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喜欢啊
转贴一个,向作者深深致敬,因为我们都是考据达人。
有时候,一首歌会让我们像侦探一样,多少年矢志不移地寻找关于它的一切线索,直到让它的面目渐渐清晰起来。
例如那首《why》,了解它的过程,简直可以写成编年史。最早看到它,是在1992年卫星电视中文台插播的MTV(那时候还叫MTV)里,由两个男孩子对唱,十七八岁的那位唱男声,十一二岁的那位唱女声,唱女声的小男孩踩在木头的高脚椅上,尽力地够着话筒,闭着双眼,用尖细的嗓音模拟女声,黑白的画面,在那个男孩子含笑的英俊的脸,和小男孩打拍子的脚上切换着,穿插其间的,是男孩子骑着脚踏车带着手捧野花的少女,在郊外的小道上行走的画面。在MTV的开始和中间,打出演唱者的名字:牯岭街少年合唱团。
资讯不够发达,而且我只十六岁,费尽所有气力,也只在街头贩卖的吉他书里,找到这首歌的曲谱,该书的名号十分响亮:《卫星电视中文台歌曲集锦》,但词曲作者名字一律欠奉,这时,已是1993年。
1996年,从电影杂志上知道杨德昌有部电影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8年,在一个苦练英语准备考研的朋友那里,听到法兰基·阿瓦隆(FrankieAvalon)原唱的《why》;2001年,看到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终于知道,那首《why》曾出现在电影中,而那MTV中的场景,影影绰绰都是自电影中来;2002年,又自网上找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原声。
2005年,找到原唱者法兰基·阿瓦隆较为详细的生平,知道了在猫王服兵役尚未归来的1959年,他正是凭这首《why》在排行榜首停留了一周,使这支歌成了50年代的最后一支榜首曲,而自那以后,他再也未能进入排行榜前十,事业重心也渐渐移向电影,并努力生育,到了晚年,育有八个子女,过着幸福的生活。
2006年,又有惊人的发现,原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所有歌曲的演唱者,不论男声女声,都出自王柏森,电影中是配唱,MTV中两人再度出现则是为延续影片场景。他在1989年便以《詹姆斯迪恩狂想曲》成名,随后推出专辑,怎奈时运不济,凡他加盟的唱片公司都随即倒闭,参演杨德昌电影并演唱其中歌曲后,成立“牯岭街少年合唱团”,并在电影上映当月推出电影原声唱片,后来又因出演杨德昌《独立时代》获得第31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此后,他多半活跃舞台上。而“牯岭街少年合唱团”和《why》,在这个时候,在我这里,总算真相大白。
森村诚一的推理小说中,常有执著的人,几十年一日寻找真相,而像我这样,为了一首歌追根问底十几年,为一首反复唱着“因为你爱我,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爱,是的,属于你我的爱,我爱你,你也爱我,永远不渝”的甜美简单的歌四处搜寻求证,了解与它有关的一切细节,到底是为着“人性的证明”,还是“青春的证明”?而那些被我们求证过的歌并不管这个,只是唱下去,旧的唱片听坏了,自有新人把它翻出来,再唱下去,并且在后来者的心中,布下新的谜。
我估计,老杨肯定没看自己本家杨德昌的那个著了名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如果看过,你一定记得,王启赞扮演的那个小猫王曾经唱过这支歌,熟悉欧美音乐的人仅仅凭借这一曲就该知道电影的时代背景应该是60年代初,因为这首歌是在1959年12月28日登上榜首的,虽然只停留了一周,但也已经做为50年代最后一首榜首歌而留名,而且,也是至今为止榜首歌曲中标题最短的一首,这说明当时的台湾是多么的紧跟潮流。
好了,介绍一下这首歌的演唱者吧,法兰基·艾瓦隆(FRANKIE AVALON)原名Thomas Avallone,1939年9月18日出生于费城。此人是个小号神童,小小年纪就开始为RCA的子公司X唱片公司录了唱片,还在保罗·惠特曼(Paul Whiteman)主持的电视节目‘电视青年俱乐部’中出现。顺便说一句,他的艺名也是保罗·惠特曼给起的,保罗·惠特曼这老孙子是干什么的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一二吧,没有这Y,爵士乐就不会如此发展,当然,最后他老人家站在了摇滚的反面,成了一大笑柄,这也是后话了。
要说这艾瓦隆的命运,还真是邪乎,一个人,他最后从事的职业和很小时候的愿望一定是两回事,本来艾瓦隆想当一个拳击手,结果在看了Kirk Douglas演的电影《吹小号的年青人》又求着他也是穷音乐师的父亲在当铺里用15美元为他买了他的第一支小号。本来就想当个小号手了,结果为朋友的公司推荐两个歌手去录音的时候一时性起唱了一嗓子成了歌手,想着唱出《Cupid 》(爱神)和《Teacher’s Pet》(老师的宠物)能出名,结果无意间用鼻音哼唱的《Dede Dinah》却成了自己的第一支热门曲,进入了排行榜第7位。你说这人是不是太幸运了。
不过最幸运的是遇到了Bob Marcucci。1980年拍的一部片名为《The Idol Maker》(偶像制造者)的杜撰性的电影,就是描写Marcucci的一生。由Ray Sharkey主演,。Marcucci本人是这部电影的技术顾问。故事讲的是一个事业受挫的演员,发现了两个青年偶像。与真实生活一样,Marcucci发堀了艾瓦隆并成为他的经纪人。艾瓦隆又对他的经纪人说起一个15岁的学生,长得又像猫王,又像Ricky Nelson,此人名为Fabiano Forte,人们一般称他为Fabian……怎么样,一个传奇连着另一个传奇吧。
哦,为什么我要说这么多,原因很简单,是为了给你带出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没错,这首歌叫《why》,是Marcucci和他的搭挡Peter DeAngelis专为艾瓦隆写的。不过当时艾瓦隆并不认为这个能上榜首,因为他已经有过一首榜首歌曲了,然后,当这首歌上了榜首的时候,你知道艾瓦隆在干什么?演戏!结果是什么,戏也演的一般,音乐也毁了,再这之后,他的歌曲连一个上前20的都没有,直到最后,他又把自己第一首榜首曲《维纳斯》录成了迪斯科版,够滑稽吧。
艾瓦隆后来由费城迁居到洛山矶郊区,和他老婆及8个孩子;4男4女,定居在San Fernando Valley。就此也就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了,但是这首《why》还是留在世界上了。
关于这首歌,我要说的不多,因为歌词写的非常缠绵但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但是音乐实在是很好听,尤其女声的假声,唱的很迷人,相反的,开头那点我倒不是很喜欢,这是一首甜美的重唱作品,适合在夜晚听,不过于我,则另一一番滋味,每次一听我都会想起牯岭街那帮少年,多年之后,张震长大了,王启赞也长大了,但不要说他们,就是杨德昌自己也无法超越自己了,还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卫视中文台,那个黑白发黄的画面中,少年在吟唱,少年在崩溃中吟唱,这么多年了,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MTV。
有时候,一首歌会让我们像侦探一样,多少年矢志不移地寻找关于它的一切线索,直到让它的面目渐渐清晰起来。
例如那首《why》,了解它的过程,简直可以写成编年史。最早看到它,是在1992年卫星电视中文台插播的MTV(那时候还叫MTV)里,由两个男孩子对唱,十七八岁的那位唱男声,十一二岁的那位唱女声,唱女声的小男孩踩在木头的高脚椅上,尽力地够着话筒,闭着双眼,用尖细的嗓音模拟女声,黑白的画面,在那个男孩子含笑的英俊的脸,和小男孩打拍子的脚上切换着,穿插其间的,是男孩子骑着脚踏车带着手捧野花的少女,在郊外的小道上行走的画面。在MTV的开始和中间,打出演唱者的名字:牯岭街少年合唱团。
资讯不够发达,而且我只十六岁,费尽所有气力,也只在街头贩卖的吉他书里,找到这首歌的曲谱,该书的名号十分响亮:《卫星电视中文台歌曲集锦》,但词曲作者名字一律欠奉,这时,已是1993年。
1996年,从电影杂志上知道杨德昌有部电影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8年,在一个苦练英语准备考研的朋友那里,听到法兰基·阿瓦隆(FrankieAvalon)原唱的《why》;2001年,看到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终于知道,那首《why》曾出现在电影中,而那MTV中的场景,影影绰绰都是自电影中来;2002年,又自网上找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原声。
2005年,找到原唱者法兰基·阿瓦隆较为详细的生平,知道了在猫王服兵役尚未归来的1959年,他正是凭这首《why》在排行榜首停留了一周,使这支歌成了50年代的最后一支榜首曲,而自那以后,他再也未能进入排行榜前十,事业重心也渐渐移向电影,并努力生育,到了晚年,育有八个子女,过着幸福的生活。
2006年,又有惊人的发现,原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所有歌曲的演唱者,不论男声女声,都出自王柏森,电影中是配唱,MTV中两人再度出现则是为延续影片场景。他在1989年便以《詹姆斯迪恩狂想曲》成名,随后推出专辑,怎奈时运不济,凡他加盟的唱片公司都随即倒闭,参演杨德昌电影并演唱其中歌曲后,成立“牯岭街少年合唱团”,并在电影上映当月推出电影原声唱片,后来又因出演杨德昌《独立时代》获得第31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此后,他多半活跃舞台上。而“牯岭街少年合唱团”和《why》,在这个时候,在我这里,总算真相大白。
森村诚一的推理小说中,常有执著的人,几十年一日寻找真相,而像我这样,为了一首歌追根问底十几年,为一首反复唱着“因为你爱我,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爱,是的,属于你我的爱,我爱你,你也爱我,永远不渝”的甜美简单的歌四处搜寻求证,了解与它有关的一切细节,到底是为着“人性的证明”,还是“青春的证明”?而那些被我们求证过的歌并不管这个,只是唱下去,旧的唱片听坏了,自有新人把它翻出来,再唱下去,并且在后来者的心中,布下新的谜。
我估计,老杨肯定没看自己本家杨德昌的那个著了名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如果看过,你一定记得,王启赞扮演的那个小猫王曾经唱过这支歌,熟悉欧美音乐的人仅仅凭借这一曲就该知道电影的时代背景应该是60年代初,因为这首歌是在1959年12月28日登上榜首的,虽然只停留了一周,但也已经做为50年代最后一首榜首歌而留名,而且,也是至今为止榜首歌曲中标题最短的一首,这说明当时的台湾是多么的紧跟潮流。
好了,介绍一下这首歌的演唱者吧,法兰基·艾瓦隆(FRANKIE AVALON)原名Thomas Avallone,1939年9月18日出生于费城。此人是个小号神童,小小年纪就开始为RCA的子公司X唱片公司录了唱片,还在保罗·惠特曼(Paul Whiteman)主持的电视节目‘电视青年俱乐部’中出现。顺便说一句,他的艺名也是保罗·惠特曼给起的,保罗·惠特曼这老孙子是干什么的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一二吧,没有这Y,爵士乐就不会如此发展,当然,最后他老人家站在了摇滚的反面,成了一大笑柄,这也是后话了。
要说这艾瓦隆的命运,还真是邪乎,一个人,他最后从事的职业和很小时候的愿望一定是两回事,本来艾瓦隆想当一个拳击手,结果在看了Kirk Douglas演的电影《吹小号的年青人》又求着他也是穷音乐师的父亲在当铺里用15美元为他买了他的第一支小号。本来就想当个小号手了,结果为朋友的公司推荐两个歌手去录音的时候一时性起唱了一嗓子成了歌手,想着唱出《Cupid 》(爱神)和《Teacher’s Pet》(老师的宠物)能出名,结果无意间用鼻音哼唱的《Dede Dinah》却成了自己的第一支热门曲,进入了排行榜第7位。你说这人是不是太幸运了。
不过最幸运的是遇到了Bob Marcucci。1980年拍的一部片名为《The Idol Maker》(偶像制造者)的杜撰性的电影,就是描写Marcucci的一生。由Ray Sharkey主演,。Marcucci本人是这部电影的技术顾问。故事讲的是一个事业受挫的演员,发现了两个青年偶像。与真实生活一样,Marcucci发堀了艾瓦隆并成为他的经纪人。艾瓦隆又对他的经纪人说起一个15岁的学生,长得又像猫王,又像Ricky Nelson,此人名为Fabiano Forte,人们一般称他为Fabian……怎么样,一个传奇连着另一个传奇吧。
哦,为什么我要说这么多,原因很简单,是为了给你带出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没错,这首歌叫《why》,是Marcucci和他的搭挡Peter DeAngelis专为艾瓦隆写的。不过当时艾瓦隆并不认为这个能上榜首,因为他已经有过一首榜首歌曲了,然后,当这首歌上了榜首的时候,你知道艾瓦隆在干什么?演戏!结果是什么,戏也演的一般,音乐也毁了,再这之后,他的歌曲连一个上前20的都没有,直到最后,他又把自己第一首榜首曲《维纳斯》录成了迪斯科版,够滑稽吧。
艾瓦隆后来由费城迁居到洛山矶郊区,和他老婆及8个孩子;4男4女,定居在San Fernando Valley。就此也就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了,但是这首《why》还是留在世界上了。
关于这首歌,我要说的不多,因为歌词写的非常缠绵但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但是音乐实在是很好听,尤其女声的假声,唱的很迷人,相反的,开头那点我倒不是很喜欢,这是一首甜美的重唱作品,适合在夜晚听,不过于我,则另一一番滋味,每次一听我都会想起牯岭街那帮少年,多年之后,张震长大了,王启赞也长大了,但不要说他们,就是杨德昌自己也无法超越自己了,还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卫视中文台,那个黑白发黄的画面中,少年在吟唱,少年在崩溃中吟唱,这么多年了,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M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