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17岁时完成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生于德国汉堡的富裕家庭。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门德尔松是难得的全能型天才,身兼钢琴家、指挥、作曲家、教师等多重身份。
门德尔松的祖父是德国犹太哲学家,其父是银行家,其母是钢琴家。由于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门德尔松自幼便得以学习音乐,且自幼即显露出奇其不凡的音乐才华,在9岁时第一次公开演出,11岁时进入柏林声乐学院并且开始作曲,17岁时完成了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Overture to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少年时即与歌德交往,受其思想影响。后赴英、奥、法、意等国演奏。 1829年他十九岁时不顾当时音乐权威的反对,亲自指挥演出巴赫(J.S. Bach)的《马太受难曲》。这是巴赫死后79年第一次被公开演出,由于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开始注意巴赫,而巴赫的音乐也逐渐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中被演出。 门德尔松于1835年受邀担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指挥,之后在1842年他协助舒曼成立莱比锡音乐学院,门德尔松为首任校长,这所学校后来成为欧洲重要的音乐学校之一。 门德尔松1847年10月突然中风,11月4日在莱比锡去世,享年38岁。 门德尔松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创作极为丰富,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被认为是当时作曲家中的第一人,彪罗曾称他为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富于诗意,曲式完美而严谨,但是他的音乐还是属于浪漫乐派,这些音乐抒情、优雅与干净,清楚地运用管弦乐的色彩。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他独创了无言歌的钢琴曲体裁,对于标题音乐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他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天才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