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Janacek (e.g. In the mists)

Schiff Schiff的演奏完美平衡了细腻和精确,特别是在细微的音色变化上,他能够通过触键的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展现出乐曲(尤其是前三章节)的阴郁与深沉感。尤其是清晰的中音和低音处理,使得音乐的层次感非常丰富。既强调了作品的内在紧张感和复杂性,也准确把握住雅纳切克音乐的紧张感与节奏感的起伏——即最关键的流动性。尤其是当表现音乐的孤独与隐秘感时,席夫用他从肖邦那里学来的高超技艺将每个小品中的柔和情感与内敛展示得淋漓尽致。听Schiff的《Po zarostlém chodníčku》真是一种享受,但我平生第一次有种“杀鸡焉用牛刀”的叹息(毕竟我一般是无条件站作曲家的)! Mikhail Rudy 他对于情感的理解似乎和我不同,因此展现效果也格外有戏剧感(?)尤其是在音乐高潮部分,他倾向于更加放松的表达和强调作品的戏剧张力。Rudy刻意将作品的“起伏”和“冲突”呈现得非常鲜明,但我认为完全南辕北辙,反而削弱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尤其是在快速的段落(末乐章)中,出现音色稍显粗糙的情况,这种粗糙带来了并不适宜的质朴,也许更适合歌剧和咏叹调里的真情流露——至少这张专辑里他的《随想曲》就格外真情实感。包括协奏曲,在钢琴与管弦乐之间的对话上,他常常强调对比,几乎通过技巧的激烈展现来表达音乐中的不安和焦虑感,给人强烈的冲击感。 Andsnes Andsnes的演奏风格则偏向流畅和自然,他注重作品的整体性和结构,强调雅纳切克的主题发展和线条的连贯性。相比其他,Andsnes的演奏略显简洁,大部分时候只是通过音量的渐弱和渐强展现出情感波动。他更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乐章的连贯性,这让音乐的表现非常“理性”——也许和雅纳切克的初衷相反,但我很喜欢这个诠释。存在感稍强的结构感反而削弱了雅纳切克炫技一样的“展示性”——至少不至于流俗。 尤其是他对《Po zarostlém chodníčku》中的结构进行了非常理性的处理。他更倾向于将整部作品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表达,而不强调某些局部情感的极端变化。通过精准的触键和节奏掌控,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全景式的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