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y Said 029 丨张彤禧Selina:用“哦。”回应一切



另类电子唱作人张彤禧Selina的首张专辑《哦。》,看起来怪诞不经。但在她看来,“哦。”可以回应一切,去对抗内卷、消除焦虑,甚至重新解构世界规则。在《哦。》,Electro-Pop、Hyperpop等音乐风格贯通、大胆尝试,将所有的未知和惊喜连接在一起。
问:是怎么想到用“哦”作为专辑概念的?专辑的核心是什么? 答:其实……没太动脑子想。跟朋友瞎聊天聊出来的,觉得“哦。”可以回应一切。 而且一个现象得到多次试验的证明,屡试不爽:当有人来问我新专辑名字叫什么,我说叫“哦。”,对方真的会不经意重复一遍“哦?!。”(以不一样的语气),不信你试试。 用“哦。”对抗内卷,用“哦。”消除焦虑,用“哦。”重新解构世界规则。
问:专辑名《哦。》的“。”有什么特别用意吗? 答:排版看着好看。
问:唱片文案里写“标志:红发”,以及您的过往唱片封面多以红色为主,红色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红色=我;我=红色。 太阳,火,红酒,玫瑰;热烈,爱,勇敢,很上头……
问:专辑中不少歌曲跟当下息息相关,比如身体凝视(《B.O.D.Y.》),再比如快节奏时代《High Pace》,您是否想通过音乐表达更多深层观点? 答:《B.O.D.Y.》表达得很直接——反击身体被凝视,被定义。由B.O.D.Y.几个首字母组词来发声,比如:B- Beauty(美丽)、O- Obtain(获得)、D- Divine(神圣)、Y- Young(年轻)…… 歌曲结尾的 “My body is perfect and imperfect, my body is a masterpiece.”更是直说我们要爱自己的每一寸身体发肤,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High Pace》是对当下快节奏时代的思考。我也时不时提醒自己,学着在喧嚣中也要找到心底的一份宁静。慢一点,感受呼吸,感受生活。
问:《Stereo Lisa》的歌词写意跳跃,请展开讲讲这首歌的创意。 答:灵感源于去卢浮宫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排着队(此处预估时间1小时+),要一睹蒙娜丽莎的“真容”。当我看到那幅名画,脑子里蹦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如果我的照片挂在那个地方是不是也是价值连城的?所以歌曲前半部分是对蒙娜丽莎的介绍(年代/星座/价值等),后半部分是拿自己与蒙娜丽莎对标来着(笑)。 至于说到歌曲为啥叫《Stereo Lisa》而不是《Mona Lisa》呢: “Mona Lisa” – “Mono Lisa”(单声道丽莎) — “Stereo Lisa”(因为是双声道哦~),一整个……恶趣味。
问:您是如何捕捉零零散散的生活碎片,再将它们转为灵感的? 答:我本身就很喜欢玩儿,也很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属于好奇心爆棚的那种,我想这也许是自己一直都有奇奇怪怪想法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我对视觉方面的东西很敏感、很感兴趣,很多画面也会给我带来很多不一样的灵感。
问:专辑中有Electro-Pop、Hyperpop等音乐风格,听来天马行空,您是如何定义自己的音乐? 答:像拼贴创作,又像是电影放映,看似不合理好像又有那么点道理……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是我的音乐。
问:最后一首歌《EUPHORIA》与Joey Dalton对唱,以班卓琴串联,和其他歌曲形成鲜明对比,这首歌有何特殊用意? 答:这首歌听起来旋律温暖,很包裹。但其实表达的是在极度痛苦或是经历“至暗时刻”的时候,一点点的快乐的感知便会被无限放大。但最后的最后,是释然,是救赎。
问:您是如何权衡自己的音乐与舞蹈、视觉艺术等之间的关系? 答:互通互感,情绪连接。它们本就是一体。
问:作为蔡徐坤、孟佳等主流艺人的幕后创作者,首张个人专辑却呈现强烈实验性,您是如何平衡两者? 答:多玩儿、多经历、多探索,大胆尝试,狠狠玩儿——于我而言最好的平衡的办法。
问: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答:哇,好多好多计划。音综、舞台、巡演、旅游、写下一张专辑……会带来更多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