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es,深邃迷幻的旅程
听音乐是极其私人的体验,只有熟悉的振动才能带来舒适感,进而引发情感共鸣。从这个角度看,《Echoes》的欣赏难度并不低。这首长达23分钟的作品充满实验性和复杂结构,初听时大量莫名的重复乐句或许让人感到异常,但在这种“不适”中,却隐约透出一种吸引力——怪好听,又怪又好听。
开篇柔和的钢琴动机与吉他主题的重复是精心设计,既在营造情绪,也在建立层次感。这是催眠,是预告,牵引你逐步进入宇宙的深处。歌词与音乐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越个体的宏大叙事。Richard Wright的效果器,据说是模拟深海潜水艇的声音,但听来更像鲸鸣。这种音效让音乐从混沌出发,层层推进,逐渐显现出结构与秩序,像在熵减的过程中隐喻生命从无序走向有序。这样的主题超越了纯粹的听觉享受,使《Echoes》成为一次深刻的艺术表达。
中段的迷幻部分是一处特殊的存在,音乐在此又从有序滑入了之前的混沌,将听众拉回深海般的迷雾之中,就像是一次停顿与反思。而在长久的迷失后,又还是能渐渐重拾秩序,节奏和旋律重新浮现,乐句逐渐地充满力量,更加鲜明。像进入一场面对未知的斗争,它不再是迷惘中的徘徊,而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决心。这样充满张力的转折,很有感染力,是我特别喜欢的。
看了其他的评论,还是会感叹,音乐是主观的,它从不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而是在个人的脑海中被重新演绎,化为独特的感受。音乐人或许有其要表达的主题,但听者最终感受到的只有内心的共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