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y Said 009丨KIAH:希望幸福地做音乐



相比2020年的EP《27》,新专辑《女口》是音乐人KIAH@K-I-A-H 在第一次尝试用概念打造的作品集,她希望这张专辑能像艺术展一样,呈现多样化的、实验的、有趣的作品。在此,她用“女性视角”的概念来打造《女口》,表达不同的女性们在听众的耳边喃喃着她们的故事。
问:2020年第一张音乐作品《27》的文案写“没有选择刻意的迎合市场”,今年的《女口》依然如此,有担心这一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吗? 答:音乐市场在我的眼里像河流,是流动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它不是点对点的直线,我们也无法矫直河流的走向。所以我觉得如果把迎合市场设定为目标,那可能做出来的音乐作品会少一些随性和幸福感。虽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听到我的音乐,但我更希望我是幸福地做音乐,做出来的东西也要达到自己的音乐审美,所以也不会担心我所做的选择。 问:对比《27》,你觉得《女口》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答:《27》与《女口》呈现的是不同阶段的我想做的内容。《27》是我的第一张EP,那一年正处疫情,我希望带给大家的是旋律入耳相对舒适的作品。《女口》是我第一次尝试用概念打造的作品集,所以在编曲、制作以及演唱方面,我希望这张专辑可以呈现出的是像艺术展一样,多样化的、实验的、有趣的作品。
问:这些年的女性话题不在少数,出于什么原因想要用“女性视角”的概念来打造《女口》? 答:这张专辑里有我自己词曲的两首作品,其他收录曲目的词曲作者也几乎都是女性或可以切身感悟女性视角的作者。每一首都是来自不同状态下的女性们自我成长或是从不同形态的女性的思辨意识中生成的作品。有像被定格的情感切片,也有表达着或自洽、或明媚、抑或晦暗的色彩。专辑在海外上线的名字是《WW》拓展开来是“Women's Whispers”(女人们的低语),也在表达不同的女性们在听众的耳边喃喃着她们的故事这一概念。 问:看你形容《女口》是“我与音乐将会一同到达何处的专辑”,而专辑被分成三个部分,让人想起故事、电影或者展览的形式,请展开讲讲整张专辑的创作。 答:是的,这张专辑是记录今年的我带来了什么样的作品以及表达我对音乐的审美和心境的。就像刚才说的,我希望专辑的内容可以呈现多样性的,希望它不会被“锚定思维”限制。所以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在尝试用不同风格的曲目表达女性们的故事和想诉说的一些话。三个部分的曲风都是不同的,表达的心境也是不一样的,希望听众能听到不同状态下和不同的时空中的女性们想要发出的声音。
问:专辑制作阵容相当豪华,有李格弟、HUSH、常石磊等人,能邀请他们参与创作,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 答:我们是先邀请了黄少雍老师参与制作,和黄老师沟通非常顺利且愉快,且很合拍,这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和HUSH老师合作的是《两断》,这首词第一版拿过来我们就都非常喜欢了,病态又决绝,是我们想要的状态。关于李格弟老师也有一件很难忘的事,因为老师平时都是先词后曲,但是李格弟老师听完黄建为老师的曲后,表示非常喜欢,想尝试一下才促成的这次合作,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合作。常石磊老师给《婆娑》的编曲也是我和黄少雍老师非常喜欢的,我们直接用了第一版编曲,因为非常独特和新颖,我个人也很喜欢其中有些东南亚风格的元素,这个编曲更能烘托出一个关于荷尔蒙的梦的氛围了。
问:事实上你在专辑中也有作词作曲,《如果是雨季就好了》就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未来会考虑加大完全由自己创作的作品比重吗? 答:非常感谢你的喜欢,未来有在考虑加大完全自创的比例。如果是下一张专辑的话,关于自创和收歌,自创部分可以成为专辑的骨骼,收入的一些曲目则可以填补和丰富专辑的个性。
问:看你以往的作品封面以绘画为主,而此次的封面采用摄影,水准同样很高,那么你对视觉的标准有哪些? 答:我比较喜欢收藏艺术作品,所以和一些画家还有视觉创作者比较熟。我很爱他们的作品,所以有时候会和他们一起听我的歌然后探讨画面,最后完成封面的绘画或制作。对视觉没有绝对的标准,希望能传达到歌曲的氛围和表达,且有艺术性的,我觉得就是好的视觉。
问:如果要在《女口》选一首最推荐的歌,你的答案是什么? 答:我会推荐《像神降临,像不爱的人离去》,我很喜欢李格弟老师叙事诗一样的文字,整首的氛围是全专里我最喜欢的。也很推荐《如果是雨季就好了》,哈哈,自己词曲的孩子还是会偏爱多一些。 问:专辑发行后,接下来的安排是什么? 答:今年我会在下半年开始巡演,大概会有三场。也有发单曲或者EP的计划。在巡演见面的同时也期待能用更好的作品和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