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刘若英。
第一接触奶茶刘若英是几年前朱德庸的漫画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当年红极一时的《粉红女郎》在很多人的心中都留下过印记,无厘头的情节也曾赢得过笑声掌声无数。刘若英的形象,也正是那个时候才进驻到一些未曾接触过她的人心中的吧。至少于我是如此。就像是泛滥的商业电影一样,这样的连续剧看完就可以忘记,但是真要回忆起来,也并非无迹可寻。
《粉》里面奶茶饰演的是一个叫做方小萍的未婚女人,傻傻的善良女人。没有“万人迷”的风情万种,也没有“男人婆”的干练潇洒,更加不可能有哈妹的俏皮活泼。很多人都喜欢用红酒,咖啡或者是可乐来形容女人,可是这三样放在刘若英的身上都有失恰当。可能只有“奶茶”才是适合她吧!质朴,醇厚,一杯热奶茶往往能让人感觉到温暖与安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师傅陈升会用奶茶来形容她吧!
方小萍这个角色的大胆尝试颠覆了刘若英一贯高雅知性的形象,姿态放到最低的位置,任何愚蠢雷人的动作表情她都没有拒绝,硬生生将“结婚狂”这个角色形象诠释到位。所以,一开始刘若英事实上并没有给我留下所谓的知性印象。
一直到后来,看《似水年华》,看《生日快乐》,还有冯小刚的《天下无贼》,这个女人真实的一面才得以慢慢浮现出来。她真的是一个高雅精致的女子,一个拥有一双充满了智慧的眼睛,会唱歌会演戏,会弹琴会写书,也会生活的女子。真的,她在姹紫嫣红的娱乐圈里面,已经不再年轻了。外表谈吐,包括思想上,她已然不是十多年前唱《为爱痴狂》的那年轻的奶茶了,也不会在执拗得一首《为爱痴狂》录制上三年,7年之久后为自己争得一首《我曾经爱过一个男孩》。
岁月在这个女子身上已经打磨出了清晰的痕迹,她变得安静了,很彻底地走上了知性的路线。然而,无论观众如何定位她,只要你撞上她那双清澈深邃的眼睛,所有的想法便会被瞬间颠覆。那更像是一双属于幼鹿的眼睛,充满了好奇,童真以及清晰可见的单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场景如何转换,她依然用年轻时那双单纯干净的眼睛在打量身边的人事以及物是人非的风景。她也许就像是一面浮雕,经年的抚摸磨平了她突出的边边角角,可是无论如何,那些字迹,那些记录的内容,依然清晰可辨。
十多年前,奶茶留学归来,来到陈升身边的时候,她的人生便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方向。也许很多人不解,陈升即无骄人的外表,也无优异的个性,如果就音乐才华,今时今日的奶茶早已盖过了他,为什么15年,站在河对岸的女子一直在等着她,姿态固执又坚强。明知他是个有妇之夫,给不了自己任何未来,却心甘情愿将青春悉数换做筹码,压在了他的身上。
她已经不再年轻了,可是只要站在他的面前,那种抑制不住的崇敬化作了忐忑,还是会让她手足无措到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惟恐他不满意不看好。
这些,或许都是可以理解的,当年是陈升将她带进了娱乐圈,让她有了自己的领域。那时的陈升尽心尽力打造她,将她推到银幕前。没有陈升,刘若英或者只是一个普通的助理或者音乐老师,不会有后来的《为爱痴狂》,更不会有现在天后的地位。
她有着好家世好背景,骨子里应该是矜傲的吧,可是那时候20岁出头的她却硬生生在一个夜醉北京的晚上,鼓起勇气拨通电话向他表白。那时候的奶茶还有着少年的一腔热血,眼里的爱情是极有重量的,爱上一个人便会奋不顾身去追求,管他已婚未婚,管他世俗的讥讽嘲笑。爱他,就会努力争取到他的爱,无论到头会不会无功而返。
睿智的她,表白前后的思忖,她不是没有猜到这个结果吧!一个年长自己十多岁的男人,家庭安定,事业如日中天,怎会接受她那份撇开爱便空无一物的感情呢?她沉迷了,叛逃了,但也许走多远,她都没有放弃过等待,等待他有一天会循着那根线找回昔日手中握有的那只风筝。
陈升说:“你已经飞得太远了,我追不上了。”他应该是一个好男人吧,一面坚守自己的婚姻,却也从未敷衍过刘若英任何,即便是在媒体面前,他也没有掩饰过自己对奶茶的喜欢。无论精神上是否曾经出轨,是否背叛过自己的结发妻子,至少他是诚实的,时刻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手中握有的是什么。这种好品质,也无怪奶茶沉溺其中不出来,不是出不来,是不想出来。
十多年后长大成熟的奶茶,已经不会再在陈升面前肆无忌惮地索取,她爱,可更多的应该是尊敬。她卖力工作,想拿出好成绩给师傅看。她努力变得理性知足,或许是为了让师傅欣慰放心。这些年,从《为爱痴狂》到《我想我会一直孤单》到《听说》,一路上,跌跌撞撞并不平坦。每一个时期,她都在细细打点自己的变化。她或许早已不是在等待陈升哪天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是在等待时光的雕琢,让她看到一个更加轮廓清晰的自己。爱情在时间里浸泡,已经渐渐辨别不出模样,而是变成了一股淡淡的味道,弥漫在记忆的各个角落里,不经意就能嗅到。经年的等待,已成佳酿,品尝下去的一瞬间,内心充实欣慰,也感动。
不记得哪日,女友说虽然《粉红女郎》给刘若英的是那样一个角色,仿佛只是在追求一种哗众取宠的效果,但是每每看到方小萍遭人背弃后“众人皆醒我独醉”,却还是不停给自己希望时,心里没有讥讽嘲笑,而是一种心酸。演过这么多和婚姻爱情有关的故事,她不是没有替自己想过一个安定的未来吧!昔日俊朗有朝气的心仪男子已经渐渐步入不惑之年,微微发福的体态和日渐苍老的心态,难道真还有那么大的力量让她身边的位子一直空白下去?
或者在陈升的心里,奶茶就是一个红颜知己吧,喜欢,可是与爱情没有关系。他可以悉心穿上西装去听她的演唱会,却在奶茶苦苦乞求一个拥抱时狠心拒绝。这个男人有着好品质,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当年,如果他懂得适可而止,不再无止尽给予奶茶爱护和提携,适时退出她的世界,彼时不再有任何关联,不再让奶茶目睹他的好,或许就不至于让她赔上大好的青春。
那一期两人共同担任嘉宾的《桃色蛋白质》,刘若英不顾形象地哭完了整期节目。立于陈升面前的奶茶仍旧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许是怀念那种十多年前她还是个妙龄少女时与他共度的时光。两人彼此心无隔阂,共同进退。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在心里默念,“师傅在,没事的。”
她舍不得从那段时光中抽身而出,也许那是她人生当中最好的时光,也许许多年后回想起来最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时光,这种沉溺让她忽略掉了时间的流逝,人事的变迁。而这种沉溺向来是心甘情愿的。爱一个人,素来没有理由。开心时无端因他(她)痴笑两声,伤心难过时眼泪也会即可倾泻而出。这种深厚的感情,像生命中的宝贝金贵完满,也像桎梏,断了来路,也封了归途。
她还会孤单多久呢?再久也不会是一辈子吧!
突然很喜欢奶茶,感动于她的坚持,也心疼于此。这种坚持往往会让被爱的人害怕,而这种女子往往也是最不应该被伤害的。
祝福奶茶刘若英。
《粉》里面奶茶饰演的是一个叫做方小萍的未婚女人,傻傻的善良女人。没有“万人迷”的风情万种,也没有“男人婆”的干练潇洒,更加不可能有哈妹的俏皮活泼。很多人都喜欢用红酒,咖啡或者是可乐来形容女人,可是这三样放在刘若英的身上都有失恰当。可能只有“奶茶”才是适合她吧!质朴,醇厚,一杯热奶茶往往能让人感觉到温暖与安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师傅陈升会用奶茶来形容她吧!
方小萍这个角色的大胆尝试颠覆了刘若英一贯高雅知性的形象,姿态放到最低的位置,任何愚蠢雷人的动作表情她都没有拒绝,硬生生将“结婚狂”这个角色形象诠释到位。所以,一开始刘若英事实上并没有给我留下所谓的知性印象。
一直到后来,看《似水年华》,看《生日快乐》,还有冯小刚的《天下无贼》,这个女人真实的一面才得以慢慢浮现出来。她真的是一个高雅精致的女子,一个拥有一双充满了智慧的眼睛,会唱歌会演戏,会弹琴会写书,也会生活的女子。真的,她在姹紫嫣红的娱乐圈里面,已经不再年轻了。外表谈吐,包括思想上,她已然不是十多年前唱《为爱痴狂》的那年轻的奶茶了,也不会在执拗得一首《为爱痴狂》录制上三年,7年之久后为自己争得一首《我曾经爱过一个男孩》。
岁月在这个女子身上已经打磨出了清晰的痕迹,她变得安静了,很彻底地走上了知性的路线。然而,无论观众如何定位她,只要你撞上她那双清澈深邃的眼睛,所有的想法便会被瞬间颠覆。那更像是一双属于幼鹿的眼睛,充满了好奇,童真以及清晰可见的单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场景如何转换,她依然用年轻时那双单纯干净的眼睛在打量身边的人事以及物是人非的风景。她也许就像是一面浮雕,经年的抚摸磨平了她突出的边边角角,可是无论如何,那些字迹,那些记录的内容,依然清晰可辨。
十多年前,奶茶留学归来,来到陈升身边的时候,她的人生便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方向。也许很多人不解,陈升即无骄人的外表,也无优异的个性,如果就音乐才华,今时今日的奶茶早已盖过了他,为什么15年,站在河对岸的女子一直在等着她,姿态固执又坚强。明知他是个有妇之夫,给不了自己任何未来,却心甘情愿将青春悉数换做筹码,压在了他的身上。
她已经不再年轻了,可是只要站在他的面前,那种抑制不住的崇敬化作了忐忑,还是会让她手足无措到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惟恐他不满意不看好。
这些,或许都是可以理解的,当年是陈升将她带进了娱乐圈,让她有了自己的领域。那时的陈升尽心尽力打造她,将她推到银幕前。没有陈升,刘若英或者只是一个普通的助理或者音乐老师,不会有后来的《为爱痴狂》,更不会有现在天后的地位。
她有着好家世好背景,骨子里应该是矜傲的吧,可是那时候20岁出头的她却硬生生在一个夜醉北京的晚上,鼓起勇气拨通电话向他表白。那时候的奶茶还有着少年的一腔热血,眼里的爱情是极有重量的,爱上一个人便会奋不顾身去追求,管他已婚未婚,管他世俗的讥讽嘲笑。爱他,就会努力争取到他的爱,无论到头会不会无功而返。
睿智的她,表白前后的思忖,她不是没有猜到这个结果吧!一个年长自己十多岁的男人,家庭安定,事业如日中天,怎会接受她那份撇开爱便空无一物的感情呢?她沉迷了,叛逃了,但也许走多远,她都没有放弃过等待,等待他有一天会循着那根线找回昔日手中握有的那只风筝。
陈升说:“你已经飞得太远了,我追不上了。”他应该是一个好男人吧,一面坚守自己的婚姻,却也从未敷衍过刘若英任何,即便是在媒体面前,他也没有掩饰过自己对奶茶的喜欢。无论精神上是否曾经出轨,是否背叛过自己的结发妻子,至少他是诚实的,时刻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手中握有的是什么。这种好品质,也无怪奶茶沉溺其中不出来,不是出不来,是不想出来。
十多年后长大成熟的奶茶,已经不会再在陈升面前肆无忌惮地索取,她爱,可更多的应该是尊敬。她卖力工作,想拿出好成绩给师傅看。她努力变得理性知足,或许是为了让师傅欣慰放心。这些年,从《为爱痴狂》到《我想我会一直孤单》到《听说》,一路上,跌跌撞撞并不平坦。每一个时期,她都在细细打点自己的变化。她或许早已不是在等待陈升哪天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是在等待时光的雕琢,让她看到一个更加轮廓清晰的自己。爱情在时间里浸泡,已经渐渐辨别不出模样,而是变成了一股淡淡的味道,弥漫在记忆的各个角落里,不经意就能嗅到。经年的等待,已成佳酿,品尝下去的一瞬间,内心充实欣慰,也感动。
不记得哪日,女友说虽然《粉红女郎》给刘若英的是那样一个角色,仿佛只是在追求一种哗众取宠的效果,但是每每看到方小萍遭人背弃后“众人皆醒我独醉”,却还是不停给自己希望时,心里没有讥讽嘲笑,而是一种心酸。演过这么多和婚姻爱情有关的故事,她不是没有替自己想过一个安定的未来吧!昔日俊朗有朝气的心仪男子已经渐渐步入不惑之年,微微发福的体态和日渐苍老的心态,难道真还有那么大的力量让她身边的位子一直空白下去?
或者在陈升的心里,奶茶就是一个红颜知己吧,喜欢,可是与爱情没有关系。他可以悉心穿上西装去听她的演唱会,却在奶茶苦苦乞求一个拥抱时狠心拒绝。这个男人有着好品质,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当年,如果他懂得适可而止,不再无止尽给予奶茶爱护和提携,适时退出她的世界,彼时不再有任何关联,不再让奶茶目睹他的好,或许就不至于让她赔上大好的青春。
那一期两人共同担任嘉宾的《桃色蛋白质》,刘若英不顾形象地哭完了整期节目。立于陈升面前的奶茶仍旧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许是怀念那种十多年前她还是个妙龄少女时与他共度的时光。两人彼此心无隔阂,共同进退。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在心里默念,“师傅在,没事的。”
她舍不得从那段时光中抽身而出,也许那是她人生当中最好的时光,也许许多年后回想起来最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时光,这种沉溺让她忽略掉了时间的流逝,人事的变迁。而这种沉溺向来是心甘情愿的。爱一个人,素来没有理由。开心时无端因他(她)痴笑两声,伤心难过时眼泪也会即可倾泻而出。这种深厚的感情,像生命中的宝贝金贵完满,也像桎梏,断了来路,也封了归途。
她还会孤单多久呢?再久也不会是一辈子吧!
突然很喜欢奶茶,感动于她的坚持,也心疼于此。这种坚持往往会让被爱的人害怕,而这种女子往往也是最不应该被伤害的。
祝福奶茶刘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