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斯与帆《你曾有过写诗的想法吗》【10/365】

•
虽然还是民谣的外衣,但是这张全长专辑中,斯斯与帆显然不一样了。
•
开场的《搴舟中流》是斯斯与帆版本的《越人歌》,古意十足的和声之中,帆帆干净冷冽的人声与古琴(也可能是吉他泛音)相互缠绕,合成器的电气之声缓缓蜿蜒,斯斯与帆的音乐空间一下子变成了无限壮阔的山海之间。《迢迢》也电子味道十足,与落寞的诗词既反差又吻合。《感遇》的动态也很丰富,开篇的三首让我们见识到,她们早已不再是《乐夏》上羞赧唱着童谣的小女孩。《哢春声》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平台上「999+」的热门歌曲,钢琴与弦乐的配合,借以帆帆汩汩流淌的声音,见春水,见春意,见春日。在之前EP中发行过的《大醉》,在专辑中又回归了不插电的编曲版本,辅以斯斯陪伴意味十足的和声,与之前的摇滚版本「判若两歌」,这一版听完,对旋律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
说说专辑的概念企划。在专辑文案中,斯斯说「矫情的话说太多了,被视作是矫情也没关系,这张专辑,就是要说,我写诗,你也写诗吗?」。专辑中的诗,既有《越人歌》《迢迢牵牛星》《感遇》《梦承天寺夜游》一类的古体诗词,也有聂鲁达《岛屿之风》这样的西方新诗。专辑中后段的《大醉》《Wanting and Waiting》《she’s not fine》从题材上来说稍微有点脱轨,因此我更愿意把专辑中的「诗」理解为一个宏观概念,除了借用古今中外的著名诗篇外,斯斯与帆也有源自个人感受的生活诗句,有源与无源的诗句共同组成了专辑的诗意。但对于初听者来说,这部分在整体听感和概念完成度上可能是略有减分的。
•
和豆瓣时代不同,那会的邵小毛、杨千墀、陈粒一类的「小清新」抱着一把吉他就能红遍豆瓣。而《乐夏》后的几年,时常能看到唱衰斯斯与帆的言论。在当下语境里,斯斯与帆这样的音乐形式算是独立音乐圈的弱势群体吧,很容易被归到鄙视链的底端——一把吉他,唱点童谣,这有什么难度嘛?!
对呀,你说几句恶毒的狠话也不难嘛。这张专辑中,斯斯与帆的音乐性恰恰是让我刮目相看的,制作名单中频繁出现的「吃琴斯」,是创作与制作能力的完全展现,帆帆在演唱上的广度也得以拓展,意味着她们在音乐上的把控能力和音乐独立性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
不完美,但也不必过度苛刻。就是两个弹琴唱歌的女孩子,想用一张唱片的时间创造一个诗性片刻而已。
虽然唱的都是柔和的歌声,没有侵略性,但我能感到她俩本质上都是倔强的人儿。
在音乐之外,我感受到温柔的坚持,也是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