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悬的某某心情

终于可以静下来写一点有关张悬的东西。前几天看到朋友的空间上有关张悬和陈绮贞的文字之后,心里颇生感慨。这两个女生是我接触小资类生活的开始。
先说陈绮贞。从知道那首《After 17》之后就开始了对这个女生独特声线的疯狂迷恋,总觉得像是那个追风筝的人,凭借的是自己的感觉和理想,在另一个领域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灵机。后来在《旅行的意义》那里停住了。我只是在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关于我的,他的,我们的,世界的。这个凭借着个人才华和人际关系才能双赢的世界里,从哪里才能听到陈绮贞那种纯净空灵的声音呢。怕是没有了吧。
或许是因为自己一下子接受了太多属于她的独特以太之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颇为神经质的人。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放那些她的经典之后,真的正如朋友所言,后期的陈绮贞,真的有很多附会的成分了。她的音乐不再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是成了这浮世之中不足轻重的灰尘,因风而起,为风而生的。不喜欢这样的陈绮贞,带点世故,就让人觉得不那么纯净了。
相比之下,到如今,我更喜欢张悬。《宝贝》是开始,《My life will...》是必经的福音。她的声音与陈绮贞不同,陈的声音是小女生的那种甜而不腻,有融化了的感觉,而张悬,则是充满那种傲世傲骨的情怀,不愿跟世俗抢挣,只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一把吉他,就已满足了。于是她只发行了两张唱片,《My life will...》和《亲爱的》,我更偏向前一张,或许是偏向那首让我钟情的《宝贝》吧。其实音乐跟人是一样的,有思想有内涵。这不是人能左右的事情。当有一天音乐和人真的融为一体的时候,流露出的才真是人的本真性情。前几天看《海上钢琴师》,看到一九零零,终于体会到张悬所在的境界。只要热爱,投入,就够了。其余的,倘是多想,便成了世俗。
也许是水瓶女本身就太过理想化了,而我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二者融合之后更加显出了极端和矛盾。有人说我是太贪心了不知满足,也许真的是这样的。我差点因为这个逼走了我亲爱的人,不过还好,他终究是宽容了我,不至于让我成为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猫在寒冷的上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可是,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就如我在看到陈绮贞日渐世俗还是一成不变地喜欢她,就像我迷恋着张悬的声线却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她的歌迷一样,有太多世俗化的东西我是不愿去接受的,可是身为人又没有办法逃避,只好在磨砺中让自己变得圆滑一点。想自己喜欢《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并非是喜欢那悲伤彻骨的情节,我说过自己是不喜欢悲剧的,我只是喜欢他们谈论以太时那种超现实的感觉,像是云雾中,绵绵不断,清楚又糊涂。
话又扯远了。再回到张悬。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她,不要那种为了装小资装高雅装出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跟别人谈论她的歌曲的人,我只希望那些是真正喜爱音乐的人听她的声线,不要言论,不要共享,只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听,让她帮自己净化心灵。
先说陈绮贞。从知道那首《After 17》之后就开始了对这个女生独特声线的疯狂迷恋,总觉得像是那个追风筝的人,凭借的是自己的感觉和理想,在另一个领域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灵机。后来在《旅行的意义》那里停住了。我只是在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关于我的,他的,我们的,世界的。这个凭借着个人才华和人际关系才能双赢的世界里,从哪里才能听到陈绮贞那种纯净空灵的声音呢。怕是没有了吧。
或许是因为自己一下子接受了太多属于她的独特以太之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颇为神经质的人。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放那些她的经典之后,真的正如朋友所言,后期的陈绮贞,真的有很多附会的成分了。她的音乐不再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是成了这浮世之中不足轻重的灰尘,因风而起,为风而生的。不喜欢这样的陈绮贞,带点世故,就让人觉得不那么纯净了。
相比之下,到如今,我更喜欢张悬。《宝贝》是开始,《My life will...》是必经的福音。她的声音与陈绮贞不同,陈的声音是小女生的那种甜而不腻,有融化了的感觉,而张悬,则是充满那种傲世傲骨的情怀,不愿跟世俗抢挣,只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一把吉他,就已满足了。于是她只发行了两张唱片,《My life will...》和《亲爱的》,我更偏向前一张,或许是偏向那首让我钟情的《宝贝》吧。其实音乐跟人是一样的,有思想有内涵。这不是人能左右的事情。当有一天音乐和人真的融为一体的时候,流露出的才真是人的本真性情。前几天看《海上钢琴师》,看到一九零零,终于体会到张悬所在的境界。只要热爱,投入,就够了。其余的,倘是多想,便成了世俗。
也许是水瓶女本身就太过理想化了,而我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二者融合之后更加显出了极端和矛盾。有人说我是太贪心了不知满足,也许真的是这样的。我差点因为这个逼走了我亲爱的人,不过还好,他终究是宽容了我,不至于让我成为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猫在寒冷的上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可是,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就如我在看到陈绮贞日渐世俗还是一成不变地喜欢她,就像我迷恋着张悬的声线却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她的歌迷一样,有太多世俗化的东西我是不愿去接受的,可是身为人又没有办法逃避,只好在磨砺中让自己变得圆滑一点。想自己喜欢《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并非是喜欢那悲伤彻骨的情节,我说过自己是不喜欢悲剧的,我只是喜欢他们谈论以太时那种超现实的感觉,像是云雾中,绵绵不断,清楚又糊涂。
话又扯远了。再回到张悬。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她,不要那种为了装小资装高雅装出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跟别人谈论她的歌曲的人,我只希望那些是真正喜爱音乐的人听她的声线,不要言论,不要共享,只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听,让她帮自己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