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无人问津的近东风情唱片背后的故事

原文为本专辑BC页面的liner note,受平台限制无法贴出链接,烦请自行搜索。
Transfers, restoration, and notes by Ian Nagoski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by Michael Sliwkowski
Copy editing by Heather McCabe
Song identification by Joe Graziosi, Harry Kezelian, and Ian Nagoski
Special thanks to Abe and Mat Maneri for their memories and assistance.
Thanks also to Harout Arakelian, Adam Good, and Dan Blacksberg
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大众对近东的想象主要局限于圣经故事、杂耍表演中的“hoochie coochie”肚皮舞者,或香烟包装上的骆驼与金字塔形象。随后,四十年代亚美尼亚和叙利亚移民作家的几本畅销书,以及五十年代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夜间新闻报道,为这一形象叠加了新的面貌。到了六十年代初,《Never on Sunday》(1960)、《America America》(1963)以及《Zorba the Greek》(1964)等电影的出现, 使人们对东地中海的兴趣与日俱增 。1961年的B级片《Dark Odyssey》讲述了一位希腊水手在曼哈顿上岸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一段在塞得港俱乐部拍摄的场景。塞得港是曼哈顿第八大道沿线的一家小型的东方风情夜总会, 在四五十年代,这里每晚都有现场音乐表演,主要迎合以希腊和亚美尼亚移民为主的顾客群,土耳其语是这里的通用语。
然而,真正进入主流视野的是1963年6月上映的电影《Cleopatra》,由Elizabeth Taylor主演。这部电影华丽、夸张,是最具东方主义色彩的典范。 无论是家庭主妇、工薪族还是孩子,都极有可能看过这部电影。对于开着雪佛兰、涂着佳洁士牙膏的普通美国大众来说,这部电影巩固了“穿纱裹体的女性,在棕榈叶遮挡下避开炽烈的沙漠阳光”的世界观。正是这部电影启发了一家独立唱片公司将它作为营销策略,这家公司以制作平庸的音乐为主,将产品直接通过超市和廉价商店销售。他们推出了一张由一群布鲁克林婚礼乐队音乐家在1962年录制的约半小时的录音带。
这场录音由小号手兼音乐教师Michael Hartophilis(1930年生于纽约市,1993年卒于新泽西诺斯维尔)组织,他的父母是希腊人(母亲生于土耳其)。他召集了一群才华横溢但不知名的音乐人,这些人靠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举办婚礼演出赚取微薄的收入。他还邀请了一位不会说英语的土耳其盲人乌德琴手,与这支临时组成的乐队一起在曼哈顿第七和第八大道之间第四十七街的爱迪生酒店录制了一张融合近东音乐和爵士风格的专辑,录音过程仅用了三个小时。
录音前,乐队成员在酒吧碰头,Michael Hartophilis将用餐巾纸草草写下的曲谱分给他们看。贝斯手John Beal回忆录音过程“混乱不堪”,一位到场的卡龙琴演奏者因为封面无法保证有他的照片而拒绝演奏。他可能是Mehmet Emin Gündüz(1925年生,2014年卒),而他最终并未出现在专辑中(除非他就是那位不知名的打击乐手)。录音中包含了乐手们都熟悉的民族音乐曲目,还加录了一首类似《Miserlou》风格的探戈,这首歌由希腊裔美国人Nick Roubanis创作,并由歌手兼音乐出版商Tetos Demetriades推广开来。几十年后,Joe Maneri告诉儿子Abe,Michael Hartophilis在录音中途喝得酩酊大醉, 在录音进行到四分之三时就离开了,最后几首歌是在没有他和邦戈鼓手的情况下完成的。
最终,这些录音被一家短命的廉价唱片公司Mount Vernon Music购买并发行。专辑没有注明演奏者,歌曲被冠以“异国情调”的标题,封面是一幅Elizabeth Taylor的插画,并在封面大字写着“Cleopatra”,明显是借电影及其原声带的热度谋利。据推测,Michael Hartophilis可能是为了收回他自掏腰包的录音费用,才将这些录音出售。这张制作粗糙、包装敷衍的唱片最终被遗忘,成为垃圾堆里的弃物。
在这些制作这张“早期世界音乐”唱片的职业音乐人中,有两位才华横溢的演奏家,他们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名声大振。此外,还有几位实力非凡但名气稍逊的演奏者。然而,在1962年的某一天,他们都为了赚取五十美元的报酬而接受了这次演出。其中一位是西西里裔美国单簧管演奏家兼作曲家Joe Maneri,当时35岁;另一位是61岁的乌德琴手Udi Hrant(Hrant Kenklulian)。
Udi Hrant是亚美尼亚裔土耳其人,1901年出生于土耳其西北部,先天失明。他和家人在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中幸存,迁居至土耳其科尼亚,在那里他青少年时期开始学习乌德琴。二三十年代时,他在贫困中度日,以在夜总会演奏为生,并逐渐因深情而富有灵魂的演奏享有盛誉。他在那段时间于伊斯坦布尔录制的许多作品在美国发行,主要面向移民群体销售。1950年,一位富有的希腊人为他支付前往美国的费用,希望他接受恢复视力的治疗。当时,美国的亚美尼亚人群体已经对他的音乐非常熟悉。他在美国巡演了十多年,为亚美尼亚社区表演,所到城市包括波士顿、弗雷斯诺、洛杉矶、底特律、华盛顿特区和纽约等。他在音乐厅和家庭聚会上表演,同时教授新一代亚美尼亚乌德琴手,还为小型独立唱片公司录制音乐,包括Aris、Smyrnaphone、Oriental Moods和Near East。后者是Orrin Keepnews的Prestige Records旗下的短命分支,发行了一张名为《Eastern Standard Time》的专辑,后来以《Turkish Delights》为名再版,包含与爵士萨克斯手Johnny Griffin的几首合作曲目。Prestige一直涉足近东音乐,发行过希腊单簧管演奏家Spero Spyros的多张唱片,并于1963年发行了出生于布鲁克林的贝斯手Ahmed Abdul-Malik的第三张阿拉伯爵士专辑。(Griffin曾与Lee Morgan、Benny Golson和叙利亚出生的布鲁克林小提琴家Naim Karakand一起在Abdul-Malik的前两张专辑演奏。)
Udi Hrant在1962年录制《Cleopatra》唱片时年逾60岁。贝斯手John Beal回忆说,Udi Hrant带着一只装在纸袋里的小提琴到场。同年,他再次开始海外巡演。他于1978年去世,安葬在伊斯坦布尔。他的录音被汇编整理为合集,大多是由Harold Hagopian(Udi Hrant主要弟子之一Richard Hagopian的儿子)通过Traditional Crossroads厂牌重新发行。
Joe Maneri于1927年出生于布鲁克林,是一位第二代西西里裔美国木工和移民母亲的独生子。他在大萧条时期的威廉斯堡长大,跟一位意大利邻居学习单簧管。他是Lester Young的忠实粉丝,四十年代曾在社区酒吧的爵士乐团中演奏。在五十年代,Maneri一直苦于找不到工作,但他结识了一帮先锋前卫音乐人,他们将他引荐给了德国作曲家兼指挥家Josef Schmid。Josef Schmid是Alban Berg的学生,也是第二维也纳乐派十二音技法的倡导者。Joe Maneri在Schmid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序列音乐,同时从事音乐家工会的工作。他在很多希腊和犹太婚礼上演奏,而在这些场合喝酒也是演出的一部分。1963年,包括《Cleopatra》专辑中大部分音乐家的乐队录制了七首原创歌曲的样带,这些作品融合了他的多重音乐经历——现代主义无调性风格、布鲁克林的民族音乐,以及一种类似于Ornette Coleman后波普创新的自由爵士风格,希望伊斯坦布尔出生的Ahmet Ertegun的Atlantic Records有兴趣为他制作一张专辑。尽管Atlantic拒绝发行,但作曲家Gunther Schuller在整个六十年代通过定期演出和委托创作来支持Joe Maneri,而Maneri深深沉浸于一种个人化的基督教信仰中。Schuller最终聘请Joe Maneri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任教,Maneri在七八十年代专注于微分音音乐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并在1986年合著了一本关于该主题的书。Joe Maneri的即兴演奏融合了复杂的作曲技巧、其工人阶级背景的音乐生活以及个人的精神旅程,他对Klezmer音乐曲目和技法的了解影响了在八十年代崭露头角的年轻一代演奏家。与Udi Hrant一样,他的音乐以朴实的方式传递深刻的情感,同时拥有极高的技巧和复杂的音乐语汇。从八十年代末到他2009年去世为止,Joe Maneri进行了大量演出和录音。其中一首曲子为《Gardenias for Gardenis》(收录于与儿子Mat的二重奏专辑《Blessed》中),致敬希腊单簧管演奏家Costas Gardenis(Kóstas Gadínis)。Costas Gardenis被誉为希腊的Benny Goodman,他于四十年代在第八大道附近的东方风情夜总会演奏并录制唱片,Udi Hrant也曾在这些场所表演过。
《Cleopatra》是Joe Maneri最早的录音作品,同时也是Udi Hrant最后的录音之一,鼓手、钢琴手和贝斯手则与1964年为Atlantic录制的样带相同。这些作品最终在1998年以《Paniots Nine》的名称在日本发行为CD,其中标题曲还出现在电影《American Splendor》的原声带中。这部电影讲述了作家Harvey Pekar的故事,他是Joe Maneri音乐的粉丝。巧合的是,贝斯手John Beal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管弦配乐演奏。John Beal回忆说,他只在《Cleopatra》和《Paniots Nine》的录音时见过Joe Maneri,认为他“很有个性”。(当John Beal练习全音音阶时,Joe Maneri曾嘲笑道:“你还在玩这个?”)
录音中的贝斯手John Beal并不仅仅是婚礼乐手。他出生于1938年,二十岁时从家乡华盛顿搬到纽约,进入茱莉亚学院学习。他曾参与Woody Herman乐队的巡演和录音。由于结识了亚美尼亚鼓手John Yalenezian和希腊单簧管演奏家Gus Vali,他在新泽西州阿斯伯里帕克的亚美尼亚/希腊度假酒店中进行了一系列演出,并因此认识了鼓手Peter Dolger,而Peter Dolger对他的好友Joe Maneri赞誉有加。
1962年,John Beal参与的录音项目还包括Columbia推出的一张Meg Welles的爵士/民谣混合专辑《Once Upon A Theme》,以及RCA Victor由George Avakian制作的一张Paul Desmond和Gerry Mulligan的专辑《Two Of A Mind》。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十分辉煌,曾在Leopold Stokowski领导下的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担任了三年的首席贝斯手,并参与数百张专辑的录制,包括与Bill Evans、Nina Simone、Leonard Bernstein、John Lennon、Art Farmer、Stevie Nicks、Philip Glass、Gavin Bryars、Barbra Streisand等知名音乐人的合作,以及众多百老汇音乐剧的录音,他在《歌剧魅影》的乐队中演奏了11年。
同样,钢琴手Don Burns也取得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曾在爵士歌手Chris Connor五十年代的两张专辑中担任手风琴演奏者,随后搬到佛罗里达定居。
鼓手Peter Dolger是这次录音的核心人物之一。关于他的信息很少,只知道他于1928年出生,其父亲是来自土耳其贝尔加马的希腊移民。他在给Atlantic的录音小样和与Joe Maneri在八名观众面前演奏的一次时长24分钟的自由即兴二重奏(约1963-1964年,2008年以《Peace Concert》为名发行CD)中都有亮相。他还出现在1962年Michael Hartophilis为MGM录制的一张专辑《Night Life of the Greeks》中(同样包括Don Burns、John Beal和Udi Hrant)。Joe Maneri在2000年告诉Harvey Pekar:“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鼓手。”然而,像Joe Maneri一样,Peter Dolger作为音乐家也会有不安感。“我教过他一段时间,他对我沿着爵士方向发展给予了极大鼓励。如果你知道自己很棒,但没有人告诉你,那真的很伤自信。Dolger鼓励我继续前进。” Joe Maneri回忆道,Dolger位于第六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间的公寓客厅里,茶几上摆着一碗大麻和一个Orgone蓄能盒(上世纪流行于美国的替代医学装置)。由于吸毒成瘾,Peter Dolger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影响,他在七十年代初仍活跃于纽约的音乐场景,但最终在七十年代晚期去世。他和Joe Maneri是挚友,但由于Joe Maneri在六十年代早期停止参加婚礼演出,两人结束了音乐上的合作。
Joe Maneri在2006年告诉Stu Vandermark:“我们当时是全职婚礼乐手,那算是我们的‘正式工作’,可以这么说……我们并不属于‘爵士圈’。我们尊重爵士,也知道Coltrane……但我并没有真正‘理解’Coltrane的音乐,因为我不买唱片,也从不听任何东西。我从18岁、19岁开始意识到,这辈子可能永远无法进入爵士圈子,于是就干脆不听了,就这样。”
Joe Maneri通过朋友听说《Cleopatra》唱片在1963年左右发行。他自己买了一张,但借给一个学生后未能收回。直到九十年代末,他的儿子Abe找到这张唱片并播放给他听。听后,他对Udi Hrant的才华感慨万千(“他把我们都秒杀了!”)并感叹道:“如果我知道40年后还会有人听这张唱片,我一定会演奏得更好!”
clarinet: Joe Maneri 1, 2, 4, 5, 6, 7, 8, 9 10
brass: Michael Hartophilis 1, 2, 3, 5, 6, 8, 9, 10
oud: Hrant Kenkulian 1, 3, 6, 7, 9, 10 (violin on track 2)
drum set: Pete Dolger 2, 4, 5, 6, 7, 8, 9
bass: John Beal 1, 2, 4, 5, 6, 7, 8, 9, 10
piano: Don Burns 4, 5
bongos / zils: untraced 1, 2, 6,7, 9, 10
Bonus tracks 11 & 12:
oud & vocal (12): Hrant Kenklulian
bass: John Beal
clarinet: Nick Rassias or Tassos Halkias
kanun: Emin Gundus
dumbek: Tarik Bulut or John Yalenezian
Track 13 interview recorded in Maneri's living room in Framingham, MA by Ian Nagoski
括号中的标题是唱片公司在最初发行时指定的。一些唱片上的标签被错误地交换,因此可能存在标注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最初的黑胶唱片每面包含五首曲目,听众可能会发现某些版本的曲目标题与再版列出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