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R:Piano Journeys」特集|岡部啓一與本雅明・努斯,談論為「NieR」注入嶄新氣息的鋼琴專輯


自2010年4月22日發售的《NieR Gestalt / Replicant》為起點,這個長年以來深受喜愛的《NieR》系列遊戲,以蘊含悲傷氛圍的獨特世界觀與故事、充滿魅力的角色以及美麗動人的音樂,打動無數玩家。即將迎來誕生15週年前夕的4月16日,全新鋼琴改編專輯《NieR:Piano Journeys》將隆重發售。
在這張專輯中,演奏《NieR》系列歷代人氣樂曲的,是來自德國、曾參與《FINAL FANTASY》等作品交響音樂會演出的鋼琴家本雅明・努斯。從《NieR:Automata》(2017年發售)、《NieR Re[in]carnation》(2021年發售),以及初代作品升級版《NieR Replicant ver.1.22474487139...》(2021年發售)中,精選出共10首樂曲,進行全新編曲後帶來不同凡響的聆聽體驗。我們採訪了自系列初期便持續參與製作的MONACA代表・岡部啓一,以及鋼琴家本雅明,聆聽他們對本作及即將迎來15週年的《NieR》系列的看法與感想。
採訪・撰文 / 杉山仁
岡部啓一所感受到的本雅明・努斯的魅力
──《NieR:Piano Journeys》作為《NieR》系列的鋼琴改編作品,是自2018年的《Piano Collections NieR:Automata》以來,睽違約七年的新作。首先能否請您說明這次《NieR:Piano Journeys》誕生的經緯?
岡部啓一:我們在2024年舉辦了《NieR》的交響音樂會,巡演了幾個海外地點。而這次巡演期間,來自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提案是:「接下來舉辦鋼琴音樂會如何?」這就是整個企劃的起點。既然如此,我們便提出了「既然要演出,不如乾脆製作全新的改編版本」的想法,進而也為了讓無法到場參加音樂會的人也能享受演出內容,決定將其製作成專輯發行。
──也就是說,先有了現場演出的構想,進而延伸出這次的專輯製作。關於作品的方向性,當時與相關人員有進行什麼樣的討論嗎?
岡部:過去《NieR》系列的鋼琴專輯,大多是由多位鋼琴家分別演奏不同曲目,或是邀請幾位鋼琴家參與,最後集結成一張專輯的形式。而這次的出發點,是以鋼琴演奏會為前提的,因此我們也知道將由本雅明先生來演奏,所以所有樂曲就都交由他來詮釋。結果這張作品,與過去的鋼琴改編專輯不同,更像是本雅明先生與《NieR》系列之間的合作專輯。

──岡部先生所感受到的,本雅明作為鋼琴家的魅力是什麼呢?
岡部:技術自然是無庸置疑的,除此之外,他的表現力也極為出色,是那種能夠讓旋律栩栩如生的鋼琴詮釋者。這次是我們首次合作,但我早就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鋼琴家。實際聽他演奏我們的作品時,我也常常會想「原來他是這樣詮釋這段音樂啊」,再次被他的魅力所打動。錄音過程也非常精彩,就好像他是為了我們專門舉行了一場音樂會一般,整體是一段極為美好的體驗。
接近流行音樂的《NieR》音樂風格
──請您談談您所感受到的《NieR》系列音樂的魅力。本雅明先生您原本就是這個系列的粉絲對吧?
本雅明・努斯:是的。岡部先生等人所創作的《NieR》樂曲,能夠完美捕捉遊戲中瞬息萬變的氛圍,那些滿溢的情感元素也透過音樂傳遞得非常清晰。我第一次遊玩《NieR Gestalt / Replicant》時,立刻被那音樂深深吸引。記得當天晚上上床後,那旋律以及與它一同出現的遊戲場景一直在腦中揮之不去,讓我感覺就像是被附身了一樣,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岡部先生的音樂,會讓人感受到每一個音符的旋律都富有意義。

──從音樂層面來說,《NieR》的樂曲即便作為BGM,也非常重視人聲與歌唱。而且這些曲子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情感,而是更貼近一種「灰色」的情感層次,具有極其細膩的情緒漸變,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
本雅明:的確,我非常能感受到這樣的魅力。像是由艾米・伊凡斯(Emi Evans)演唱的虛構語歌詞,還有人聲與合唱的運用,這些在這次專輯製作中我再次深刻體會到。在遊戲中的驚悚場面或黑暗場景裡所使用的人聲與合唱,一旦聽過就難以忘懷,那種存在感令人印象深刻。
岡部:得知我們所重視的部分能夠被如此感受到,我真的非常高興。本雅明提到的「即使上床入眠旋律仍縈繞腦中」這點,正是我們希望《NieR》音樂所具備的重要特徵之一。最近的遊戲原聲常常是由多種音效與音軌疊加構成一首曲子,而《NieR》的音樂取向其實更接近流行音樂。我們以歌聲、人聲、旋律作為核心,然後再用各種聲音去襯托、鋪陳這些要素。能夠讓人察覺到這點,令我十分欣慰。
──也就是說,原本不是典型BGM的音樂卻成為BGM,這樣的感覺嗎?
岡部:是的。不過,如果只把這些音樂當作歌曲來創作,那麼在遊戲中反而會過於突出,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有設想,這些《NieR》系列的音樂可能會以不帶歌聲的形式使用。我們也會考慮所謂「遊戲BGM」的典型特性,根據情境的不同,調整像是人聲這類元素的有無與強度,以打造在遊戲中也能發揮效果的音樂。換句話說,一首曲子可以有多種變化形式使用,而最具代表性的版本則被收錄進原聲帶中,大致上就是這樣的概念。
《NieR:Piano Journeys》的選曲概念與粉絲的期待感
──據說《NieR:Piano Journeys》的選曲是由岡部先生負責,而改編則是以本雅明先生為中心來挑選的。請問各位是如何做出這些決定的呢?
岡部:當我們舉辦音樂會時,能夠直接感受到觀眾的反應,會有一種「原來大家是這麼想再次聽到這首歌啊」的瞬間。正因如此,在選曲時我首先挑選出那些「這次大家應該還是想聽到」的曲子。在此基礎上,為了不與過去的內容重複,我另外設立了一個全新的選曲框架。
本雅明:關於改編者,這次是由過去曾與我共事的幾位編曲者參與。每位都對曲子有自己獨到的視角與風格。例如亀岡夏海小姐與中山博之先生,會以鋼琴家的觀點來構築樂曲;而瑪莉亞姆・阿波那薩(Mariam Abounnasr)小姐則充滿想像力地進行改編;宮野幸子小姐則充分理解原曲的深度,為我們帶來了與曲子完美契合的編曲。

──請就專輯中的幾首曲目與我們分享一下。首先是第一首來自《NieR Re[in]carnation》的〈Inori - 祈リ〉。這是一首帶有氛圍系(ambient)與電子音樂(electronica)特徵的作品,這次改編為獨奏鋼琴演奏。
岡部:這首曲子是由本雅明先生親自改編的,因此被選為象徵整張專輯的代表性曲目。原曲由歌聲主導旋律,而在專輯中則透過鋼琴專屬的編曲與本雅明先生高超的演奏技巧,展現出這首曲子新的魅力。我感受到,從原曲中抽取出的元素與本雅明所擅長的古典風格融合得非常自然。
本雅明:當我第一次聽到原曲音軌時,腦中浮現出一個正在祈禱的人影……可以說,我感覺這首曲子就像是「祈禱本身」一樣。因此,這次演奏我以中古歐洲修道院中聖歌隊歌唱的感覺來發想,帶有格里高利聖歌風格的形象。尤其是在曲子開頭部分,我試圖營造出像是聖歌隊中一人率先開口歌唱的氛圍。
──第二首曲子〈艾米爾(Emil)〉又是如何呢?這是從《NieR Gestalt / Replicant》開始,在系列中多次出現的受歡迎角色艾米爾相關樂曲。
岡部:這首曲子其實有很多版本,甚至也有電子音樂風格的改編,是一首在音樂表現上跨度很大的作品。這次的版本某種意義上算是回歸原點,改編忠實於原曲印象的感覺。
本雅明:其中段部分編排得非常激烈,我在那一段嘗試詮釋艾米爾的「憤怒」。我認為中山先生的改編作品很精彩,成功地將艾米爾的情感二元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麼關於《NieR:Automata》中的〈遊樂設施〉這首曲子,您們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岡部:這首曲子在日本受到很多人喜愛。它是在遊戲中廢墟化的主題樂園這個極具印象的場景中使用的,所以樂曲也帶有一種既奇妙又帶點寂寥的樂園氛圍。這次僅以鋼琴來呈現那份氛圍,我覺得也完美地呈現出了曲中對比的層次感。
本雅明:這首是由瑪莉亞姆小姐所改編。她在序盤展現出一種哀傷的氛圍,而隨後則出現了華爾滋的節奏。儘管這是一種試圖喚起「那是一個曾經明亮、美好的地方」的記憶式舞蹈,但卻同時帶著一種破敗腐朽、怪誕而哀傷的現實感,這種華爾滋的氛圍就是這首曲子的精髓所在。
岡部啓一與本雅明・努斯精選——本作最值得一聽的樂曲是?
──除了前面提到的幾首曲子之外,兩位是否還有印象特別深刻的樂曲呢?
岡部:「泡沫ノ言葉」(出自《NieR Replicant ver.1.22474487139...》)吧。原曲本身就是我非常有情感寄託的一首曲子,而這次由宮野小姐所進行的編曲也讓我非常喜歡。宮野小姐過去已經為許多《NieR》的演奏會做過編曲,因此我想她應該也掌握了包含我所喜愛部分在內的「NieR風格」。再加上由本雅明先生演奏出來的效果非常有情感張力,真的讓這首曲子成為一首極其出色的音軌。
本雅明:其實我也覺得〈泡沫ノ言葉〉是整張專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而〈Kainé〉這首我也印象很深。在演奏這首時,我希望能表達出「雖然她總是表現得堅強,其實內心非常敏感」這樣的角色深度。除此之外,還有〈穏ヤカナ眠リ〉也讓我印象深刻。

──〈穏ヤカナ眠リ〉是《NieR:Automata》中,在玩家駐足的據點「反抗軍營地」周邊播放的背景音樂。
本雅明:與宮野小姐的其他改編相比,這首的對比特別明顯,改編得非常溫柔,像是被人擁抱一般,讓人有一種想要就此入眠的安穩感,這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NieR》的樂曲中雖然多為悲傷調性,但這首卻是特別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的作品。
岡部:這首曲子當初創作時的指示,其實正是「希望能成為一首讓人感到平靜的曲子」。我覺得在這次的專輯中,無論是編曲還是演奏都完美捕捉到了這個意圖。此外,〈遺サレタ場所〉也令人印象深刻。這首是《NieR:Automata》中某個場景的地圖音樂,但其主旋律其實在遊戲中較晚才會出現。因此,很多玩家記憶中留下較深刻印象的,反而是那段在之前就會響起的高音反覆鋼琴段落。
這次的編曲延續了那段旋律的印象,讓我覺得這是一首非常有「遊戲體驗感」的改編。此外,原曲後來在鋼琴聲上加了回音效果,而在這次的專輯中,這段回音竟然是由演奏者以即時演奏的方式實現的,可說是鬼神般的編曲(笑)。而且在高音區持續彈奏這段旋律的同時,還能兼顧背景的聲響與主旋律,幾乎就像在進行雙人連彈一般的複雜演奏,而這一切都是由本雅明一人完成的。這首曲子再次讓我深深感受到他驚人的演奏技巧。

難以演奏的改編令人懷疑「這真的能彈出來嗎?」
──在〈イニシエノウタ(遠古之歌)〉中,也能感受到那種幾乎是把原曲中德波爾與波波魯的對唱,一個人就詮釋出來的高超技巧。
岡部:不論是改編,還是演奏的本雅明先生,我都感受到大家對原曲魅力與遊戲內容的深刻理解與投入,是一首讓人深刻感受到這些用心的作品。
──請也談談〈Weight of the World〉這首曲子吧。
本雅明:這首曲子真的非常難彈,不過龜岡小姐成功地將它轉化為鋼琴曲。例如左右手交錯彈奏旋律的部分就讓我覺得很有趣。雖然這樣的配置很可能會讓旋律變得支離破碎,但完成的音源表現得非常有壓倒性的力量,讓我印象深刻。
──確實是一段從音符的邊緣就能感受到強烈情感的演奏。
本雅明:沒錯,我也認為這是一首非常情感豐沛的作品。
岡部:這首曲子我從一開始就覺得看起來非常難。我自己鋼琴技術不足以在別人面前演奏,當時心裡就想「這真的能彈得出來嗎?肯定很難吧……」

本雅明(笑):哈哈哈哈哈。
岡部:但實際聽本雅明演奏之後,不只情感投入得極為充分,在技巧上也完全克服難度,讓我真的覺得「太厲害了」。原曲雖然有情緒上的起伏,但整體來說曲調是比較平穩的,而這次的版本則是聲音本身也變得非常激烈與戲劇化,情緒豐富且具有衝擊力。他們成功地將〈Weight of the World〉中潛藏的情感張力徹底釋放了出來,創造出本專輯才有的獨特詮釋。
15年積累的情感濃縮於一張專輯之中
──《NieR》系列今年迎來15週年。請談談您對這一點的感受,以及這次完成的專輯讓您有什麼樣的手感與印象?
岡部:在《NieR Gestalt / Replicant》推出的時候,這個系列在日本算是有一群少而深的粉絲支持,但在海外當時知名度還不算高。然而,自從《NieR:Automata》推出後,越來越多新玩家開始接觸這個系列,也有不少人回頭去玩初代《Gestalt / Replicant》。接著又有更多人因為《Replicant ver.1.22474487139...》而進一步熟悉這個世界。這讓我深深覺得,《NieR》系列不是從一開始就廣為人知的作品,而是經過15年來粉絲們的培育與支持才逐漸壯大的作品。
即使《Automata》並不是一開始就大受歡迎,而是透過口碑一點一滴擴散開來的。所以即使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仍然有許多觀眾願意來參加音樂會、購買改編專輯,我對此感到非常感激。我們也是懷著「希望讓粉絲開心」的心情來製作這部作品的,而這份心意也從參與改編的各位與本雅明的演奏中深深感受到。這是一部凝聚了15年情感的作品,也因此格外動人。

──彷彿是《NieR:Automata》的E結局那樣,一個作品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擴展到了現實世界。
岡部:正是如此。
本雅明:我本身原本就是這個遊戲的粉絲,能夠以這樣的形式參與製作,感到非常興奮,也非常榮幸能在系列15週年的節點上有所貢獻。
岡部:其實我第一次與本雅明見面,是在《NieR:Automata》推出前半年以上,我們去德國參加「gamescom」(遊戲博覽會)時的事。我與製作人齊藤陽介一起到現場,當時在某個《FINAL FANTASY》的粉絲見面會上,本雅明主動跟我們打了招呼。他那時已經玩過《NieR Gestalt / Replicant》,並說「這些曲子真的很棒」。所以他一直都是與《NieR》系列同行的人之一。
本雅明:我也永遠不會忘記那次第一次見到岡部先生的經驗。能在我當時居住的城市科隆與他相遇,我真的感到非常開心。
──由遊戲牽起的緣分,在時間推移後開花結果於這次的專案之中。
岡部:真的是一件令人感恩的事情。
──自4月19日起,本雅明先生將從法國展開鋼琴演奏會巡演。目前日本場尚未確定,但也請和我們聊聊這次巡演的內容吧。
岡部:這次巡演的起點,是我們希望能去那些過去沒能造訪的地方,因此這次的概念是「較為小型、溫暖親密的會場」,巡演地點也涵蓋了過去沒辦法去的國家。應該會是能更直接感受到鋼琴演奏細膩之處的演出形式。
本雅明:我非常期待觀眾的反應。這次的改編作品非常有張力,也充滿情感。我很期待讓大家透過鋼琴演奏來感受那種能直擊人心的《NieR》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