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超级碗 | Janet失去R&B影响力的起点
我一直认为Janet Jackson是当代R&B发展中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她在Control继承了80s前中期Prince的明尼阿波利斯之声,融合街头嘻哈和工业元素,将new jack swing推向流行乐坛,又在Rhythm Nation 1814中用政治概念专辑和interlude的结构设计影响了后来的诸多歌手,1993年的Janet.则超越njs和hiphopsoul,积极尝试R&B与各路流派的融合,拓宽了R&B的边界和可能性,the velvet rope更是pb R&B的始祖和有史以来最好的R&B专辑。
Damita Jo是Janet Jackson在2004年发行的第六张个人专辑,因为超级碗的事件,这张专辑并没有延续她自1986年出来单干后发行的五张专辑所取得理想的商业成绩和乐评,反而成为了她一蹶不振的标志,直到流媒体时代的今天仍然被众多乐迷遗忘和忽略。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喜欢Damita Jo的。
要说原因,一方面这张专辑舍弃了她一直以来对于歌曲完整性表达的坚持,说大白话就是专辑歌曲更像是流媒体时代你会听到SZA的SOS那样子,2-3min一首歌,还没有怎么铺陈电子,没有怎么渲染氛围就结束了,尤其是专辑的前半部份。在珍妮的前五张专辑几乎没有3min以下的歌曲,即使是一些filters也有完整的表达和起承转合,而正式那种相对更长的时间能装得下Janet区别于其他歌手的实验性和前卫度,比如像If, any time any place, alright等等。所以我个人的暴论是Janet本身不适合3分半长度以下的歌曲。
另一方面,Damita Jo的制作相比All For You我觉得要更加单曲化。虽然All For You本身就有单曲化的趋势,但是专辑的其他歌曲比如when we oooo开启的性爱四部曲,truth到结尾的千禧氛围之旅是协调并且顺应专辑本身的主题的。而Damita Jo的割裂感则更强,虽然你不能说从part1的sex到part2的小岛风情再到part3突然all nite的劲歌热舞,再到part4的moist的缠绵sex,再到最后的一首千禧欧陆舞曲和乡村摇滚就没有连接,但情绪断点太多,再加上主题并没有上一张那么讨喜(我个人觉得Janet的sex icon从1993到2004也经历了快10年,出这么一张damita jo讲性其实是有些无趣的。。。)
音乐性也是这张专辑的一个缺憾,The Velvet Rope提前20年开启了Pb R&B的时代,All For You在流行性上开启了00s年代的电子R&B舞曲时代(讲道理我还真没在All For You之前有听到什么比较火的电子R&B舞曲),在专辑的另一面也继续着PB R&B的尝试(when we oooo等),珍妮继续着自己的影响力。
但在Damita Jo里,她显然有些迷失,在I want you和My Baby里她的歌曲有的是kanye west的味道,thinkin' bout my ex又被babyface操控,新的制作人的尝试固然是好,但一方面并不统一的同时,还丢失了自己在长程音乐里的独特性,在专辑后半自己擅长的性爱篇章中有些过份强调氛围和性,反而忽略了节奏的调动(已经不怎么R&B了),让人昏昏欲睡。
不过即使有上面这些缺点,如果没有超级碗,相信All Nite,I want you, just a little while这三首主打依然能够取得不错的商业成绩,只不过Janet对于R&B的影响力可能真的要止步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