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花秋露》中的编排!
第一,我刚听时,颇以为这是首赶两岸和解风潮的“大歌”,仔细一听,看着歌词,才发现,萧老师没那么适时!也正是他的不硬时,我们才有好歌听了,其实还有一个发现。我似乎发现过,在为谢长廷站台的某次歌会上,萧老师是站过台的!
第二,当歌听得真够多之后,我才发现,这歌还是首大歌,只是切入点比较小的大歌而已!看你怎么听了!
我曾经不理解这张歌的,本来好好一个可以左右台湾歌坛最少二十年的好创作者,居然就这样沉沦了,但是再细细听下来才知道,其实他的歌生错了时代,又生对了时代。
生错了时代是说他的旋律感是天生的,应时的,可以感动人的,但是偏偏不是时髦的,除非现在硬要翻一个天过来,所有的人都知道越古老的越规矩的才是越动人的。或者,周董跟他合作一下。但是那似乎不太可能。
生对了时代是说,好歹作为一个民间创作者,他终于有了渠道发表,所以也能以其动人的旋律让我们所有人感动到!
最后才稍微说说所谓的编排吧!
其实只是一些谬论而已,大可不必认真,
秋露的也就是国语京腔的音调其实比台语的音调要高,从两者接连唱的那一部分可以听出来。
是不是一种所谓的,两岸和解的“正确”模式呢?
第二,当歌听得真够多之后,我才发现,这歌还是首大歌,只是切入点比较小的大歌而已!看你怎么听了!
我曾经不理解这张歌的,本来好好一个可以左右台湾歌坛最少二十年的好创作者,居然就这样沉沦了,但是再细细听下来才知道,其实他的歌生错了时代,又生对了时代。
生错了时代是说他的旋律感是天生的,应时的,可以感动人的,但是偏偏不是时髦的,除非现在硬要翻一个天过来,所有的人都知道越古老的越规矩的才是越动人的。或者,周董跟他合作一下。但是那似乎不太可能。
生对了时代是说,好歹作为一个民间创作者,他终于有了渠道发表,所以也能以其动人的旋律让我们所有人感动到!
最后才稍微说说所谓的编排吧!
其实只是一些谬论而已,大可不必认真,
秋露的也就是国语京腔的音调其实比台语的音调要高,从两者接连唱的那一部分可以听出来。
是不是一种所谓的,两岸和解的“正确”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