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chfork 8.5分乐评翻译:令人魂牵梦萦,又美得惊心动魄

Kate Bush十七年来第二张原创专辑既令人魂牵梦萦又美得惊心动魄。与她最杰出的作品一脉相承,这些深邃的叙事歌曲将听众带入珍贵的童稚空间——并非天真无邪,而是向想象力彻底敞开的永恒之境。
在冬日主题的第十张专辑首支单曲《Wild Man》中,这位歌者讲述搜寻雪人的探险队。"他们想认识你",她低吟道,"他们会追捕你,然后杀了你/快逃吧"。在追逐名利的当代娱乐圈,布什本人恰似神秘生物——过去十七年仅发行两张原创专辑,自1979年开创性的"生命巡演"后从未举办过完整演唱会。难怪她会与歌中遭误解的怪物共情:"躺在帐篷里/我听见你的哭喊在山间回荡/听起来多孤独"。
《50 Words for Snow》充盈着典型的布什式角色与故事:幻想、拟人、幽灵、谜团、天使与不朽者。正如格雷姆·汤姆森传记《常春藤之下》所引述,她如此解释创作动机:"(歌曲)就像微型故事:你置身情境,成为角色。这是结局。人类对此渴望至极——我们都爱听故事,却再难得见。"在后现代语境中,这种叙事本显过时,但布什却赋予其迷人的复杂性,同时保留老派直白。
尽管多数歌曲可一言蔽之——《Snowflake》记录雪花飘落,《Lake Tahoe》讲述水鬼寻犬,《Misty》更是与欲念雪人共枕的奇谭——但凭借依然富有表现力的嗓音与诡谲编曲天赋,这些作品焕发惊人魅力。贯穿全专的悚然美感令人想起她1985年杰作《Hounds of Love》后半部的概念氛围。如今要寻找布什的艺术参照系,恐怕只剩她自己:曾经的战友大卫·鲍伊与彼得·加布里埃尔或销声匿迹或重复旧调,而弗洛伦斯机器等后辈虽承其神韵,却难及这种坦率的神秘主义。今年53岁的布什坦言很少听新音乐,听完《Snow》中精妙克制的声响,此言确然。
终曲钢琴民谣《Among Angels》近七分钟已是专辑最短篇幅,《Misty》则用近十五分钟展开这个绝妙、滑稽又离奇动人的故事。历经十二年育儿时光后,布什的创作愈发从容——今年重录专辑《Director's Cut》已见端倪。当这首歌描述与"满嘴枯叶"的雪人缠绵时,慵懒钢琴与爵士鼓点消解了猎奇感,呈现出成人童话的优雅。早期那些用夸张编曲强调禁忌主题的日子早已远去,此刻当她唱到"床单浸透"却寻不见雪人时,哀求声毫无造作:"求求你/他一定在某个地方"。
除却暴风雪意象,专辑更贯穿寻找联结的母题——无论布什与角色之间、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抑或生死之间。《Snowflake》中她与13岁儿子对唱,童声演绎的雪花终将消融;《Lake Tahoe》水鬼与爱犬"雪花"重逢时,已蒙上来世阴影;与埃尔顿·约翰合唱的《Snowed in at Wheeler Street》更延续《Running Up That Hill》的虐恋主题,穿越时空的恋人总在历史节点失散。当埃尔顿唱到"我们登上山顶/看见罗马在燃烧",没有童话结局。
虽然专辑营造出雪盲般的梦幻感,布什却竭力让每个幽灵真实可触。她最好的音乐——包括本作——总能唤醒五至八岁时的核心自我:"那时我们的本质更强大",她告诉《独立报》。但《Snow》并非对纯真年代的简单回归,那些终结、失落与静默都属于成人世界。当《Misty》中面对不可能来客,她掐着自己喃喃:"该是场梦/可我清醒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