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a oddity《The Other Side of Hope》【24/365】
•
Mola oddity的专辑发了快一年,我一直有点回避。不知道是潜意识里对郭采洁半途「脱线」的人生有忌惮,还是对转行独立音乐的甜妹会用力过猛的无聊预判。
•
郭采洁在乐团中的企划、文本以及vocal,好像是The Other Side of 郭采洁,确实叫birdyK比较合适吧。伊德尔带有民族音乐感的律动还有一些出其不意的Percussion,加强了Mola oddity的音乐DNA。Asr的加入,则用合成器让编曲的色彩更加丰富,尤其一些复古音色的运用,让音乐的年代感和画面感都愈发强烈。
•
听完专辑感受到三人之间充分的化学反应,确信birdyK不是在玩票,专辑的整体企划也不是故作姿态。每一首歌里,birdyK用文本认真地描绘流动的梦境,或是幻化的感官体验。有趣的是,也许正因为她是半途闯入独立音乐圈子,她感性的表达像是他山之石,像是初生牛犊,带着新鲜的懵懂,踏出一条自己的河流。比如《果酱日Marmalade Day》中洗脑的「滴沥滴沥a drop of 滴沥soma滴沥跳进海里」,和《IS-BE》中的「now now 流起泪来,now now 悲伤靠岸燥」都不是常规的中文歌词写作格式,但放在对应的歌曲里,与编曲和人声都无比贴切,也许会成为乐团特色吧。
这张听起来志怪感十足的唱片,其实创作和立意都是在前几年的特殊时期,带着这个命题,似乎能从一首首光怪陆离的歌曲中听到更多深意,这是birdyK也是Mola oddity的音乐社会责任感。
•
从台北到北京,从女演员到乐团主脑,从流行甜妹到indie女主唱,好像是在过于快速的成长过程中错失更多的选择,成熟后才后知后觉的开始自我和叛逆。她本人说原本已对行业失去热情,直到遇上音乐伙伴。对这部分「职业倦怠」我极为感同身受,有时候身体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离开了,开始一个新的探索旅程了。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离开和再开始的勇气。
之后,从个体音乐人到双人组合,再到Mola oddity的成团,Mola oddity的每一步其实走的很扎实。看了巡演的采访,还请了比利时的服装师和巴西的VJ,这对于livehouse级别的巡演肯定是回不了本的。birdyK好像在用一以贯之的天真甚至笨拙再重新成长一次。
•
郭采洁说她30岁的生日愿望就是可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我想你做到了。就enjoy吧,在自己的梦里活下去(好的那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