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FEATHER评Somethin’ Else


这是一张怎样的专辑?作为乐队灵魂人物并全程迸发炽烈能量的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是一位承袭Charlie Parker波普衣钵的中音萨克斯手。与之并肩的前线搭档Miles Davis,常被学术论文定义为冷爵士流派的代表人物。而五重奏中第三位重要声部——钢琴手Hank Jones,过去两年大多时间在以"摇摆之王"领衔的大乐队中担任伴奏乐手。Art Blakey的鼓击则被归入所谓"硬波普"与"硬放克"的新兴流派。至于贝斯手Sam Jones,他就是Sam Jones,尽管近来连贝斯手也被迫接受标签化的分类。

上述事实的非凡之处,并不在于不同流派的乐手竟能聚首创作出这张卓越的爵士专辑,而在于他们之间的差异远没有乐评人渲染的那般悬殊。Cannonball与Miles都认为过度标签化爵士乐手实属谬误,各流派间存在无限交融的可能,真正重要的是音乐内在的凝聚力而非流派的桎梏。
自Cannonball在纽约初试锋芒至今不过三载。若非当时适逢学校假期,这位新秀恐将错过其纽约首演的荣耀时刻。对Julian Adderley而言,"学校"即佛罗里达劳德代尔堡的迪拉德高中——自1948年起他就在该校担任乐队指挥。北上闯荡时,他与胞弟Nat机缘巧合踏入Oscar Pettiford领衔的波西米亚俱乐部。恰逢Jerome Richardson缺席,面对这位满面春风的陌生胖子,Pettiford以超速版《I'll Remember April》考验其功力。但深得Parker真传的Cannonball从容应对,一段绵长的即兴独奏令Pettiford几乎跌下舞台。消息不胫而走,很快Cannonball便开启了录音生涯。次年他毅然辞去教职,开启全职音乐人生,带着自己的五重奏巡演四方。
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此绰号与弹药无关,实为"Cannibal"的谐音,源于其惊人的食量)1928年9月15日生于佛罗里达坦帕。1940至1948年间在塔拉哈西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从小号到各类簧管乐器皆精。过去十年间他断续担任乐队领队,1952-53年服役期间更同时执掌大型舞团与小乐队。
近期在NBC教育节目《爵士主题》中,当被问及初闻"大鸟"时的震撼,Cannonball坦言:"彼时所有中音萨克斯手都欠缺某种特质,直到Bird的演奏让我顿悟。他的风格绝对原创,和声理念突破常规。"自此,Charlie Parker成为Adderley艺术生命的核心灵感。
尽管Cannonball的硬波普风格与Davis的冷调气质看似迥异,但追溯Miles的成长轨迹便知此次合作(Adderley于1957年末解散自己的五重奏加入Miles)实属必然——Miles早年曾与Bird并肩于Parker五重奏,诸多Bird早期经典录音中皆可闻其声。
关于Miles对爵士乐的贡献已无需赘述,这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号手深刻塑造了新一代音乐语汇。从St. Louis的Clark Terry到纽约的Vic Coulson("Dizzy的技法难以企及,故转学Vic"),不同养分逐渐酿就独特个性:早年与Parker的波普合奏蜕变为私人化的表达,既深谙克制之美,亦精通直抒胸臆之道。如今Miles坦言:"我所有灵感皆来自芝加哥钢琴家Ahmad Jamal。《Autumn Leaves》的处理方式正是受其启发。"
在《Autumn Leaves》的革新演绎中,这首经典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肌理。悠长的G小调前奏引出主题,Miles与Cannonball相继铺陈,Hank Jones的即兴间奏后节奏渐缓。Blakey始终保持着优雅克制,终章在无名小调主题中悬浮,围绕G小调、A小调与降B大调三个三和弦构建。
《Love for Sale》以Hank Jones灵动的即兴前奏开场。Miles以弱音器勾勒出极简主题,首段16小节终结于忧郁的九度音。三位独奏者轮番献技间穿插拉丁节奏,重复连复段渐隐作结。Cannonball在此曲的独奏堪称本辑典范:浑圆的音色、Parker式的乐句与和声思维,线性发展始终引人入胜。
《Somethin' Else》无疑是五首氛围曲中最摄人心魄的。从首个音符便奠定的内敛狂喜贯穿始终,Davis低燃的火焰在Adderley的催化下渐成燎原之势。Miles吐出简短乐句,Cannonball以回声应答。虽遵循传统12小节结构,其和声运动却突破常规:从降五度F-7出发,历经升九降六度D和弦、升九降六度C和弦、降五度降B-7和弦,最终回归F主调。Hank的独奏采用块状和弦技法,Miles赞叹道:"Hank的细腻触感,Bill Evans、Shearing、Teddy Wilson才具备。Art Tatum也曾拥有。"谈及节奏组的摇摆韵律,他补充:"当年Ellington乐队在《Cotton Tail》时期,Sonny Greer的鼓棒与刷功便是这般摇曳。"
《One for Daddy-O》回归12小节蓝调传统,致敬芝加哥名DJ Daddy-O Daylie。由Cannonball胞弟Nat创作,此曲弥漫着根源放克蓝调气息。主题过后转为小调蓝调,Julian在简朴乐句与倍速陈述间游走。Miles的独奏初显凄婉,首段副歌第九、十小节降七度音的运用令人心颤,随后音域攀升突破常规,却毫无斧凿之痕。
数月前某篇失实的《Ebony》文章妄言"黑人以蓝调为耻"。若该文白人作者聆听Davis此番演绎,定难领悟其瓷器般精致的蓝调美学。这不是新奥尔良贫民窟里诞生的原始蓝调,不是吉姆·克劳法案下的困顿之声,而是历经圣路易斯、纽约、巴黎、斯德哥尔摩淬炼的智者蓝调。它因阅历而深邃,因学识而广博,却依然保有最本真的蓝调灵魂。Miles非但不以为耻,反以其展现蓝调当代真谛为傲。
Hank的独奏段落或单音流转,或三四度音程精妙铺陈。当演奏达至巅峰,录音室传来Miles询问制作间的声纹。Alfred Lion的满意之情自不待言。《Dancing in the Dark》是Cannonball的个人秀场。"我坚持让他演奏此曲,"Miles说,"因记得Sarah Vaughan曾如此演绎。"而挣脱歌词束缚的Julian,在两段副歌中实现了超越Sarah的升华。
最后需说明:专辑同名曲《Somethin' Else》实为赞誉之词。若容我置评,Cannonball与Miles领衔的这支节奏组,乃至整张专辑,皆堪称"超凡绝伦"。
LEONARD FEATHER
《爵士之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