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
听过“装逼大师”李志的一些歌曲,窥斑未见豹,但也很喜欢。言辞是朴实的,旋律是简单的,当然无须要求一首简单的歌具有唐人诗歌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也不必有现代主义小说繁复的形而上学思考——不过,就算是我的“过度阐释”吧,尽管有简单化倾向,我认为有、而且喜欢这些歌曲中弥漫着的存在主义气息。
比如“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像不像加缪笔下的默尔索?那个心中有爱却不知如何对母亲表达悲伤的人?那个因不按习俗表达悲伤就被法庭以道德罪处死的局外人?比如“昨天在梦里,我又见到你,宝贝,他们说我不爱你”,凭什么由“他们说”?谁又能以何种标准化的形式来证明爱这个东西?再比如“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我们生来就是孤单”……在这些简单到冷酷、又因冷酷而动人的句子里,有着我们生存的荒谬和尴尬,有着内心最深处的不被理解,有着挣扎于尘世的不自由。
最喜欢的还是《和你在一起》。这是情歌,但不是甜情歌,不是苦情歌,而是绝情歌。对我来说,无论和谁听、在什么气氛下听,都决不会有温暖甜蜜或者裂肺撕心的感觉,只有冰冷的陈述,诚实的摊牌,认真的思考。
试想,当一对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听这首歌,突然讨论起婚姻大事——而且是在两人立场如此不同的背景下——那还温馨的了吗?浪漫的了吗?还是顿生疏离、尴尬甚至矛盾斗争呢?而李志说:用不着遮遮掩掩的,也别用浪漫温馨来逃避或推延这个问题,坦白说,你想结婚我受不了,我不结婚你受不了。也像李宗盛说的,“感情说穿了一人挣脱的一人去捡”。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追一个逃,偏偏又追不上、逃不了,两个人又离不开。那么就一起自欺吧,你不说我也不说,但刺探与暗示、小谋略小手段又从未安分过,而这些心思,彼此又岂不能一眼看穿?
结果呢?他说,“随便吧,随便吧”,不知是谁随了谁的便,是一方的妥协还是一起继续蒙混?只说“在一起”,仍然没给出任何答案。
关于这个主题,原有的一种看似浪漫实则媚俗的说法是:我爱你,直到你不爱我的那一天,一种心甘情愿地自我物化自我作践自我剥夺的弱者心态。可是注意,李志的说法是:我要和你在一起,直到我不爱你。“直到”后面搭配的时间点可不全意味着天长地久,我何时爱你何时不爱,那可是说不准的事,完全取决于我。为你生为你死,也是在“如果我还爱你”的前提下,还是取决于我。而这样的承诺,又怎能算得上承诺?
还是别说承诺吧,因为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谁都没有把握,因为我们生来就是自由;可是谁都渴望爱,因为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爱情中两个自由的个体,谁都有可以爱的能力和说不爱的权利;可是谁都在渴望并担心着对方,在不确定的焦虑中又停不住地付出自己。或许只能祷告丘比特吧,不要拔掉“我”心上的箭,别让“我”在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失掉了爱的感觉和力量;至于“你”的自由,“我”就更无从把握,难道要祷告上帝?
太冷了吧?这样撕掉所有温柔的面纱,直面爱情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和真相。不过在绝情之后,未尝不可产生爱下去的力量。至少在这首歌里,李志还不是个装逼大师和虚无主义者。尽管他说“人和人,一场游戏”,尽管他说“反正活着也没意义”,但在无意义的空茫中,他还坚持着(尽管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一个卑微而脆弱的假设:如果爱。
那就这样吧,也只能这样了,“宝贝,我也只能这样为你”。
———————————————————————————————
对于李志更综合性的评价,安魂曲曾发表过一篇零散但精辟的聊天记录(可惜后来删了)。大意是始于对“装逼”这个概念的探讨,发现李志的伎俩不过是:既然你说我装逼,既然一切都是装逼,那我干脆自封“装逼大师”,我就是一装到底了,你说不出我什么了吧?好,那么我就能操起装逼的大棒去嘲讽一切,砸碎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我写道他“逐渐开始显出简单化和虚无主义的倾向,以及自轻自贱的流氓身段”。
我对李志的作品还不敢说全面的了解整体的把握。但如果真是这样,堕落为一个相对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那真是令人悲伤……
比如“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像不像加缪笔下的默尔索?那个心中有爱却不知如何对母亲表达悲伤的人?那个因不按习俗表达悲伤就被法庭以道德罪处死的局外人?比如“昨天在梦里,我又见到你,宝贝,他们说我不爱你”,凭什么由“他们说”?谁又能以何种标准化的形式来证明爱这个东西?再比如“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我们生来就是孤单”……在这些简单到冷酷、又因冷酷而动人的句子里,有着我们生存的荒谬和尴尬,有着内心最深处的不被理解,有着挣扎于尘世的不自由。
最喜欢的还是《和你在一起》。这是情歌,但不是甜情歌,不是苦情歌,而是绝情歌。对我来说,无论和谁听、在什么气氛下听,都决不会有温暖甜蜜或者裂肺撕心的感觉,只有冰冷的陈述,诚实的摊牌,认真的思考。
试想,当一对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听这首歌,突然讨论起婚姻大事——而且是在两人立场如此不同的背景下——那还温馨的了吗?浪漫的了吗?还是顿生疏离、尴尬甚至矛盾斗争呢?而李志说:用不着遮遮掩掩的,也别用浪漫温馨来逃避或推延这个问题,坦白说,你想结婚我受不了,我不结婚你受不了。也像李宗盛说的,“感情说穿了一人挣脱的一人去捡”。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追一个逃,偏偏又追不上、逃不了,两个人又离不开。那么就一起自欺吧,你不说我也不说,但刺探与暗示、小谋略小手段又从未安分过,而这些心思,彼此又岂不能一眼看穿?
结果呢?他说,“随便吧,随便吧”,不知是谁随了谁的便,是一方的妥协还是一起继续蒙混?只说“在一起”,仍然没给出任何答案。
关于这个主题,原有的一种看似浪漫实则媚俗的说法是:我爱你,直到你不爱我的那一天,一种心甘情愿地自我物化自我作践自我剥夺的弱者心态。可是注意,李志的说法是:我要和你在一起,直到我不爱你。“直到”后面搭配的时间点可不全意味着天长地久,我何时爱你何时不爱,那可是说不准的事,完全取决于我。为你生为你死,也是在“如果我还爱你”的前提下,还是取决于我。而这样的承诺,又怎能算得上承诺?
还是别说承诺吧,因为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谁都没有把握,因为我们生来就是自由;可是谁都渴望爱,因为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爱情中两个自由的个体,谁都有可以爱的能力和说不爱的权利;可是谁都在渴望并担心着对方,在不确定的焦虑中又停不住地付出自己。或许只能祷告丘比特吧,不要拔掉“我”心上的箭,别让“我”在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失掉了爱的感觉和力量;至于“你”的自由,“我”就更无从把握,难道要祷告上帝?
太冷了吧?这样撕掉所有温柔的面纱,直面爱情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和真相。不过在绝情之后,未尝不可产生爱下去的力量。至少在这首歌里,李志还不是个装逼大师和虚无主义者。尽管他说“人和人,一场游戏”,尽管他说“反正活着也没意义”,但在无意义的空茫中,他还坚持着(尽管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一个卑微而脆弱的假设:如果爱。
那就这样吧,也只能这样了,“宝贝,我也只能这样为你”。
———————————————————————————————
对于李志更综合性的评价,安魂曲曾发表过一篇零散但精辟的聊天记录(可惜后来删了)。大意是始于对“装逼”这个概念的探讨,发现李志的伎俩不过是:既然你说我装逼,既然一切都是装逼,那我干脆自封“装逼大师”,我就是一装到底了,你说不出我什么了吧?好,那么我就能操起装逼的大棒去嘲讽一切,砸碎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我写道他“逐渐开始显出简单化和虚无主义的倾向,以及自轻自贱的流氓身段”。
我对李志的作品还不敢说全面的了解整体的把握。但如果真是这样,堕落为一个相对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那真是令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