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带重处理
1997年,28岁的许巍在发表了《两天》、《青鸟Ⅰ》等单曲后,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在别处》。而在专辑的同名曲中,可以清晰的听见被包裹着的欲望破壳而出的响亮,关于许巍的所有传说都从这张专辑开始,关于许巍才华的讨论都从这张专辑开始。用茫然的情绪对应沉重的现状,很显然许巍以及所有的幕后工作者都不曾希望用这张专辑来歌唱生活。哪怕是关于一棵树的记忆(《树》),许巍也可以把它写得“沉重茫然”,这首做了拟人化比喻的歌曲在这张唱片中已经足够温暖忧伤,老套无聊惯性的那几个词依托背景声的音效却满溢着落日的辉煌感,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听着这张专辑的时候,只觉得眼前一片荒凉,听完这张专辑的时候,只觉得心里一片荒凉。
有多少曾对摇滚乐抱存爱慕之心的少年,就有多少曾听过这张唱片的少年。生活在别处,当他们年少的时候,只有摇滚乐才能寄存他们心中的激情与泛滥的荷尔蒙,生活在一个压力很大还不能游-行的国度,理想未曾泯灭就只好用摇滚乐来浇灌,这个铁渣的时代啊,一代代的闷骚少年带着颓废的欠揍表情问你:你听过许巍的音乐么?在许巍喝茶、爬山、剪短头发以及歌唱生活之前,我就已经听过他的音乐了。
《在别处》是许巍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是他那有着感人情绪的音乐的开始,制作人是当时已相当有名气的张亚东,品质自然不会在基准之下,所有国内摇滚乐的一些制作误区都有避免,音色都还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从开首曲《我的秋天》开始,所有的伤感、茫然、无助的情绪就都在声音中弥漫。这张专辑也因此不像文案中所说的那样是许巍的“宣言”,而更近似于某种低诉,或者无聊的告白,像《在别处》中所唱到的那样,“心飘向窗外”,而一种浓愁被锁在了《我思念的城中》之中,到那一刻,许巍唱出了我们一直在等待的一个词汇:“绝望”。
毫无疑问,这是一张有着浓重秋天情绪的专辑,低调迷离的《我的秋天》中的吉他扫弦就如同风吹秋叶般扫着听众的心。或许在所有思念的背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这是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寄托所有无法描述的落寞情绪的指定季节,冬天太脱俗,春天太世俗,只有秋天能将心中的灰暗情绪好好保存,并在某个时刻让某几个少年穿上维特的衣服,带着维特的神情,去自杀。在现实准则的面前,所有的理想、爱情都显得虚无缥缈,幸福,是那么遥远。
无论是二十年前、十年前,而或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孱弱的语境中挣扎,没有人真的在文艺上指明音乐人该有的方向,语焉不详的大环境让所有真正拥有才华的音乐人只能选择叙述自己的迷茫,并在某一天,喝茶、爬山、剪短头发以及歌唱生活,进入沉郁的人生旅途,与生活和解。
似乎必须要说到一首歌,《青鸟Ⅱ》。关于象征幸福的“青鸟”,许巍用了两首同名的歌来表达他内心对于幸福的态度,收在自己第一张专辑之中的《青鸟Ⅱ》是这样的歌词:“我的每个幻想,总在每一个秋天飞扬/我的每个悲伤,总在每一个夜里生长”——悲秋情绪是《在别处》这张专辑中唯一的情绪,在人生漫长的时光里,你难免遇见特别倒霉的时候,比如中部地震、西部***、牛奶有毒、金融危机、或者闹一闹运动会之类的事情,在一些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相信爱情,相信爱情不长久;我们当然应该相信幸福,相信幸福很遥远。而抛离掉这些,关于年少的茫然与错失,许巍用了几个音符和贫瘠的词汇就已表达清楚。
有一年,李延亮接受采访,被问及最喜欢许巍哪一首歌的时候,他说:《水妖》,这首《在别处》专辑中最美的歌曲一打头就是窦颖妖气弥漫的伴唱,李延亮在那支曲子里进行了同样妖气弥漫的、爆裂的吉他演奏,而许巍用飘渺的水妖形象来描摹少年爱情美好而不可企及的感觉。那是这样一种爱情:在没有阳光的夏天,一个人孤独在岸边,用少年的心张望爱情,所有的坚强与悲伤都无所谓,爱情没有目的,有的只是没有实体的梦。就好像那台著名的小剧场话剧中所说的,“爱情是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
出于对The Smashing Pumpkins的技术崇拜,在很多歌里面如《路的尽头》里面都铺满了Billy Corgan式的吉他,连间奏时的堂皇感都一并学了过来。而那种弥散在歌词与歌曲之间的漂泊意味则是许巍这位歌手不可磨灭的情绪,这是一个浪子式的人物,幻灭的岁月给了他淡定苍凉的嗓音与思乡的情绪,无论他在《悄无声息》中因为“走在每个黄昏孤独的夜”而感知到的昨日之美或是《我思念的城市》中深沉深情的诉说,这一切,都终将成为一个又一个少年心中,关于流浪的注解。
录制《在别处》专辑的时候,红星生产社邀请了当时北京的一群著名乐手一起完成了《在别处》,出于对许巍这位音乐人的尊敬,所有的乐手都不曾藏私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使这张专辑的乐器部分不限于一般的棚虫水准,而更多在一种理念的契合度上,寻找到了真实的摇滚乐。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你也和他们在一起。
【附言】:太合麦田重版《在别处》的时候,把母带重新进行了处理,让音乐重新显现出了一种更好的质感,还加赠了收录于《红星六号》中,由许巍自己演绎的《执着》,无论是听CD还是听MP3,选择太合麦田重版的《在别处》,会是好的选择。
有多少曾对摇滚乐抱存爱慕之心的少年,就有多少曾听过这张唱片的少年。生活在别处,当他们年少的时候,只有摇滚乐才能寄存他们心中的激情与泛滥的荷尔蒙,生活在一个压力很大还不能游-行的国度,理想未曾泯灭就只好用摇滚乐来浇灌,这个铁渣的时代啊,一代代的闷骚少年带着颓废的欠揍表情问你:你听过许巍的音乐么?在许巍喝茶、爬山、剪短头发以及歌唱生活之前,我就已经听过他的音乐了。
《在别处》是许巍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是他那有着感人情绪的音乐的开始,制作人是当时已相当有名气的张亚东,品质自然不会在基准之下,所有国内摇滚乐的一些制作误区都有避免,音色都还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从开首曲《我的秋天》开始,所有的伤感、茫然、无助的情绪就都在声音中弥漫。这张专辑也因此不像文案中所说的那样是许巍的“宣言”,而更近似于某种低诉,或者无聊的告白,像《在别处》中所唱到的那样,“心飘向窗外”,而一种浓愁被锁在了《我思念的城中》之中,到那一刻,许巍唱出了我们一直在等待的一个词汇:“绝望”。
毫无疑问,这是一张有着浓重秋天情绪的专辑,低调迷离的《我的秋天》中的吉他扫弦就如同风吹秋叶般扫着听众的心。或许在所有思念的背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这是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寄托所有无法描述的落寞情绪的指定季节,冬天太脱俗,春天太世俗,只有秋天能将心中的灰暗情绪好好保存,并在某个时刻让某几个少年穿上维特的衣服,带着维特的神情,去自杀。在现实准则的面前,所有的理想、爱情都显得虚无缥缈,幸福,是那么遥远。
无论是二十年前、十年前,而或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孱弱的语境中挣扎,没有人真的在文艺上指明音乐人该有的方向,语焉不详的大环境让所有真正拥有才华的音乐人只能选择叙述自己的迷茫,并在某一天,喝茶、爬山、剪短头发以及歌唱生活,进入沉郁的人生旅途,与生活和解。
似乎必须要说到一首歌,《青鸟Ⅱ》。关于象征幸福的“青鸟”,许巍用了两首同名的歌来表达他内心对于幸福的态度,收在自己第一张专辑之中的《青鸟Ⅱ》是这样的歌词:“我的每个幻想,总在每一个秋天飞扬/我的每个悲伤,总在每一个夜里生长”——悲秋情绪是《在别处》这张专辑中唯一的情绪,在人生漫长的时光里,你难免遇见特别倒霉的时候,比如中部地震、西部***、牛奶有毒、金融危机、或者闹一闹运动会之类的事情,在一些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相信爱情,相信爱情不长久;我们当然应该相信幸福,相信幸福很遥远。而抛离掉这些,关于年少的茫然与错失,许巍用了几个音符和贫瘠的词汇就已表达清楚。
有一年,李延亮接受采访,被问及最喜欢许巍哪一首歌的时候,他说:《水妖》,这首《在别处》专辑中最美的歌曲一打头就是窦颖妖气弥漫的伴唱,李延亮在那支曲子里进行了同样妖气弥漫的、爆裂的吉他演奏,而许巍用飘渺的水妖形象来描摹少年爱情美好而不可企及的感觉。那是这样一种爱情:在没有阳光的夏天,一个人孤独在岸边,用少年的心张望爱情,所有的坚强与悲伤都无所谓,爱情没有目的,有的只是没有实体的梦。就好像那台著名的小剧场话剧中所说的,“爱情是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
出于对The Smashing Pumpkins的技术崇拜,在很多歌里面如《路的尽头》里面都铺满了Billy Corgan式的吉他,连间奏时的堂皇感都一并学了过来。而那种弥散在歌词与歌曲之间的漂泊意味则是许巍这位歌手不可磨灭的情绪,这是一个浪子式的人物,幻灭的岁月给了他淡定苍凉的嗓音与思乡的情绪,无论他在《悄无声息》中因为“走在每个黄昏孤独的夜”而感知到的昨日之美或是《我思念的城市》中深沉深情的诉说,这一切,都终将成为一个又一个少年心中,关于流浪的注解。
录制《在别处》专辑的时候,红星生产社邀请了当时北京的一群著名乐手一起完成了《在别处》,出于对许巍这位音乐人的尊敬,所有的乐手都不曾藏私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使这张专辑的乐器部分不限于一般的棚虫水准,而更多在一种理念的契合度上,寻找到了真实的摇滚乐。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你也和他们在一起。
【附言】:太合麦田重版《在别处》的时候,把母带重新进行了处理,让音乐重新显现出了一种更好的质感,还加赠了收录于《红星六号》中,由许巍自己演绎的《执着》,无论是听CD还是听MP3,选择太合麦田重版的《在别处》,会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