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ade Fire终归还是疯了(上)

实则是续,但WE是前作,所以还是写上。这篇不免会和Pink Elephant串起来。 WE发布之前,AF又拉上Bynre办给乌克兰的慈善演出,翻唱心爱的列侬的反战曲目。WE发布之后,在母亲节前后登上对他们一直有偏爱的SNL,吉他上画着"Call your mum",Win嘴里喊着"Call your mum"。不久之后,p4k记者主导的Win丑闻报道铺天盖地,于是这张专辑成了众矢之的。 尽管事实上文娱界可以原谅所有人,分离作者和作品这件事在Arcade Fire身上却是很难的。Arcade Fire 在生涯初期凭借《Funeral》和《Neon Bible》塑造了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的反叛的悲悯的自由派愤青家庭乐队形象,歌词也是私人的平实的,深深吸引了那个年代的左派年轻人。然而,《Neon Bible》本身就和Win和Will的特权家庭出身自相矛盾。 从《The Suburbs》开始,乐队陷入一种中产阶级式的存在主义忧郁,在音乐和歌词创作上开始对时代逐渐失语,这实际上就已经在背离了最开始的那批粉丝。更讽刺的是,以主唱Win为代表的劣迹斑斑,其他成员的长期对此保持沉默(其他成员也有一些不好的流言),与其宣扬的理念形成鲜明对立。这种割裂并非孤例,但 AF 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音乐本就依赖“真诚性”叙事。不过《Porno》和《Chemistry》也可以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诚”吧。从一出道起,与夸赞他们现场感染力一同的就有对他们的傲慢无礼等批评,只不过当一方的声浪足够大,音乐足够好,这些都只是噪音罢了。而当到了WE这样的平庸之作时,讨论只剩下了噪音。Arcade Fire 的跌落揭示了摇滚乐“社会运动化”的悖论:当音乐被赋予过多政治期待,艺术家的个人道德和人格缺陷会直接转化为信仰危机。他们的悲剧不在于“变土”,而在于始终无法承认自己早已是体制的一部分,而这正是他们曾经发誓要反抗的。 尽管Pink Elephant实质上收到了铺天盖地的差评,我不会改变比起Pink Elephant更厌恶WE的立场。WE是因为Everything Now被骂破防后的一场Arcade Fire对早期Arcade Fire的模仿秀。已经有太多乐队在做早期Arcade Fire模仿秀了,为什么需要让Arcade Fire来做呢? 同时WE的说教味无疑是最重的一张。当看到Win, Will和Regine 三人同时列在Race and Religion那首重复的喊口号歌词的贡献列表里时,我就知道爹味感染的绝非主唱一人。AF总是声称乐队的创作初衷是做一些能让Regine跳舞的歌。在酒吧去多了之后,他们从Crown of Love转向更为烂大街的酒吧歌曲其实也是意料之中。 WE写于边境关闭的疫情期间,所以乐队成员参与少可以理解。但Pink Elephant明明是去年做的,全乐队曲目不仅少,而且糊弄的混音糊在了一起,根本听不出来歌里有那么多人参与,实在是令人费解。和EN比起来,WE和PE的制作显得有些资金不足。饱受诟病的NB的制作可以说是一种选择,连WE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PE完全就是录音制作混音每一个环节都很莫名其妙。 可能是唱片公司没给钱或者钱都拿去给外包公司做粉丝APP了吧。会有乐队写一张专辑来取笑自己么? 通常不会,但Pink Elephant演出妆造都是尴尬小丑了,不无可能。又或者AF只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但难道厂牌和身边的人都是盲目顺从的吗? 这本该是关于WE的评论,但对WE歌曲本身实在没什么可讲的,各种意义上的安全牌合集。事实证明媒体相当好糊弄,因为早期WE评价比起EN那是不知道高了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与WE一同发行的本子里写满了未发行曲目。这些曲目一首都没有出现在Pink Elephant里,除掉到现在都没上流媒体的Cars and Telephones。 对于有的人来说,Arcade Fire如果选择像Wilco一样发老专大合集是一种真正的回归,而我会将其视为真正的死亡,因为他们甚至都不再尝试了。AF从来不应该是安全牌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