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歌手记录——关心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公益环保行动的先行者”,亦是“国际爱护动物行动之星”,同时还是“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形象大使”的出生于新疆,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自出道起便以“新王菲”加冕的中国内地女歌手-【王菲菲】所翻唱的一首惹得起码此处“有识之士”(以【利姆露】为主)都上纲上线至“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的《苹果香》,还是“天籁版”。

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乐,民歌,民谣,我不敢说,但维吾尔族音乐,我绝对敢夸口道:“我都能唱出不少维吾尔族歌曲。” 真是如此。所以当我读到那位【利姆露】的那句“你们完整地聆听过一首维吾尔族歌曲吗?”这样“一概而论”式的反问时,真的笑到不行。这家伙无论是男是女,是香港人亦或不是,都成为我个人这里,这年末岁尾最“笑料”用户了。我知道,有不少人与此君是挚友,对我这番言论肯定也会“哭笑不得”,可能都与 【利姆露】本人转述这“笑话”,兴许人家还会笑我:“我只不过当时无心一句!瞧这可怜虫,揪住不放了还!” 是的,真就是“经典台词”了,难以忘怀。 我可以这么写,正因为听过许多维吾尔族音乐,歌曲,我才觉得《苹果香》这首流行民谣“优秀”。无需详细,我想也无人在意。可我就是想说,个人而言,维吾尔族地区的民族乐,我接触最多。因为家母就喜欢《冰山上的来客》,对新疆文化极为情迷,我是自幼受其影响;舅舅也唱歌唱这个地区的民族乐,还有我还谈过两段与此地区有关的恋爱。真的,听得不说“倒背如流” ,如数家珍不成问题。所以那反问,真的太令我可乐了。忍俊不禁。如果有人觉得“你才是”,随心意。我在写他人时,不排除自己。
既然【豆瓣】这里接受此翻唱版本的更正,那么在一时半会儿,我肯定会补评一篇【王菲菲】翻唱版本的《苹果香》。还有,那些“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不会因为这么一首流行民谣的出现而被彻底埋没,如果能,那只能证明那些新疆音乐本就该被埋没,即使被历史铭记,也只不过是被“铭记”罢了。
以上两段是对此条目页面出自【王菲菲】翻唱的(天籁版)“苹果香”个人主页广播内容的录入,想了想,加进来吧。无所谓的事情都是。该说的,都说了就是。如果还要补充什么的话,那就是“这世上应该被历史铭记的数不胜数,就像被历史遗忘的一样多。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又算得了什么?无论铭记还是遗忘,只不过沧海一粟,如同你我。”
不得不说,这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出道便以“新王菲”自居的标准汉族,但说不定是个回族的偏民族风格的女歌手-【王菲菲】真心是个好爱追逐些个“虚头巴脑”外在标榜的人啊,我“标志性”从标题便开始长篇大论的字数限制确实放不下了。不过人家兴许真心崇尚自然,为生灵万物振臂一呼,也未可知。因为这位在这首翻唱版本的“苹果香”(务必注意,还特别标明了是“天籁版”)的女性歌者原生家乡,那天高云淡,瓜果飘香的壮美西域真就是奇珍异宝不断,奇峰峻岭不绝,包括奇闻异事不怪的奇特地带,毫不为过。自然也就孕育出一批批在音乐艺术领域要么轻歌曼舞,要么莺歌燕舞的偏“欢快”的民族曲目。当然,这也只是笔者这里的印象可能出现偏误,自以为是了,“自认”新疆地区传统民族、民歌、民乐、民谣的曲风似乎是偏“灵动”感的多些,充满“苍劲”感的,或者写那种“悲壮”情怀的,偏少一点。但不代表没有。那首我最爱的“我俩永隔一条水”就是首已经非常接近“流行”味道的维吾尔曲子了,凄切悲郁。(即使此曲最初原型,来自苏联电影。但民谣、民族、民乐、民歌很多时候的发展演变,本就不发源于“本地”。)
那位在这曲最初连翻唱歌手都出错至张冠李戴的“苹果香”单曲条目页面一本正经叱责世人道:“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爱乐用户-【利姆露】你/妳总不能否认比如“我俩永隔一条水”是传统意义上的维吾尔族民谣了吧?如果阁下还会偶尔回到此处“回味”自己颇感“真知灼见”的一语道破什么的话,我希望能实事求是。按照“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这个极好回答的质问,我可以问心无愧道:“先不论那句‘你们’中指向为何,反正孤这里,一首早已超过。”
至于为何我偏偏要拿“我俩永隔一条水”(某些版本里此曲又叫《我俩永隔一江水》)来做譬喻,就是因为这首新疆味道极浓,甚至在后期等同维吾尔族民乐的歌曲,在旋律结构,曲韵特色,主题偏向等多方面,都比较接近一首传统意义上的“Pop”(流行乐)。没错,近似当下被许多饶富所谓“独立”见解,“独特”思想的青年人诟病的原版“苹果香”。起码情思是“遥望/回望”的,情感是“渴望/期望”的,但歌曲最终的走向,是幻妄的“奢望”。甚至在破碎氛围的“绝望”程度上,“我俩永隔一条水”更胜一筹。而在以“载歌载舞”风韵居多的维吾尔曲子,新疆味民谣,新疆音乐什么都好的以西域为主的传统新疆民乐、民歌里,以“悲凉”色彩为音乐主基调的曲目,不算“另类”,但也绝不是“多数”。一言蔽之便是——维吾尔族的新疆味道的传统民歌,包括那些叫的上来名的诸多名曲,本身就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儿女情长皆有的,且变数/变体/变量繁多。
写白话点,可能会惹得【利姆露】及在此条单曲页面另外四位(有一位是我赞许的,那条短评。因为有一定“言之有理”之处,不施舍个“赞同”,于心不忍。),以后肯定还有的“知识青年”们不满的实话便是——维吾尔曲子,新疆味民谣,新疆音乐本就跟“Pop”(流行乐)无甚区别。甚至视野更为“局限”,向世界突出“局域”地缘的独有特色,风土人情等。有时情感的表达写好看是“质朴”,写难看点,真就是“封闭”。不信?“达坂城马车夫之恋”(此曲另外一个曲名为《达坂城之恋》,这首新疆民谣【罗大佑】还唱过,也算是一定程度的“原唱”。)就是个典型。因为此曲内容其实甚是简单,简练,简朴,就是描述一个“达坂城的马车夫对于一个本地名为【康巴尔汗】的维吾尔族传统新疆女性舞者的真挚单纯地情感向往。” (类似于鄙人对那位立场多少摇摆的本为中国人的女性歌手-【蔡依林】“下嫁”的妄想。)按照当下一些尚未移民,就动不动“你们” “你国”满口的激进“世界主义”的青年男女时常展现的嘲讽视角,其实“达坂城马车夫之恋” (又名《达坂城之恋》)这首地道的维吾尔曲子,新疆味民谣,新疆音乐流露出的感情无非是“异想天开的男性凝视”,表达出的内核更是“自作多情的自恋,简直钟情妄想。” 别说“不是”,真就是这样。看各位怎么理解这些近乎于“直给”的民谣作品了。如果你们真的像短评一样那么在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音乐,不会不知道,这个地区的音乐、舞蹈等,一向趋于外显,热烈,奔放,甚至就是直白的吧?(对于心爱之物,怀恋之人,挂念之乡近乎不加掩饰的真情表达,本就是地方民谣的一种独到色彩。若是连这点都觉得“油腻” “恶心” “反胃” 那什么样的民乐、民歌、民谣都别听了。大道至简,就是维吾尔族歌谣的整体倾向,音乐方针。)
综上所述, 【狼戈】(歌者原名【努尔兰·祖农】)原曲-“苹果香”就是极为典型的,标准的,传统的,甚至可以这么写,彻头彻尾的,好的,出色的,优秀的,经典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爱乐用户-【利姆露】所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对于亲人的怀念,溯源根源的怀乡,有关遗憾的怀想,属于维吾尔曲子,新疆味民谣的基本三大要素,应有尽有。这首“苹果香”倒霉就倒霉在,生不逢时。真心纯粹的,生不逢时。而且写就他的人不是【王洛宾】,如果是这位老先生,我敢保证,一些只信奉“权威” “声名” “传统”的香港人现在绝对是老实闭着嘴,侧耳聆听,如醉如痴呢。
抱歉,我只是就事论事不过。 【利姆露】这位爱乐者一直以来对其印象不错,起码不会太过“阴阳怪气”;可在这个连歌手都搞错的翻唱单曲页面上那句极具“资深”架势的“如果这也能算好的新疆(味)民谣,那真正优秀,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你们什么时候出来捧场过?你们有完整地聆听过哪怕一首维吾尔曲子吗?” 实在令鄙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也只不过是个表面忠心爱国,内里反复无常,自我逻辑混乱,见风使舵,利用一些当下‘红曲’自我彰显的小人不过。” 当然,这话也不怎么样,够恶毒的。肯定会有更多听众也好,歌迷也罢不认可我这看法,还是认为【狼戈】原曲-“苹果香”只有那“八羊骑上马”的空耳笑话,能对此曲赞誉有加的,才是不可思议。
随心意。是的,但随心意。因此世人,也别不解我“吹”什么?我“吹”什么,何时阻碍各位“贬”了?是不是这么个理吧?所以,各行其是就好。这里我指名道姓其实出于尊重,因为在那些“网名”后面,确实还是鲜活生命,我不想随便用“代称”代替。你们有你们的“振聋发聩”,我有我的直抒心扉。那就是“苹果香”这首新疆味民谣若说有什么显而易见的显著缺点,缺陷,一个是原唱者【努尔兰·祖农】 的演唱功力太过“民间”,破音、喷麦略有,不太应该;其次自然是话说回来,这么多“翻唱”版本是要干嘛?不懂“物以稀为贵”的重要性吗?
是的,不应该这么多翻唱版本的,参差不齐,本来就有一定缺憾的原曲,在这样良莠不齐的不同音乐人,甚至都谈不上“音乐人”不约而同,一拥而上,大同小异的演唱下,原味稀释,感人殆尽。本来是有意想多评说下【王菲菲】这个土生土长在广袤西域,后来学习的还是传统民乐唱法的“新王菲”的,结果最终还是把重点落在“传统的新疆音乐”大致原貌本就如此,大差不差层面上了。对这位也有那么一首“金曲”曾夺目绽放的新疆女音,个人这里不想过多苛责什么,本来原曲“苹果香”就不太适合这位女歌手干净到几乎清冽,甚至向高处飚音时,会尽显阴森,确有一股扑面而来寒凉冷气,气韵不是那么平衡,嗓音条件也并未达到“天籁”程度。不像是一位新疆歌手热情浓烈,反而有那么几分西藏雪原的孤高冷冽。有时甚至会显得“尖锐”。不是特别喜爱,欣赏。【王菲菲】比起另一位来自东北地区的纯粹流行歌手-【毛宁】也就占据了个“和原唱【狼戈】皆是新疆同乡”的所谓“优势”,还一点没显现出来。(是的,一点感情起伏都没得,或者说,不如【毛宁】用情。)只是作为地道的新疆歌手,而且是典型用民声腔调唱情感主题的偏流行艺人,不抓住这么一首“出圈”的带有新疆味的网络民谣流行歌曲将“红火”再添,可能下次机会,就不知猴年马月。理解。这不才出现一首比较广为流传的“苹果香”,就已经让常年侵染在“品味”中都出现“别样”幻觉的诸位,又是“空耳”戏谑,又是“遣词”笑骂。那点儿所剩无几的“幽默”,都用在“颜文字”上了。或本就无甚恼怒,非得装出那么片刻“盛怒”的,毫无推进,帮助的“才情”假装。
如果像是 【利姆露】 这样的所谓“爱乐人”真的在意口中,手里,键盘下那“维吾尔曲子,新疆味民谣,新疆音乐”不应该为哪怕“黑红”也总算是“红”了一阵的这首“苹果香”而感到激动吗?因为客观而言,那些所谓“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新疆音乐”确实没有几个人“捧场”啊!而且鄙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具有浓烈地方色彩,怀有独特民族特色,拥有异域情调的民族及世界音乐,本就不该是“有人捧场”的主流。就像【IZ乐队】(马木尔),纯粹的民族音乐,注定是曲高和寡的。不因为什么,因为“民族”的,并不是“世界”的。而能够做到“世界”量级的,往往也跟“民族”没啥关系了。这才是真相。
大致如此吧,至于【王菲菲】这个版本,算不上“天籁”,但也别有一番滋味,只是这首翻唱曲目,很明显,这位同样过气,被历史遗忘的新疆女歌手,那份近乎“冷厉”的高音收敛不少,一马平川,照猫画虎的完成了“作业”,甚至还是一点“新疆味”都没有,更像【西藏】(这点可能更受同年代时期其她更为知名的偏民族大调唱法的歌手,比如【李娜】,例如【朱哲琴】等。这些女性艺人,更喜【西藏】,就跟时下那些饱含“信念”,崇尚自由的青年男女一样,不怎么关心,在乎,注意【新疆】。结果这里好不容易出现一位哪怕短时间内现象级的歌手,这叫个“埋汰”啊......竟然都挥舞起“历史铭记”的大旗了!香港地区的歌迷现在都这么冠冕堂皇至抽象了吗?怪不得能盛产出【双子座】的【黄耀鸣】这样的“独立思想”)。也是挺奇怪的一位,来自新疆。
本篇参考相关翻唱/原唱作品:
本篇参考豆列: 目击音乐(网络/流量/综艺) (douban.com) 目击音乐(国产流行篇) (doub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