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琳《爱的呼唤》 ——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以什么方式,我将永远地向滋养我的这片宇宙发出这名为爱的呼唤

不喜欢这支话筒出的声儿(第一曲),觉着和专辑的现代氛围不搭。也只是我个人取向了,她想呈现出的就是一种与现代乐器之间的时间错位感,就像第五曲突然get到之后,也能体会到好的一面了。 《寒雨曲》弦乐的后期处理,弄出了新旧交接、时间交错的虚拟感。 才发觉到《忘记他》的声响好宇宙感(当然是看了MV之后再听才突然意识到),宇宙的荒凉。 哦,也突然明白原来这一整张是藉由所谓的老歌来向真正滋养了、滋养过自己的东西致以敬意啊! 和我刚刚听的文兆杰一比,后者也只能是对着某些模板式的东西散散地来受滋养了,相向而行了属于是。 《奈何》的人声又俏皮又腹黑,歌曲结尾最后几秒的编曲处理蛮好的。 《漫步人生路》的初印象:有点overproduced。但再听了下,这就是她自己的英雄之旅嘛。这就是她如何在音乐路上走出她自己嘛。❤️ 《爱的呼唤》的词曲,比现在许多一味以观念先行的试图只是赶上时代来表现自己是进步的歌曲有态度得多。而脚安娜的歌声更具有主动性、富有自信的魅惑,好像这样一种情感她已然是自在遨游了,这更显得原作和翻唱者的厉害。 日文版《爱人》词曲带出的唇齿间的紧迫感、撕扯感、哀求感、在自虐中的享受是无法被中文词替代的。 这两首日文歌让我无法自已,头皮发麻。 整张的人声响度略大于器乐,而后由话筒带来的人声的抚摸感、气息的凝固感(即使气声的使用,还有话筒的话放带来的颗粒感又加了一层)……一个穿越者,试图锁住某种东西,但又尽可能潜入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并尽可能与之平齐。这让我对王若琳致以相当的敬意:因为她真的对这些作品报以相当的敬意,当然,以做自己的态度。 关淑怡和王菲的两张翻唱作品,若大而化之地说是表演者的舞台魅力多些,王若琳则更有操盘者式的魅力。 而我个人,也许对后面一种特质的偏爱也许要多些。 看了一整个MV之后,这个思路散发和个人气质;还有这个专辑装帧,真的是……脚安娜的个人视野超出当下华语乐坛不知道多少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