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玲《Reverie》【8/365】


•
电子乐的出路好像是两极分化的,要么是用更强的节奏律动向外探索边界,要么是沉静地向内观照挖掘自己,我之前以为吴卓玲是偏向后者的。
•
吴卓玲在2001年组建乐队「星期三旅行」担任主唱和吉他手,我对她的印象是从那时开始的,和摩登天空一批有着奇奇怪怪名字的乐队一起。但实话实说,那时她的音乐给我的面貌是模糊的。我记得她在早期的视频节目中弹着木吉他自顾自吟唱的样子,也曾在乐队后来的dream-pop中神游,杳无音信多年后,吴卓玲以100%的电子音乐人的形象示人。2022年发行《Another shore》时,我仅仅听了一首《midnight river》就下单买了实体黑胶,说不出原因,只觉得在氛围电子的包裹中,身心得到了抚慰。两年前的一个采访中,吴卓玲解释道“氛围音乐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音乐,可以这样说吗?因为大部分国人都很浮躁。人们都很难沉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内心,安静地想点事情。”
•
但不要以为吴卓玲是没有力量的,这些年她从北京到西藏,走遍西南边境,将自己放心地交给自然,宇宙赋予她的能量,也被她一一内化为坚忍与平静。作为《Another shore》专辑在舞曲方向上的延伸,《Reverie》聆听的过程伴随着平静愉悦和强烈厚重两种极端相反的情绪,也许这都是吴卓玲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吧。毕竟专辑名字「reverie」的隐喻含义就是「不切实际、梦幻般的思绪或想象」,其中的《Valuka》是梵文沙子的意思,在佛教中象征着无穷无尽和永恒;另一首《Siren 》是指塞壬,一种具有魔法歌声的女性海妖,常用其迷人的歌声诱惑航海者导致船只触礁沉没;从《big bang》节奏强化,直到最后一首《flying dream》的渐弱收尾后,人好像从一场酣畅的冥想中逐渐醒来。 吴卓玲没有浪费自己的乐队根源,在复合叠加的音轨中,旋律仍然出挑地引导着听者,进入她所创造的梦境之中。
•
这几年,在电子乐的聆听中,大家好像逐渐开始执着于细分曲风的讨论—— up tempo、deep Techno 、outsider House 、IDM、ambient……音乐响起,便支起耳朵努力答题,优越感似乎成了电子乐的一部分?但在吴卓玲的音乐里,我可以全然地把自己交给这些「reverie」,甚至可以把它只当作背景音乐。正像吴卓玲在采访中所说的,希望听众身体能随着音乐动起来,或者可以沉浸其中思索什么,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一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