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不認還需認——謝安琪
(一)
其實我是想寫“我最厭惡的歌手——謝安琪”,後來想想,也沒那么大深仇大恨,還是罷了。
當大媽在勁歌上哭到上氣不接下氣瘋癲模樣拿到最女的時候,很多kay媽的粉絲和容祖兒的粉絲不服氣。
容祖兒去年的演唱會和一張大碟《in motion》真的是有目共睹,不要說我愛屋及烏,你要是真的去看看她的演唱會和聽聽她在這張大碟裡面唱的那個音樂的高度,你絕對是迫不及待地給她掌聲,可是不行,不能拿最女給她,因為前面還有一個梅姐,那個是個巔峰,其他人暫時只能膜拜。
但是我就不知道Kay媽的粉絲在跳蹦個什麽大勁了,TVB向來是注重資歷的,好吧,其實kay媽也年過三十了,可是轉念你就知道她其實才出道3年多,她的年齡和她出道的資歷是不成正比的,所以tvb沒有把獎給她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不過也許tvb覺得虧欠了她,tvb也想將俗氣進行到低,今年一開年就力捧kay媽,真是捧到天上有地下無。
Omg,我可憐的大媽。也不想想tvb欠她這個最女欠了5年,拿了獎還要被罵。
其實我真的是由衷地覺得《喜帖街》很難聽,一開始是清晰自然如沐春風的感覺,還略帶一點哀傷。但是聽到後來,真的服了eric怎么江郎才盡到這個地步,寫得曲子膩死了,聽多了像吃肥肉,食之膩死人棄之可惜,我只好喂狗算了。以前的eric不是這樣啊,以前的eric寫曲明明就是神來之筆畫龍點睛,你絕對想不到他下一個音符會怎么寫,但是他寫出來你絕對會覺得是一氣呵成。後來我聽了eric近期給別人寫的一些作品,又覺得他還是他啊,品質沒有變。於是我的所有懷疑只能針對一個歌手的演繹能力了。能把一個好曲子演繹到讓人覺得膩煩,謝安琪,夠了沒有?
我不知道wyman會不會開心,我真的覺得他是不會喜歡謝安琪這么矯情的演繹的。黃wyman標準的要死要活類型,不是立地成佛的林夕,他就是不瘋魔不爽快的,怎么就能安安穩穩地站在謝安琪旁邊安撫她裙下那一幫子文藝小青年呢。
我替周博賢可惜,寫了那么多好詞,最後也是一個“亡命之徒作詞人”這樣的稱號。
(二)
我以前覺得只有台灣幫才會搞小眾文藝,05年的時候謝安琪出來那會我真的好喜歡她,難得的清晰自然,唱歌不著痕跡,題材也很新意,那時候我還很天真地寫道“香港需要謝安琪”,我還說我也贊成“謝安琪是香港的陳綺貞”這句話,《Kay One》給我的驚艷還聲聲入耳,《Ksus2》更是首首經典,時常懷念起《愁人節》的那種傷痛然後就會十分珍惜香港現在還有這種歌手唱這種歌……之後3/8的新歌加精選就覺得膩了,不是她不再唱感動我的歌了,是她嗓音把我膩死了,不是歌不夠好,是人越來越囂張公司越來越囂張歌迷越來越囂張。
之後的《Binary》大熱了《喜帖街》一把,感情上沒有我大媽的《集體回憶》夠味,好聽度比不上《鐘無艷》,重傷沒有《愁人節》深,音色沒有《我歌故我在》出位,也不知道香港人buy它什麽,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紅了。莫名其妙代表了香港的時代變遷。好吧,因為她是謝安琪,所以她的音樂立意總是好的。
我想林夕會不會不服氣啊,說到《集體回憶》的詞,真是感動我多過《喜帖街》N條街。
隨時代巨輪在壓碎,過氣了的陰影。
有天靈犀跟我說,原來kay媽也有兵馬俑,我真是嚇了一跳,我一直覺得非主流小眾聽總是很安靜的一幫,原來現在非主流已經很主流到了可以糾結兵馬俑來罵人,太有喜感了。
其實kay媽在爆肺之前live還算ok,我也很喜歡聽她跟別人夾band的幾次演出。不過爆肺之後就完全不行了,《喜帖街》唱得要死不活,活不過來就哭哭掩飾過去,我根本也懷疑她現場能把《如花》《我歌故我在》再演繹好么。
我能接受live不好的人,比如大媽,有些歌真的要她的聲音唱出來才會感動我。
但live唱的不好卻又十分囂張的人,那真的不會給我留下好印象。
香港好不容易全民出動捧出了一個所謂的平民天后,但是live又差態度又囂張,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
看到很久之前的一個新聞說梁詠琪不會與謝安琪比較。
這根本不知道是誰在放的一個屁。難道是因為名字裡面都有一個“琪”所以要拿出來炒炒。
我真的越來越反感環球的運作方式和囂張跋扈的態度。我覺得再這么下去環球遲早是香港又一個英皇,而且還有一大幫人在後面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把環球的種種行為正義化。
eaosn還是早點去東亞投胎算了。這樣我也圓滿了。
(四)
其實說到我爲什麽怨氣這么大全部由於kay媽新碟《吶喊》。
《歡送會》還是算了吧,我認識幾個kay粉都被雷得外焦內焦的,不是誰都可以成為陳奕迅,不是誰都能好好地演繹一個曲子兩個詞,不是每一首歌在香港拿了金曲后到內地都能成為《十年》,就擔心你不要成為《愛情呼叫轉移》,不過也沒關係,照樣有很多sb來捧你,因為今天你是神,你就是放個P別人也說是香的昂。音樂不好不要緊,謝安琪就是保障。
我想贊一個《我最喜歡的歌》,因為林若寧有句歌詞直指我的心了,“我最喜歡的歌 未曾熱播也沒獎座得你明白最多”,我非常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小梁,想起了她這么多年那么多好歌被埋沒,好歌有好報這句話真的從來沒在梁詠琪身上應驗過一次半次。但是我就不明白了,kay媽那么多歌都有好報了,她感嘆個什麽大勁呢。她要是替一些才華得不到伸展的歌手吶喊,那我真的唔該她了。
《年度之歌》據說黃wyman改了三次,但是總體來說我真的很失望。我太不喜歡我黃wyman寫詞給謝安琪了,真的不是一個調的不是一個調的。
不過y還是犀利了一回,我真的想把最後一句歌詞送給謝安琪她自己“誰又妄想一曲一世讓人忠心到底”,當你做音樂不再發自最熱忱的內心,那么真的不得不懷疑你的立場。
《祝英臺》真的明顯看出周博賢寫詞江郎才盡的速度令人髮指,編曲平淡就算了,歌詞更是寫得莫名其妙,要說是描述梁山伯祝英臺的相遇相識相愛過程吧也真是缺了些寫詞的才氣。
那句“女共男 均等競賽”,搞奧林匹克呢啊。
謝安琪的氣質和她對梁祝這種大愛的理解和對歌曲的掌控能力根本就不適合唱梁祝題材的歌,特別是《化蝶》和《與蝶同眠》在先,更顯得她這首歌像盤餿菜。
據說《祝英臺》已經在四臺到達了200AP,娘親啊,香港人是不是太趨之若鶩了一點????
《化蝶》的迴腸蕩氣,《化蝶》的“墳前沒有花若我撥開沙土用眼淚種些吧”,《化蝶》的誓死不渝梁祝下世傳奇,種種種種,比《祝英臺》好不知道多少倍,當初也沒被捧到這種地步。好歌有好報,就是一句屁話吧。《與蝶同眠》有人告訴我是K歌,我只想說你去KTV唱唱後面那段長音,你就知道普通人和一個歌手的區別了,爲什麽大家就認為容祖兒唱出來的歌就一定不好一定是K歌,謝安琪唱出來的歌就一定美輪美奐?
是這個世界太不喜歡去調查發現了吧。
(五)
謝安琪和她的聽眾一直嚷嚷著要走獨立非主流小眾旗號,但是到了這一張《吶喊》甚至連像上一張《如花》這種出彩劍走偏鋒的作品都找不到了,好吧,還有一個《字裡行奸》來凸顯謝安琪和她的創作團隊是多么小氣。找不到了吧。謝安琪不得不承認她已經陷入了一個所謂的非主流音樂主流市場的怪圈,不得不重新被人審視她身上所帶有的傲氣和才氣。
她出這些歌的時候何韻詩已經在精神病院探訪了一次又一次,容祖兒已經開了一場又一場叫好又叫座的演唱會,大媽已經愛情甜蜜密謀叛變再闖高峰了。
我發現聽了謝安琪的新碟后,我更喜歡何韻詩和容祖兒了。
其實我是想寫“我最厭惡的歌手——謝安琪”,後來想想,也沒那么大深仇大恨,還是罷了。
當大媽在勁歌上哭到上氣不接下氣瘋癲模樣拿到最女的時候,很多kay媽的粉絲和容祖兒的粉絲不服氣。
容祖兒去年的演唱會和一張大碟《in motion》真的是有目共睹,不要說我愛屋及烏,你要是真的去看看她的演唱會和聽聽她在這張大碟裡面唱的那個音樂的高度,你絕對是迫不及待地給她掌聲,可是不行,不能拿最女給她,因為前面還有一個梅姐,那個是個巔峰,其他人暫時只能膜拜。
但是我就不知道Kay媽的粉絲在跳蹦個什麽大勁了,TVB向來是注重資歷的,好吧,其實kay媽也年過三十了,可是轉念你就知道她其實才出道3年多,她的年齡和她出道的資歷是不成正比的,所以tvb沒有把獎給她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不過也許tvb覺得虧欠了她,tvb也想將俗氣進行到低,今年一開年就力捧kay媽,真是捧到天上有地下無。
Omg,我可憐的大媽。也不想想tvb欠她這個最女欠了5年,拿了獎還要被罵。
其實我真的是由衷地覺得《喜帖街》很難聽,一開始是清晰自然如沐春風的感覺,還略帶一點哀傷。但是聽到後來,真的服了eric怎么江郎才盡到這個地步,寫得曲子膩死了,聽多了像吃肥肉,食之膩死人棄之可惜,我只好喂狗算了。以前的eric不是這樣啊,以前的eric寫曲明明就是神來之筆畫龍點睛,你絕對想不到他下一個音符會怎么寫,但是他寫出來你絕對會覺得是一氣呵成。後來我聽了eric近期給別人寫的一些作品,又覺得他還是他啊,品質沒有變。於是我的所有懷疑只能針對一個歌手的演繹能力了。能把一個好曲子演繹到讓人覺得膩煩,謝安琪,夠了沒有?
我不知道wyman會不會開心,我真的覺得他是不會喜歡謝安琪這么矯情的演繹的。黃wyman標準的要死要活類型,不是立地成佛的林夕,他就是不瘋魔不爽快的,怎么就能安安穩穩地站在謝安琪旁邊安撫她裙下那一幫子文藝小青年呢。
我替周博賢可惜,寫了那么多好詞,最後也是一個“亡命之徒作詞人”這樣的稱號。
(二)
我以前覺得只有台灣幫才會搞小眾文藝,05年的時候謝安琪出來那會我真的好喜歡她,難得的清晰自然,唱歌不著痕跡,題材也很新意,那時候我還很天真地寫道“香港需要謝安琪”,我還說我也贊成“謝安琪是香港的陳綺貞”這句話,《Kay One》給我的驚艷還聲聲入耳,《Ksus2》更是首首經典,時常懷念起《愁人節》的那種傷痛然後就會十分珍惜香港現在還有這種歌手唱這種歌……之後3/8的新歌加精選就覺得膩了,不是她不再唱感動我的歌了,是她嗓音把我膩死了,不是歌不夠好,是人越來越囂張公司越來越囂張歌迷越來越囂張。
之後的《Binary》大熱了《喜帖街》一把,感情上沒有我大媽的《集體回憶》夠味,好聽度比不上《鐘無艷》,重傷沒有《愁人節》深,音色沒有《我歌故我在》出位,也不知道香港人buy它什麽,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紅了。莫名其妙代表了香港的時代變遷。好吧,因為她是謝安琪,所以她的音樂立意總是好的。
我想林夕會不會不服氣啊,說到《集體回憶》的詞,真是感動我多過《喜帖街》N條街。
隨時代巨輪在壓碎,過氣了的陰影。
有天靈犀跟我說,原來kay媽也有兵馬俑,我真是嚇了一跳,我一直覺得非主流小眾聽總是很安靜的一幫,原來現在非主流已經很主流到了可以糾結兵馬俑來罵人,太有喜感了。
其實kay媽在爆肺之前live還算ok,我也很喜歡聽她跟別人夾band的幾次演出。不過爆肺之後就完全不行了,《喜帖街》唱得要死不活,活不過來就哭哭掩飾過去,我根本也懷疑她現場能把《如花》《我歌故我在》再演繹好么。
我能接受live不好的人,比如大媽,有些歌真的要她的聲音唱出來才會感動我。
但live唱的不好卻又十分囂張的人,那真的不會給我留下好印象。
香港好不容易全民出動捧出了一個所謂的平民天后,但是live又差態度又囂張,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
看到很久之前的一個新聞說梁詠琪不會與謝安琪比較。
這根本不知道是誰在放的一個屁。難道是因為名字裡面都有一個“琪”所以要拿出來炒炒。
我真的越來越反感環球的運作方式和囂張跋扈的態度。我覺得再這么下去環球遲早是香港又一個英皇,而且還有一大幫人在後面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把環球的種種行為正義化。
eaosn還是早點去東亞投胎算了。這樣我也圓滿了。
(四)
其實說到我爲什麽怨氣這么大全部由於kay媽新碟《吶喊》。
《歡送會》還是算了吧,我認識幾個kay粉都被雷得外焦內焦的,不是誰都可以成為陳奕迅,不是誰都能好好地演繹一個曲子兩個詞,不是每一首歌在香港拿了金曲后到內地都能成為《十年》,就擔心你不要成為《愛情呼叫轉移》,不過也沒關係,照樣有很多sb來捧你,因為今天你是神,你就是放個P別人也說是香的昂。音樂不好不要緊,謝安琪就是保障。
我想贊一個《我最喜歡的歌》,因為林若寧有句歌詞直指我的心了,“我最喜歡的歌 未曾熱播也沒獎座得你明白最多”,我非常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小梁,想起了她這么多年那么多好歌被埋沒,好歌有好報這句話真的從來沒在梁詠琪身上應驗過一次半次。但是我就不明白了,kay媽那么多歌都有好報了,她感嘆個什麽大勁呢。她要是替一些才華得不到伸展的歌手吶喊,那我真的唔該她了。
《年度之歌》據說黃wyman改了三次,但是總體來說我真的很失望。我太不喜歡我黃wyman寫詞給謝安琪了,真的不是一個調的不是一個調的。
不過y還是犀利了一回,我真的想把最後一句歌詞送給謝安琪她自己“誰又妄想一曲一世讓人忠心到底”,當你做音樂不再發自最熱忱的內心,那么真的不得不懷疑你的立場。
《祝英臺》真的明顯看出周博賢寫詞江郎才盡的速度令人髮指,編曲平淡就算了,歌詞更是寫得莫名其妙,要說是描述梁山伯祝英臺的相遇相識相愛過程吧也真是缺了些寫詞的才氣。
那句“女共男 均等競賽”,搞奧林匹克呢啊。
謝安琪的氣質和她對梁祝這種大愛的理解和對歌曲的掌控能力根本就不適合唱梁祝題材的歌,特別是《化蝶》和《與蝶同眠》在先,更顯得她這首歌像盤餿菜。
據說《祝英臺》已經在四臺到達了200AP,娘親啊,香港人是不是太趨之若鶩了一點????
《化蝶》的迴腸蕩氣,《化蝶》的“墳前沒有花若我撥開沙土用眼淚種些吧”,《化蝶》的誓死不渝梁祝下世傳奇,種種種種,比《祝英臺》好不知道多少倍,當初也沒被捧到這種地步。好歌有好報,就是一句屁話吧。《與蝶同眠》有人告訴我是K歌,我只想說你去KTV唱唱後面那段長音,你就知道普通人和一個歌手的區別了,爲什麽大家就認為容祖兒唱出來的歌就一定不好一定是K歌,謝安琪唱出來的歌就一定美輪美奐?
是這個世界太不喜歡去調查發現了吧。
(五)
謝安琪和她的聽眾一直嚷嚷著要走獨立非主流小眾旗號,但是到了這一張《吶喊》甚至連像上一張《如花》這種出彩劍走偏鋒的作品都找不到了,好吧,還有一個《字裡行奸》來凸顯謝安琪和她的創作團隊是多么小氣。找不到了吧。謝安琪不得不承認她已經陷入了一個所謂的非主流音樂主流市場的怪圈,不得不重新被人審視她身上所帶有的傲氣和才氣。
她出這些歌的時候何韻詩已經在精神病院探訪了一次又一次,容祖兒已經開了一場又一場叫好又叫座的演唱會,大媽已經愛情甜蜜密謀叛變再闖高峰了。
我發現聽了謝安琪的新碟后,我更喜歡何韻詩和容祖兒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銘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