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太阳弥补了谁的空虚?

三年前出<华丽的冒险>那片CD时,相比起来,我还是更爱听<让我想一想>那片CD.今天.<太阳>重生,我依旧热衷于<让我想一想>里面淡淡的吉他声.
可是,这也并不代表我不爱<华丽的冒险>和<太阳>.我都一样.自始至终,做陈老师最忠实的听众,用很多很多的时间,去听她的歌,感受她的人生.
我喜欢陈绮贞的时间不久,也就4年而已.相比起7年10年的那些同学们.我还差远了.可是我想,总有一年我也会成为喜欢她7年10年的同学.
这,大概就是老师给予自己的力量吧.
今天,这片CD,让刚刚完整地听一遍的自己心下动容,有泪在即.不是矫情也不是故弄玄虚,只是,在隔了三年,重新听到老师的新歌,像是遇见了久违的朋友一样心情激动罢了.
整张专辑,总的来说,曲风更加成熟了,不再局限于木吉他的声音而是加入了更多不同的元素.我想,大概这些转变也是因为老师思想有了更深一层的变化了吧.
前些日子,一直不断进入有关老师的各个论坛,也包括百度的贴吧还有这里的陈绮贞小组,发觉很多人说老师变了,变得流行了. 而自己也是觉得可笑.每有新作品出来,只要是一改以往的风格以新的面貌呈现就会有人说变了.难道每个人都该局限于同样的生命状态而在同样的生命切口上反复对着同样的事同样的物絮絮叨叨么?还是说你希望看到这样的陈老师? 不同的人生阶层总会有不同的人生理解吧.真正喜欢她的音乐的同学们大概也不会因为一首新歌里出现新的元素而说她变了吧?这样多荒唐.
11首歌.5首是新专辑之前就听过了的.一遍听下来,自己最喜欢的大概还是 距离 和另一种平静吧.
你们呢?
可是,这也并不代表我不爱<华丽的冒险>和<太阳>.我都一样.自始至终,做陈老师最忠实的听众,用很多很多的时间,去听她的歌,感受她的人生.
我喜欢陈绮贞的时间不久,也就4年而已.相比起7年10年的那些同学们.我还差远了.可是我想,总有一年我也会成为喜欢她7年10年的同学.
这,大概就是老师给予自己的力量吧.
今天,这片CD,让刚刚完整地听一遍的自己心下动容,有泪在即.不是矫情也不是故弄玄虚,只是,在隔了三年,重新听到老师的新歌,像是遇见了久违的朋友一样心情激动罢了.
整张专辑,总的来说,曲风更加成熟了,不再局限于木吉他的声音而是加入了更多不同的元素.我想,大概这些转变也是因为老师思想有了更深一层的变化了吧.
前些日子,一直不断进入有关老师的各个论坛,也包括百度的贴吧还有这里的陈绮贞小组,发觉很多人说老师变了,变得流行了. 而自己也是觉得可笑.每有新作品出来,只要是一改以往的风格以新的面貌呈现就会有人说变了.难道每个人都该局限于同样的生命状态而在同样的生命切口上反复对着同样的事同样的物絮絮叨叨么?还是说你希望看到这样的陈老师? 不同的人生阶层总会有不同的人生理解吧.真正喜欢她的音乐的同学们大概也不会因为一首新歌里出现新的元素而说她变了吧?这样多荒唐.
11首歌.5首是新专辑之前就听过了的.一遍听下来,自己最喜欢的大概还是 距离 和另一种平静吧.
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