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歌手记录——来自出生于西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祖籍塔城托里县,哈萨克族博尔塔拉地区的原生态民谣少数民族歌手——【狼戈/努尔兰·祖农】的一首今年在民间口口相传,却也毁誉参半的,《苹果香》。此曲其中一句谐音梗-“巴扬琴声吗”也一度成为一些好爱积攒“乐子”的自诩【迪哥】们茶余饭后在和臭味相投的“同志”们嬉笑怒骂的谈资,甚至上升到“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这样本质托大的程度。

这就好像在【肖战】的歌曲条目页面呜呼哀哉,仰天长叹,涕泪横流道:“华语乐坛亡矣!”一样,不写是“可笑”,但也绝对夸张,因为华语乐坛的衰亡并非是“流量”当道所致,他们只是原因的一个定量,而非“全因”,至少“主因”谈不上。就像“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这种托词,真可谓一种为了表达心中不满,而有意为之寻找的托词,我在此篇可以强调一点,为“真正好的新疆(味)民乐/民歌/民谣”发出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乐迷勿忧,这么一首区区“苹果香”绝对达不到“埋没”那些如乐迷-【利姆露】手下,口中,心间所特意指向的“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的地步。这是我想要一言蔽之的。是的,一首区区散发出新疆泥土气味的“苹果香”怎么就能让各位如此如临大敌,唯恐这么一首连其心中“好”都算不上的单曲,夺去那些更为纯正,豪迈,悠扬的新疆民乐/民歌/民乐旷古绝伦的无上圣光?写得再直白点儿,这不就是一首似【Pretty Cvnttt】这样好爱在一些可能连“歌曲”都难算上(起码在其心目中,但也不全然。)的音乐条目页面留下些轻世傲物简评的女子连汉字都懒得敲击的“八羊骑上马”吗?(事实上即使这个含糊不清的“口癖”梗我都觉得不是那么好笑,可乐的,“八羊”不骑“马”,怎么,骑汝?这才是一种哭笑不得的侮辱好吗?!再者说,各位想想,羊骑马,这也不是什么太过“抽象”的画面吧?都是动物而已。我甚至觉得这个本就是带有新疆口音的“谐音”,都很难算做“梗”。它有什么“好笑”的?“八羊不骑马”,骑【Pretty Cvnttt】这才可乐好吗?妳是马? 妳真觉得配?)它怎么就成了能阻碍“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的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了呢?没这么严重吧? 为“新疆音乐”大声疾呼的【利姆露】?还是包括你/妳在内的歌迷/乐迷其实也没怎么听过自己“笔下”那“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才会如此,那般的小题大做?
是的,孤是这番本意——就凭这首《苹果香》也想妄图湮没那些真正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它配吗?它不配,配不上,也确实不可能“配”。何足挂齿?就像诸位对愚撑死了代表了“疑惑”的“?”评价,我也是不得其解尔等是怎样觉得这么首“苹果香”能达到这等量级的?读上去感觉还真“起急”了!买杯圣代,冷静下。(港澳地区偏湿热气候在此时绝对能吃冰激凌)再自认为“问责世相”前,先问问自己,别人在捧场【叶尔波利】时,自己是否在场;他人听着【Erkin Abdulla/艾尔肯·阿布都拉】时,自己有没有看到那人听着新疆民乐都闻声起舞的欢畅。兴许像是【利姆露】或【Pretty Cvnttt】这样也就只能在【豆瓣】这里表达下自己好爱“急公好义”的男女真见到这么一位听到新疆音乐就忍不住扭动身躯,欲想载歌载舞的家伙,还避之不及呢!可不会像在此处,还那么义正言辞的问道:“如果这也能算好的新疆(味)民谣,那真正优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你们什么时候出来捧场过?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 呵,我话就写在这里了——真遇上一个为真正优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捧场过的,同样也完整聆听过多首维吾尔族曲子的,你们敢接吗?
本来这篇“乐评”我这么个笨嘴拙舌,而且在【豆瓣】这里也算是出尽洋相,有些恶名傍身的愚者不想写得如此充满“戾气”的,但长时间以来,于此诸多“出口成章”的卓绝品味们对这么首音乐性质,内涵,主思并不恶劣的“苹果香”反话的玩梗,讽刺的戏谑,嘲弄的贬损已是让我,只是我这里,倍感不适了,但这首歌却有其“神曲”之处,我也就视而不见,本就该一笑而过;结果未曾想,都上升至“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这种都有点“政治正确”乃至“道德审判”的审视角度了!那我也就无需再忍,直言这首“苹果香”何德何能,能让一些“德才兼备”的二次元歌迷都那般叩心泣血地追问。既然出现这样的有识之士,那么我也只能严肃以待地真可算正面回复:我捧场过,也聆听过。代表不了世人,代表我自己,供认不讳。可以么?
你们以为我想拿出来什么【叶尔波利】或【施坦丁】这样更为地道,传统的新疆民间艺人“以正视听”?我并不想,真的。因为过于大器晚成的这位【狼戈/努尔兰·祖农】 的“苹果香”它何曾至于?至少达不到“侮辱新疆民间音乐”这般值得满门抄斩,引得哄堂大笑的量级吧?请问包括【利姆露】在内自认为写那么一言半语的自认为“新疆维吾尔歌曲”挺身而出的一众歌迷,新疆民间音乐最常见,人民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主题基本是什么?先不提采用的是何种民间乐器,冬不拉也好,都塔尔也罢,新疆民乐的“基本盘”都是哪些?不要思考,下意识的给出几个回答。有答案了吗?如果暂时没有,好,我写出几种我印象中熟悉的新疆民乐风味都偏向哪几种——热闹的篝火聚会,沉淀的历史文化,辽阔的边疆草原,苍茫的戈壁沙墙,别样的异域风情,美丽的维族姑娘,英勇的男儿气魄,旖旎的壮美景象,宁静的自然风光......要么为幸福丰收翩翩起舞,要么便是充满着对家乡无尽哀愁与对爱人深情地诉说。是不是大概就是这些可能读到此篇又会有人自心底笑道“东拼西凑”的关键词吧?不是我“七拼八凑”,更不是我这里“刻板印象”,而是客观事实就是这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音乐也就这样了。请各位注意我这里的用词!真的,也就这样了。不可能有更多的情感元素掺入其中了!(如果有,那也就是更为“独立思想”的一些极端地下金属音乐,但这类重型音乐一旦涉及民族、政治、历史这些主题,各位还觉得能听得到吗?我在这里推荐一个“穆斯林地区的残忍死亡金属”作品-“revenge”。可真正来势汹汹的的真可谓难得“反汉”题材的维吾尔地区极端金属出现时,各位又是什么反应?)这其中包括以【豆瓣】爱乐用户- 【利姆露】为主的那番中心思想——“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亦是典型中的典型。请注意!更是,“典型中的典型”!即使【康巴尔汗】与【王洛宾】再世也就是如上所列的那些主题程度,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创新”了。都是凡胎肉身,请问还能向哪个方面、意象、境界去“创”?就因为包括“苹果香”在内的以新疆本地音乐人为主的艺人、歌手们是“维吾尔族”就非得脱离“七情六欲”,将所有创作的音乐,曲目,都得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大方向靠拢是吧?那什么样的“维吾尔族歌曲”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什么样的主题又是?各位给我写点别样谏言,寡人乐意洗耳恭听,洒家一向是个礼贤下士的孤家寡人。
没话说了吧?即使出神入化至【麦盖提刀郎木卡姆乐队】这样极为原生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团体,他们的音乐其实也未脱离属于“爱恨情仇”的基本人性范围!懂了吗?是不是这样吧?只不过词作方面,是维语罢了。更显出一份“未经雕琢”的原始感而已!然而什么音乐形式能真的做到“未经雕琢”啊?我的天!音乐艺术本身,都是为了更具有律动性的,矫揉造作,好吗?!怎么这世上的很多听音乐都听得傻了的歌迷、乐迷,就不愿承认这点呢?
是的,为何“那些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值得?可能【利姆露】自个儿都没给自己个答案。那么好,我在这里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就是因为新疆音乐将人类最为质朴,真诚,甚至有时极为扭捏的情感,以一种具有民族情结的特色化音符,娓娓道来,如泣如诉,以歌岁月。比最为多数的汉族流行,有“嚼劲” “嚼头”。
所以如此看来,请问所谓旋律“洗脑”的“苹果香”怎不配一个“好”字?优秀与否暂且不论,但“好”都算不上了,呵呵,未免言过其实,太吹毛求疵。今个我就指名道姓了——【利姆露】你/妳又创作出什么百听不厌的譬如“维吾尔族歌谣了吗?除了在一首自己都看不起的‘流行乐’的条目页面上指手画脚?” 如果人家不屑一顾地回:“凭什么让我创作?少在这里道德绑架了!这是他们新疆音乐人自己的事!” 那么好,确实来自大美新疆的本地音乐人-【狼戈/努尔兰·祖农】好不容易给世人写出一首包含思乡情怯情绪,思念亲人表达,词作中带有具体维吾尔族地方符号的叙事歌曲-“苹果香”,怎么就又成为“这也能算好”的反面教材了呢?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本来不就是这些情怀,这等思量?还要怎样?至于这位真可算所谓“老登”岁数的原唱-【狼戈/努尔兰·祖农】唱腔的略显油腻,音色的满是沧桑,作为一位没少听维吾尔族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人,必须得写一句:“哪里有问题了?新疆歌谣这种‘长吁短叹’不复往昔却记忆犹新情感的歌谣,还少?” 如果像是【利姆露】在内的歌迷还是不服道:“哪里有?” 我就借用那位黑金国王-【暗叉】的一句话回敬吧:“多去听,多去发现。” 类似“苹果香”这种腔调,此等思情的新疆歌谣不写“数之不尽”,但也真的多如牛毛。你/妳要我真写,此篇万字收不了。总得有个“完”吧?那么好,该完了。
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新疆本地歌手-【狼戈/努尔兰·祖农】 原唱的“苹果香”即使达不到“值得被历史铭记”这种高估地步,但写这首歌曲是首“坏”歌,“烂”曲,恕难苟同。我不认可,不代表世人必须得喜欢,请注意,我没有绑架他人的意思。但像是“打一分不会破坏民族团结吧?”这样刻意讥讽的玩笑,我能说什么?“哥们儿,不是,你还真当自己是【Bruce Wayne/布鲁斯.韦恩/蝙蝠侠】了,是吧?” 当然不会,没严重到此番地步啊!请厌恶此曲的尽情低分,本就应该畅所欲言的。但我要写的,迟早也要表达于此,无所谓“得罪”;真的,这首 “苹果香”哪儿这么“伟大”啊?比得上【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不能吧?人家 【狼戈/努尔兰·祖农】 只是唱出了一点儿时历历在目,仿佛现今还依稀飘散在嗅觉内清幽的 “苹果香”不舍记忆而已!没唱自己的音乐作品“最伟大”!你们这些“资深乐迷”难道就没有“童年”了吗?你们没有自己的家乡?还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不是尔等的故乡,所以才如此批毛求疵?
“你才是这样吧?百般刁难!”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至于这首歌曲适合在【抖音】这种“接地气”的社交平台供一些网红、业余歌手、平头百姓们二创、再创这点,我不反驳,确实满满的“乡土”气质,非常适合翻唱的一首曲子。这点,也是此曲是一首“好”的新疆地区流行民谣的原因所在,若是以已故西北歌王-【王洛宾】那些曾在上世纪便已言传至今的新疆民谣为例,那么这首“苹果香”便是当下经由网络营销手段炒红的典型。不要总是惯性认为有一定“营销”手段翻红的歌谣就完全“不堪入耳”,这首“苹果香”能在一段时间内红的一塌糊涂,真可谓品味不同的歌迷趋之若鹜,赞有之,骂不乏,这就是这首歌它有其“接地气”之处。我也承认像是【马木尔&IZ乐队】这样的新疆乐队才是真正“原生态”的新疆民谣,照【利姆露】意思就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确值得。可【马木尔&IZ乐队】他们“朗朗上口”吗?请问为新疆歌曲大写悲歌的包括【利姆露】在内的爱乐用户,你们平时闲暇哼歌时,会哼【马木尔&IZ乐队】的作品?
那不就得了,音乐,终究是给人,听的。而不是被“历史铭记”的。这点对于“音乐”而言,其实并不重要。如果一个音乐人创作一首歌,一张专辑就是为了“被历史铭记”,那才叫忘记初衷。冷静下来想想,是不是这样吧?【利姆露】?至于【Pretty Cvnttt】......音乐品味极差,我只知。只懂得跟风开些“适宜”的下劣笑话,或是直抒胸臆的对自己烦躁的不同思维,进行咒骂。
所以我认为,只是我在这里,这张单曲页面认为,【狼戈/努尔兰·祖农】原唱的“苹果香”绝对是首好歌,佳作。“经典”可能谈不上,“铭记”更是需要时间的考验,不敢妄下定论。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音乐,“值得被历史铭记”啊?事实上。尤其是这种,真心话,小语种的民族音乐,我真怀疑,包括像是为新疆歌曲发声的【利姆露】和只会玩梗的【Pretty Cvnttt】这些人,真的听过维吾尔族歌曲?我认(为)真的听过,不会有那样的反应。而是应该庆幸,几乎气数已尽的新疆民族音乐,因为这么一首出圈的“苹果香”又延缓了衰亡,续上了能量。此曲确有为新疆民乐“扫盲”的基础效用,不要否认。当然,如果世人,诸位,尔等只记得个“八羊骑上马”,那我能写什么?并不“遗憾”罢了。
差不多就是这样。此篇会发送给【双煞】(此首原唱的两首翻唱版评论早已发送给两位,还有今夜的一篇于此原唱条目页面的“合录”。本篇写完后也会在一二日内发送。)因为星光女神-【崔明星】就用“接地气”的【抖音】,我想明星妳/她不会不知道这首【狼戈/努尔兰·祖农】 原唱版本的“苹果香”,以妳好“黑馒头”的高尚格调,品味,审美,这首说不定也是听觉的“黑名单”。【暗叉】这位名副其实,真正意义上配得上(其实唯有这位能配得上)【迪哥】褒义形容的国王,就更别提了,我认为会厌恶此曲。但我还是要发,不因为什么,就是在对以你们二人为代表的男女世相说一句:“别再装了。你们讨厌这首歌曲,只是因为,它火了,而火的原因确实在于,它好听,通俗易懂的好听。”
而音乐,什么时候成为“品味”的标签,而非基本的“好听”为上了?
最后,这首曲子是我在那位更加受到非议的“网络红人”-【那艺娜】处得知的,这位“雌雄同体”的跨性别歌手是什么成分,我就不再废话了,只是想说,我对原创版本的“苹果香”之所以觉得是首“好歌”,也是因为一开始还以为这是【那艺娜】的“原创”,真心“意料之外”,动人的词作,工整的编曲,我还以为【那艺娜】真的“突破瓶颈”了呢!真心认为“这是她的歌曲吗?不是翻唱?” 结果一查歌名,才恍然大悟。接着再往深挖,才知道这首歌因何“火爆”。大概是在一个饭局上,一个女童拿腔拿调,扭捏作态地演唱这首“苹果香”,结果才导致这首本应该“埋没”的新疆流行民谣,意外爆火。不得不说,确实滑稽的成名方式,的确荒诞的传唱源头。虽然可能也是言重,但的确是种悲哀。
可在我这里,【狼戈/努尔兰·祖农】原唱版本的“苹果香”绝对不差,起码,它不至于让那些“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被人遗忘;更不会因为差评它,就达到“破坏民族团结”的份上。至于“八羊骑上马”......哈哈,我还是这句话:羊不骑马,怎么,骑你们?你们配,马?(当然,笔者也不配。)
正文就到这里了,以下是近些月来,对于这首【狼戈/努尔兰·祖农】原唱版本的“苹果香”一些发自真心喜欢的私人表达,是的,请注意,这首歌鄙人是在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初才知晓,此事此曲的热度,基本已过。既然此篇还是没有绕过中国香港爱乐用户-【利姆露】的那条短评,那么我就以今年十二月九日的一条广播声明自己这无人问津的,也算强硬立场吧:
我承认,被【豆瓣】那位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概率是女性的歌迷在【王菲菲】翻唱版本的《苹果香》 内那句足有七人赞许(其中一人是我)的“...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你们什么时候出来捧场过?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 搞得半个月都心情不好,有谁和这位(利姆露)关系不错的?大可转告一声,甚至令我颇动杀心。是的,欲杀之感滚滚而出。因为在我接触的也不算多,但确实接触过的新疆地区,和本地(山西太原)维吾尔族人里,就没一个喜欢“维吾尔族曲子”的!反而是我被影响的,特别喜欢“维吾尔族曲子”!我不管中国香港歌迷对于【新疆】有怎样片面的理解,我只写自己这里局限的记忆,经验,印象;那就是维吾尔族人,根本不喜欢他们本地的维吾尔族曲子,而且这种情况占据多数。“那他们喜欢什么?”
【X-Japan】还有【周杰伦】。是的,以我同样片面的接触,他/她们喜欢这些。我给人家放“维吾尔族曲子”人家还笑话我:“你刻板印象了吧?” “用不着这么刻意吧?拜托!快停下你耳机里传出的维族音乐!我从小都听这些!早烦了!咱们不能自然些吗?你是真以为新疆人不知道【周杰伦】是吧?” 是的,是这么个情况。
我写这些的意思就是——那些“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别说普通汉族人了,他们维吾尔族人本身,都不爱听啊!这是我所清晰了解的事实。而近些年以【艾热】这类主打“Rap”(说唱)曲风的新疆歌手,更是直观的表露出,起码当今社会的新疆青年,对“传承完全的维吾尔族音乐、歌曲”是不感冒的!所以还怨“你们”(这里的语境确实是在指摘【汉族】,就是这样的本意令我对 【利姆露】极为不满,完全以偏概全。)先去看看新疆维吾尔地区的本地人有多热衷自己的“维吾尔语”原生态民谣/民族/民乐再来“兴师问罪”吧!
这段内容,我绝对会写入【狼戈】原版《苹果香》 的长评中。
此段参考经典电影:
请各位对照如上电影的那段经典“枪杀主持人”的片段,将孤暂时想象成主角,把【利姆露】暂且换上【Robert De Niro/罗伯特·德尼罗】的脸庞。差不多就是愚对那句“应该被历史铭记的维吾尔族音乐”之类的观点,真切的反应,和理应的惨象。
说到做到,这不就写进来了吗。各位也别笑我“破防”,咱这个愣货,寒酸,寡人,傻逼,写句实话,为这么一首说“洗脑”不够完全洗脑,写“纯粹”确实不够纯粹的网络流行民谣,犯不上。不就是一首可能也就是 【抖音】这种“下三滥”层出不穷的地界儿喜欢的新疆歌谣,真犯不上。干吗呀这是?客观地写,确实没那么好。但能上升至“历史”程度,如此观点实在是令人,怎么说呢?跟诸位对我的反应一样,忍俊不禁,也忍无可忍了。再写句直白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民族歌曲,没这么“重要”。对世界音乐,对民族音乐,对流行音乐皆是,从其出现时,就是“少数”且边缘的。“被历史铭记”等同无关紧要的遗忘,这是人间真相。可不是什么“呐喊”的口号。如果有一天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歌曲,民谣真走到需要被“历史”铭记的那天,只能证明,西域灭亡。这是一种“夸奖”?我认为不是。所以【利姆露】那句“如果这也能算好的新疆(味)民谣,那真正优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你们什么时候出来捧场过?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看似急切为新疆音乐呼喊,实则就是一种唱衰。因为“新疆音乐再好,也只是被历史铭记的罢了。” 而无法,也不能,更不该成为“流行”的当下。请仔细想想自己的话,有没有这层深意吧。也许妳/你确实只是当时的意气发言,但这话,真经不住考验。至少在我这个,无人理睬的穷人这里,满怀恶意,对汉族的,对维吾尔族的,对新疆音乐的。因为这几年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除了那些“高山流水难觅知音”的所谓先锋,所谓融合,所谓实验,请问“流行”这块,“民谣”这里,有过什么进展吗?显而易见的?
显而易见,基本为零。(别提醒我什么【艾热】,这位的音乐性质已经跟“新疆维吾尔族”搭不上什么边了。他是非常地道的西式说唱。只是长了张新疆少数民族的皮囊。)所以我对这首【狼戈/努尔兰·祖农】原唱版本的“苹果香”真心是“久旱逢甘霖”了,觉得“好”,也只是因为这个。因为我热爱过新疆民族音乐。而不是“听的少,所以为其捧场。” 因此【利姆露】那句确实已经是“审判”的责问,在我这里,必须抗诉。其他,这位和其一众友人私下怎么笑我,骂我都好,但“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你们什么时候捧场过?”这句,我必须要郑重其事地回敬于此。我没到阁下的领域叨扰吧?那么好,我在自己写就的充满仇恨的评论里回一句:“比你捧场的次数多就行了。”
好了,真该完结了。
无意识形态文本格式框架的民谣音乐,“删繁就简”的摈弃不少“原生态”音乐需要着重渲染的民族唱腔,和民族器乐,可又在部分唱词内,有意突出那份“少数民族”的特有弹舌般腔调。这是这首《苹果香》真正的差错之处——既然音乐意识是为了“融合”汉语多数,就不必太过向“少数民族”偏移;既然向“多民族”倾向偏移,最好不要融合太多“汉语”,所谓的“新民歌汉语音乐”本身就是个自相矛盾的伪概念,好像“新民歌”的形式必须得“分离”出汉语一样,加入汉语就成了“新民歌”了,似乎“汉族”不属于“民族”原有的一部分似的,这样的文案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说个人“讨厌”这首歌,兴许是这么部分。至于歌曲本身,真的,它的内在情思无甚“恶劣”之处,更谈不上“低俗”,这就足以。“八羊骑上马”有令人哭笑不得之处,亦是一种延伸意义。 —— 2024-12-04的简评。至于是什么“延伸意义”,那就是让诸位有个“乐子”,不痛不痒,无关紧要。所以我还是写了,并将此段加入。以及,以后搞明白版本再义愤填膺,别再张冠李戴了。
本篇参考相关翻唱版本及个人评论:
一些近日在其它新疆/汉族/乐队/艺人/专辑页面的评价(涉及 【利姆露】“值得被铭记的新疆音乐”观点。如有遗漏,那就遗漏。):
按照严格意义上甄选的话,这首《只因你太美》都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民乐/作品。
这可能就是为“正宗维吾尔族歌曲”操碎了心的【利姆露】口中所言的那种需要“完整地聆听”的维吾尔族曲子吧。
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谣/民族/民乐/民歌。我没开玩笑,都是很郑重其事的写。真就这看法。当然,我只是写“当代”,不算【王洛宾】时代。还有,【本兮/马晓晨】不喜欢维吾尔族人,所有少数民族都很排斥。她对我说的。这点跟【韩丹】一样。 我有心写以“世界/民族音乐记录之譬如新疆音乐”为标题的音乐评论,如果真开这个音乐评论坑的话,可能最先开始“预热”的不会是真正的世界音乐,民族音乐;而是现今仍为“顶流”的【蔡徐坤】曾经待过的男子组合-【SWIN-S】的《只因你太美》和已故的【本兮】这首《你在看孤独的风景》为起点。
这就是类似于爱乐用户-【利姆露】口中所言的“值得被铭记的新疆维吾尔音乐”,只是风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Folk/民谣”。不过这类“校园乐队”恐怕是进不了一些“锐评家”挑剔的耳朵吧。(不过这支【小熊饼干】确实不如相似青年乐队,譬如【阿修罗】)把新疆维吾尔地区的歌谣一概而论的视为某一种曲风,本就是一种刻板印象不过。只是新疆这地方,谈及音乐,总是免不了令人想起“载歌载舞”的民歌。(星光女神-【崔明星】最爱吃的“黑馒头”应该是没有。)所以这个地区怎么说呢?他们自己的音乐能够“流芳百世”的本就不多。所以《苹果香》才能确实,红极一时。是有原因的。一多半该怨的不是“大众审美”,而是新疆乐手自己。反正仅今年,我只知道,维吾尔族音乐人,忙着Rap.一位【艾热】就当成个“举世无双”的香饽饽了。也是事实。
跟【本兮/马晓晨】一样伟大的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族的音乐人,组合,【马木尔】。没错,无论像是为“新疆维吾尔歌曲/音乐”发声的代表爱乐用户,例如【利姆露】如何不满,我都说下私人观点,那就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音乐无甚不同,我这里全当做新疆地区本族音乐。如果按照严格“优秀新疆歌曲”这一宽泛定性,【本兮/马晓晨】确实应该被归入此类。当然,非得细分当地(新疆)民族音乐的话,她不算。但若只是“新疆歌曲”,怎么?为何不算当地汉族?你们这些口口声声“值得被历史铭记的维吾尔族音乐/歌曲”的赏乐人,就真的那么喜欢维吾尔族人/哈萨克族人么?扪心自问下。即使“音乐”十分欣赏,甚至为其“振臂一呼”。我可以在这里交代句实话,不,我不喜欢多数维吾尔族人,他们确实小偷、暴徒居多。
客观些,并不难听。(虽然不至于满分。我对这类泛“流量”青年演员并无太多异议。无论优劣,总不可能一直是“老演员”坚持,总得更新换代,【肖战】他们也一样。所以对他们所唱的音乐作品,“不刺耳”,不过度“廉价”即可。)至于那件跟我生辰同天的事件,只是以我而言,小题大做了。一些“亚文化”网站、论坛,即使没有【肖战】粉丝,可能该被封禁,还是会。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即使留着,也只不过是“亚文化”,只是“存在即合理”的现象。而“覆灭”也只不过是属于“现象”的部分消亡。就像“值得被历史铭记的维吾尔族歌曲”,也只不过是“值得被历史铭记”,而非生活的“必要”。“铭记”本身便是遗忘,成为“历史”的,则就是碑文不过想起来的瞻仰。那还不如,聆听当下。别让这些迟早老去的脸庞,也只剩下在未来哀感的那么点儿,又是沧桑。
瞧见了吧?正儿八经的偏“新疆”风味的极端金属音乐出现,大多数汉族歌迷的反应就是个这,比如“鶸”什么的。所以例如【利姆露】那什么“如果这也能算好的新疆(味)民谣,那真正优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你们什么时候出来捧场过?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这类观点,猛看上去言之有理,细琢磨真经不住。因为真正的维吾尔族曲子即使出现,汉族即使聆听,也不会来者不拒的全部接纳。而且我一直想说,既然都为新疆音乐发声了,请用维吾尔族语。怎么还用汉字?
本篇参考豆列: 目击音乐(网络/流量/综艺) (douban.com) 目击音乐(国产流行篇) (douban.com) 目击音乐/民谣/民乐类 (douban.com) 给【代表】发送的 (douban.com) 目击音乐/合录篇章 (doub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