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初的不安
很喜欢萧萧,尤其这张专辑当中的《没有寄的信》,明天又是11月21,今天一直在听这首歌。
不是很能弄清楚歌中的“你”是谁,“你”和“我”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友逹以上恋人未满”,是尚未表白的单相思,还是分隔两地的情侣,甚或是已经分手的前度?“你”和“我”的性别也不甚了了,只是经由萧萧的声音人格,“我”具象成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意天气,也许有点自我中心,连“星期天看不见谁穿毛衣”,都能“叫我有点儿生气”,在她看来,“感冒了依然大吃冰淇淋”就已足够称之为“叛逆”。
而“你”呢?形象模糊不清。“我”要给“你”寄信,想必两人当下有些距离,大抵不在一个城市。两人是否有过来往未可知,但至少“我”曾细心留意过“你”,“你”的笑声在“我”心中可以“明白清晰”地浮现,我想得起“你的球鞋,破得可以”。也许在顺直的青春叙事中,“你”可以是一个有点傻乎乎的开朗运动男孩,比如张士豪。
说是写给“你”的信,但其实全篇更像是“我”的自言自语,有的没的,东拉西扯。“我”就像一个街头人群中寻常可见的女孩,一方面觉得“今天冬天不冷不晴,大家都不怎么搭理”,一方面又在意“大家笑我有问题”,还自我解嘲地唱“哈哈,我有问题”。
这“问题”似乎有很多重指向,带来的不安情绪却松散浅淡,青春叙事的哀而不伤弥散全篇,何况处在朝气蓬勃的世纪初,那个创作歌手还发了新专辑呢。我只是发现自己“没谁注意”,发现没人在意天气换上毛衣,发现“收音机里,又多了流行的陌生歌曲”,发现自己“变得太过安静”,“开始不露痕迹,不跟谁分享情绪”。这发现随即带来的是自我怀疑:“对吗?好吗?”那是一个小孩子面对长大的时刻,尽管在歌曲中成人世界的残酷只以冷漠的姿态展示冰山一角。
“那首歌”“那个梦”“那个创作歌手”不知道是不是“我”与“你”的共同记忆,只是这11月21的喃喃自语,只封存在歌声中,最终没有寄出。
萧萧的歌声,就算迷茫,也不失甜美和独立。她1978年出生于北京,后移民香港,2002年赴台湾乐坛发展,次年1月1日发行第一张专辑《Beautiful Angle》,制作阵容惊人,很值得听。2009年发行几张单曲后,不再有新的音乐作品。
《没有寄的信》词曲署名是张悬,2022年改名安溥的她拿回这首歌翻唱了一版,收入《9522》,可惜荒腔走板,沦为我最讨厌的她唱的一首歌。只有萧萧的歌声,伴着吉他、口琴和流畅的钢琴,让我在每年的11月21前后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