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默的方式

1969年7月30日,Miles Davis的《In A Silent Way》(中文译名:以沉默的方式)问世,这张专辑不仅标志着这位爵士传奇进入“电音时代”,也彻底改变了爵士乐的边界。专辑在纽约CBS 30th Street Studio录制,仅用一天时间,汇集了Wayne Shorter、Herbie Hancock、Chick Corea、Joe Zawinul、John McLaughlin、Dave Holland和Tony Williams等一众天才乐手。这张专辑以两首长篇曲目——《Shhh / Peaceful》和《In a Silent Way / It's About That Time》——构成,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语言,融合了爵士、摇滚和早期电子音乐的元素,安静却充满张力,内敛却又深具开创性。
Miles Davis,爵士乐史上最伟大的革新者之一,以其对音乐边界的不断突破而闻名。从早期的《Birth of the Cool》到标志性的《Kind of Blue》,再到后来的《Bitches Brew》,他从未停止探索。《In A Silent Way》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彻底告别了传统的原声爵士,拥抱电声乐器和录音室剪辑技术。这张专辑录制于1969年2月18日,Davis与制作人Teo Macero通过大胆的后期剪辑,将三小时的即兴录音精简为38分钟的紧凑作品,结构上借鉴了古典奏鸣曲的“呈示-发展-再现”形式,赋予了音乐一种独特的叙事感。
专辑的背景离不开Davis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捕捉。60年代末,摇滚乐和迷幻音乐席卷全球,Jimi Hendrix和Sly and the Family Stone的影响无处不在。Davis深受启发,决定将电吉他和电钢琴引入爵士,创造出一种既非传统爵士也非纯粹摇滚的“新音乐”。他召集的乐手阵容堪称豪华:John McLaughlin的电吉他清澈而充满张力,Joe Zawinul的管风琴为音乐增添了空灵的氛围,Herbie Hancock和Chick Corea的电钢琴交织出复杂的和声,而Wayne Shorter的次中音萨克斯则以极简的方式点缀其中。Tony Williams的鼓点轻盈而精准,Dave Holland的贝斯则为整张专辑提供了低吟的脉动。
《Shhh / Peaceful》(中文译名:嘘/平静)占据了专辑的A面,是一首18分钟的即兴长曲,基于一个简单的D7和弦,营造出一种近乎催眠的氛围。Davis的 trumpet 吹奏柔和而充满情感,仿佛在与听众低语,带领他们进入一片无垠的音景。Joe Zawinul的管风琴和John McLaughlin的吉他交织出一种空灵的质感,而Tony Williams的刷鼓和Dave Holland的贝斯则为乐曲注入了微妙的律动。这首曲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爵士,没有激烈的独奏或复杂的和声变化,而是通过反复的音色和节奏营造出一种冥想般的平静。Teo Macero的剪辑手法在这里尤为关键,他将录音片段拼接重组,创造出一种循环的、近乎无限的音乐体验。评论家Lester Bangs在《Rolling Stone》中称其为“空间音乐”,认为它不仅超越了爵士和摇滚的界限,还预示了音乐的未来。
《In a Silent Way / It's About That Time》(中文译名:以沉默的方式/正是时候)占据了B面,由Joe Zawinul创作的同名曲目和Davis的即兴段落组成。这首曲以E大调的静谧和弦开场,McLaughlin的吉他如涓涓细流,Davis的trumpet则如晨雾般轻盈。Davis要求McLaughlin“像初学者一样弹奏”,这一建议让吉他的旋律充满了纯真和克制。中间的《It's About That Time》则转向更具节奏感的即兴,带有微妙的拉丁风情,Hancock和Holland的互动展现了乐手之间的默契。整首曲在静谧与律动之间切换,最终以《In a Silent Way》的主题回归,形成完美的闭环。Zawinul对Davis简化他原曲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删去的两个和弦削弱了旋律的完整性,但Davis坚信这种极简的处理让音乐更具普世性。
《In A Silent Way》的流派难以被简单定义。它被认为是爵士融合(Jazz Fusion)的开山之作,但又带有早期环境音乐(Ambient)的雏形,甚至影响了后来的电子音乐、摇滚和流行音乐。它的风格极简而大气,摒弃了传统爵士的复杂和声与快速节奏,转而追求音色和空间感的极致表达。评论家Nick Southall在《Stylus Magazine》中称其为“永恒的”,认为它“革新了爵士乐界,其空灵的美感在过去三十年中影响了舞曲、电子、摇滚和流行等多种音乐形式”。
这张专辑表达了一种内省与放手的哲学。Davis似乎在用音乐告别过去——从与Charlie Parker、John Coltrane的合作,到6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同时拥抱未知的未来。它不仅是一场音乐实验,更是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沉思。乐评人K. Leander Williams称其为“音乐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The Penguin Guide to Jazz》将其列入“核心收藏”,足见其深远影响。
然而,专辑发行之初却引发了争议。爵士乐传统主义者认为Davis背叛了爵士的精髓,电声乐器和剪辑手法被视为“异端”。与此同时,摇滚乐评人如Lester Bangs却为之疯狂,称其为“赋予音乐未来信心的作品”。随着时间推移,争议逐渐平息,《In A Silent Way》被公认为Davis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甚至在2001年入选格莱美名人堂。
两首核心曲目各有千秋。《Shhh / Peaceful》以其催眠般的氛围和对空间的极致利用,成为专辑的灵魂;而《In a Silent Way / It's About That Time》则以其旋律性和结构感展现了Davis对新音乐形式的掌控力。它们共同定义了这张专辑的独特气质:安静却不沉闷,实验却不晦涩。
Miles Davis的音乐生涯是一部不断进化的史诗。从40年代的Bebop到50年代的Cool Jazz,再到60年代的Modal Jazz和70年代的Fusion,他始终站在音乐创新的前沿。《In A Silent Way》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一,与《Kind of Blue》《Bitches Brew》等作品齐名。它不仅是一张专辑,更是一场静谧的革命,带领听众穿越时间与空间,感受音乐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