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好的演奏+极好的琴=好音乐

听这张专辑,是为了圣桑《a小调第1号大提琴协奏曲》。对比了三个不同演奏家的版本:韩国大提琴演奏家张汉娜、法国大提琴演奏家戈蒂耶·卡普松,以及阿根廷大提琴演奏家索尔·嘉碧坦。在这三位演奏家当中,我个人最喜欢嘉碧坦演奏的版本。
特别是第三乐章,嘉碧坦的乐句处理得极好。张汉娜平直、淡然无味,卡普松沉闷、放不开,嘉碧坦情感浓郁、不失细腻。在第一部分的演奏中,连绵不断的乐句处理,就像法国印象派绘画中的彩色线条飘在天空中。其后,就是1759年瓜达尼尼大提琴优秀的音色显现了。中间部分的乐段中,有一处大提琴演奏到极低的音区,然后逐渐由最低音区向最高音区作音阶式上升。
对比三个版本同一处的演奏,不得不说,瓜达尼尼大提琴的低音音质实在是太好了,低沉、饱满、有穿透力,过渡到中音区时,音色明亮、优美,高音区音色听上去并不尖锐、刺耳,保持圆润和清晰度。虽然1759年开始的后十年间,瓜达尼尼制琴事业遭遇到了不顺和冲击,在制作工艺上并不是特别精益求精的阶段,甚至相比之前和之后,还有点退步,但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经济原因。但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一阶段他使用的北意大利枫木的音色十分优美。本身,瓜达尼尼制作的大提琴并不如小提琴那样多,以少为贵,在为数不多的几件大提琴中,这件1759年的琴也是极品琴了。

卡普松长期使用的是1701年由意大利威尼斯制琴派创始人马特奥·戈夫里勒制作的大提琴。也许是专辑录音效果的问题,在圣桑的这部作品演奏中,我没有听出来这把大提琴音色的突出特点。换一首作品,也许就好一些。

除了圣桑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外,这张专辑还有老柴的几首大提琴曲。《如歌的行板》旋律来自俄罗斯的民间音乐,一如既往地好听。由钢琴曲改编而来的《夜曲》使用大提琴演奏更加沉静优美了。同为阿根廷作曲家金娜彭斯特拉的《彭巴斯草原之歌第二号》很有特色,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