一同创作,the who从此再没有像样的、完整的录音室作品。之后乐队经历了几次重组,名义上是为了赈灾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就是为了赚钱。在这二十多年里他们发行了好几张各式各样的“the who collection”之类的专辑,但几乎每一张专辑里都没有新作品。对于这种行径,一心想赚钱的daltrey和entwistle自不必说,就连昔日在艺术道路上很纯洁的townshend也不再反抗,默默顺从了两位陪他走过了大半生的伙伴。90年代有太多的老乐队以各种名义重组骗钱,如sex pistols, the velvet underground, eagles, the doors,我们又怎么能单独怪罪the who?
Entwistle在02年由于心脏病去世,the who如今只剩下了daltrey和townshend。Daltrey表示乐队依然要走下去,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嫌钱不够花。而心如死灰的 townshend,此时已准备写书。他曾是如此出色的一个词曲作者,我们可以期待:他的作品,会像bob dylan的《编年史》一样杰出。
写到这里,终于无法再写下去。从69年的“tommy”到现在已近40年,the who已老迈不堪,而“tommy”听起来依然显得出色、完美。念及于此,怎不让我魂断神伤?
p.s.: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听了上百遍的“tommy”。但是写到最后,我一遍“tommy”都不敢再去听了,太让人伤感
但是,不可否认,“tommy”的模式还是使乐队产生了不小的裂痕。我们说过了,乐队的四名成员都极富个性,而且相当难调和。在最初的日子里,他们由于有共同的目标,因而合作协力,团结奋斗,创作出了一张又一张佳作。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市场对他们的定位,随着他们自信的膨胀,他们的个性越来越难以融洽,追求的方向也转向了四面八方。这之中最世俗也最令人鄙视的是主唱roger daltrey和贝司手john entwistle,他们的追求是金钱和名利。从电影“tommy”中我们就可以看出,daltrey关心的不是对tommy形象的塑造,而是自己够不够性感,能不能得到够多的关注。在“tommy”之后,他和entwistle强烈反对townshend带领乐队继续探索摇滚新领域,他们更愿意按照市场对他们的定位,搞一些他们已经驾轻就熟的音乐形式,这样能够轻松的赚到更多的钱和名声。于是作为词曲创作者的townshend又回头搞起了乐队已经玩得纯熟的硬摇滚,“who’s next”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作品。实话实说,the who确实最适合硬摇滚这种音乐形式,“who’s next”中乐队四名成员配合极其娴熟,专辑水平无懈可击。不过townshend在其中也并非完全没有创新,他在以吉他、贝司和鼓为主体的音乐中加入了在当时很新鲜的电子合成器成分,不过程度适可而止,既没有影响乐队风格,又得到了一片对他进行的创新的赞誉。
在“who’s next”这一妥协之作后,乐队的矛盾经历了短暂的平息,然后又以更猛烈的姿态开始抬头。Townshend执意要进行他的下一部叙事性概念专辑 “quadrophenia”的创作,不过在daltrey和entwistle的反对下,他在专辑的音乐形式方面作了让步,同意用the who的经典式硬摇滚风格。然而他自己内心对此让步是非常不痛快的。“quadrophenia”于1973年发行,其叙事与音乐的风格矛盾使专辑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被认为水平不能与“tommy”相提并论。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使townshend获得不了乐队其他成员对他探索精神的支持,这使他在思想上越发孤独。他是不是意识到了:向乐队其他成员妥协,就做不出真正出色的音乐;而离开了乐队,却会更沾不到成功的边儿?daltrey等人并非庸才,离开了他们,townshend可能真的一事无成。这种无解的死胡同想法,使得townshend背地里开始沉湎于酒精。而在这时,乐队其他成员也正各忙着各的:daltrey继续着他的影视事业,频频在镜头前抛头露面;entwistle不满在乐队内缺少创作权,从而致力于发展个人音乐事业;而鼓手 keith moon则完全丧失了斗志,成了毒品的奴隶。于是乐队很不幸的和其他曾经伟大过的摇滚艺人一样,走过了自己的黄金期,开始进入衰败。他们的黄金期,从65 年的伟大作品“my generation”算起,到71年的“who’s next”为止,不过短短六年。
75年乐队发行了专辑“the who by numbers”,影响力很有限。而78年的“who are you”却不可小视,他在排行榜上了取得了成功,销量达多白金,并且风格十分激进,让人们似乎看到了the who的复兴的希望。但是它没有带来复兴,而只是成为了乐队的回光返照。因为在专辑发行后不久,keith moon就因吸毒过量,撒手人寰了。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子:一个人、一个集体成功了,然后开始志得意满,躺在过去的成就上不思进取;然后,由于某种原因,他焕发了第二春,也许是因为他偶然间看到自己以前的作品,发现自己曾经如此伟大,从而感到羞愧,决心振作。在他刚努力重新做出了一些可能让他重返伟大行列的事的时候,一件意外袭击了他,中断了他所有继续的可能和希望,从而留下长久的遗憾。The who如是,猫王也如是。
Keith moon的死使乐队在实质意义上已经解散了,虽然他们还勉强在一起演出,但已经不再一同创作,the who从此再没有像样的、完整的录音室作品。之后乐队经历了几次重组,名义上是为了赈灾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就是为了赚钱。在这二十多年里他们发行了好几张各式各样的“the who collection”之类的专辑,但几乎每一张专辑里都没有新作品。对于这种行径,一心想赚钱的daltrey和entwistle自不必说,就连昔日在艺术道路上很纯洁的townshend也不再反抗,默默顺从了两位陪他走过了大半生的伙伴。90年代有太多的老乐队以各种名义重组骗钱,如sex pistols, the velvet underground, eagles, the doors,我们又怎么能单独怪罪the who?
Entwistle在02年由于心脏病去世,the who如今只剩下了daltrey和townshend。Daltrey表示乐队依然要走下去,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嫌钱不够花。而心如死灰的 townshend,此时已准备写书。他曾是如此出色的一个词曲作者,我们可以期待:他的作品,会像bob dylan的《编年史》一样杰出。
写到这里,终于无法再写下去。从69年的“tommy”到现在已近40年,the who已老迈不堪,而“tommy”听起来依然显得出色、完美。念及于此,怎不让我魂断神伤?
p.s.: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听了上百遍的“tommy”。但是写到最后,我一遍“tommy”都不敢再去听了,太让人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