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

说起校园民谣,大多数人会第一个想到老狼和高晓松。作为一个可耻的正在逐渐老去的文艺青年(如果勉强还能算作青年的话),在我心里留下很多痕迹的只有两个人:郁冬和沈庆。
比骚,自然这两个人都比不上高晓松,同为清华校友,我当年踏进校园就是冲着高晓松。没看到流浪歌手,只看见很多背着工字尺的人,骑着自行车穿过礼堂前的古老一教。当年也曾被高晓松的激情和才华迷得五迷三道,乐评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本来以为,校园民谣,就是高晓松和老狼。
直到快毕业那年,偶然听到了沈庆,那张专辑还是从网上下载的,8号楼的宿舍里,从水房就能听到沈庆在唱《对镜梳妆》。那个无限迷惘的夏天,宿舍里只有一台电扇在乎乎扇着热风。我在沈庆的歌声中,喝下数瓶“桂花陈”……
然后就是郁冬,一首《纯真年代》,我就彻底被征服了。后来找到了露天电影院,郁冬的触觉是如此的细腻敏锐,那首《北京的冬天》,我每次听的时候都仿佛看到自己在天桥上流浪,雪花纷纷扬扬,多数的青春时光,我们独自走过,那些细微得如同阳光中的尘埃一样感受,却是令人刻骨铭心。后来听说郁冬一度沉迷于各种迷幻剂,心痛之余,也很理解。这样的人,要活下去,需要很多勇气,需要很多美好的东西支撑,而勇气和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里只会越来越少。
后来老狼同学终于和自己相恋了多年的女友结婚成家,晓松同学梅开二度,把三辈子当一辈子过,郁冬仿佛空遁,沈庆摇身变成了编剧,没事陪陪小女友,昔日的校园歌手,均已不复往日情怀。可是他们的歌,却一直留在70年代人的心里,现在有了很大很大的硬盘,自然也留在了硬盘里。
岁月这首,是我最喜欢的。让我想起,那些在桃树下饮酒做诗的时光,在雪夜的主干道上狂奔的时光,想起许许多多的他们,想起那些似乎成为永别的告别时刻。
在北极 阳光明媚 白熊每天潜水
臆想许多不同的人在以身相许
亲爱的阿 天空下的距离很近
我听说了同一只鸟 还有同一段善良的姻缘
都还徘徊在南极与北极之间
是否所有疲惫的人能准时睡下
在枪弹唤醒烟花世界以前
漫长的水岸上 这广阔的海翻腾不定
温柔的脚踝 水晶的桌椅和书架
都长在冰川上
所有的地方 都一样冰冷与短暂
比骚,自然这两个人都比不上高晓松,同为清华校友,我当年踏进校园就是冲着高晓松。没看到流浪歌手,只看见很多背着工字尺的人,骑着自行车穿过礼堂前的古老一教。当年也曾被高晓松的激情和才华迷得五迷三道,乐评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本来以为,校园民谣,就是高晓松和老狼。
直到快毕业那年,偶然听到了沈庆,那张专辑还是从网上下载的,8号楼的宿舍里,从水房就能听到沈庆在唱《对镜梳妆》。那个无限迷惘的夏天,宿舍里只有一台电扇在乎乎扇着热风。我在沈庆的歌声中,喝下数瓶“桂花陈”……
然后就是郁冬,一首《纯真年代》,我就彻底被征服了。后来找到了露天电影院,郁冬的触觉是如此的细腻敏锐,那首《北京的冬天》,我每次听的时候都仿佛看到自己在天桥上流浪,雪花纷纷扬扬,多数的青春时光,我们独自走过,那些细微得如同阳光中的尘埃一样感受,却是令人刻骨铭心。后来听说郁冬一度沉迷于各种迷幻剂,心痛之余,也很理解。这样的人,要活下去,需要很多勇气,需要很多美好的东西支撑,而勇气和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里只会越来越少。
后来老狼同学终于和自己相恋了多年的女友结婚成家,晓松同学梅开二度,把三辈子当一辈子过,郁冬仿佛空遁,沈庆摇身变成了编剧,没事陪陪小女友,昔日的校园歌手,均已不复往日情怀。可是他们的歌,却一直留在70年代人的心里,现在有了很大很大的硬盘,自然也留在了硬盘里。
岁月这首,是我最喜欢的。让我想起,那些在桃树下饮酒做诗的时光,在雪夜的主干道上狂奔的时光,想起许许多多的他们,想起那些似乎成为永别的告别时刻。
在北极 阳光明媚 白熊每天潜水
臆想许多不同的人在以身相许
亲爱的阿 天空下的距离很近
我听说了同一只鸟 还有同一段善良的姻缘
都还徘徊在南极与北极之间
是否所有疲惫的人能准时睡下
在枪弹唤醒烟花世界以前
漫长的水岸上 这广阔的海翻腾不定
温柔的脚踝 水晶的桌椅和书架
都长在冰川上
所有的地方 都一样冰冷与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