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卑微幸福者的酒,我们一人喝一口
“如果二十年后 我们再见面
不知道那时候我在做什么?
也许到了那种年纪 我已什么都不能做
只是每天安静的坐着 沉缅于回忆中
回忆曾经不停的追求
追求爱与被爱
却总是与渴望擦肩而过
然后独自面对
无法适从的汹涌与压抑
曾经以为紧紧握在手中的爱情是幸福
放手之后才发现只有遗憾
对爱 我们从来不懂如何取舍
总是先浪掷着青春
再回头往那人山人海之中
寻找那一去不回的身影
如果二十年后 我们再见面
不知道那时侯你在做什么?”
这是张反反复复听得不厌的唱片,十二年离二十年还有一段距离,我却不想再在这条路上,重逢你了。
最后一次见面,L过去的贝司手周发来短信,说他重病住院,你要不要来看看。我在图书馆里安静地抬起头,手边是各种各样申请的资料,走到外面打了个电话,订了晚上的机票。我从哪个时候,预感开始强烈,这已经是最后一次见面,我买错了票,我应该去北京,可我最后登机的时候,才恍然发现那趟航班是去往天津。我在寒冷的十一月里,穿了单薄的外套,在南开大学的招待所214房间,和小朋友看了通宵的电视,清晨离别他送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北京很冷,你应该去给自己买件衣服。
那是我大四的上学期,我不假思索地,从千里之外去看这个已经和我没有关系的大朋友时,我想,我的心停滞了。再见到L时,我差点脱口而出,你好老了。我已经看不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出现在杂志里的L了,我当时只是觉得,生命的残酷,就是当我开始成长了,那些爱护我的人,却不可避免的衰老了,没有任何征兆。如果是这样,我宁愿从最开始的那天,我从来没曾转开过视线。
已经是九十年代末的事情了,我见到L不过也是在一本叫《通俗歌曲》的杂志上。那本小小的书,我至今不懂为何一本摇滚杂志要叫成通俗歌曲。于是那些少女时代的崇拜和热情,因为那些字里行间的细碎,被慢慢地撩拨起来。再是认识一些媒体工作的朋友,一来二去,便也算是知道了他。那时也只是知道了他单身,尚无公开的女朋友,记得第一次见面傻兮兮地,我开口便说,你可不可以送我一些你爱听的CD。于是,他送了我Cocteau Twins, Mazzy Star,还有些别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一摞的CD,都是虚幻缥缈的情歌。借着网络,在我的高中末期,和他昼夜颠倒作息的那些日日夜夜,我只觉得,那些心动,思念,越来越明显,他说,你和我一起,会不会害怕。
太难了,我只是无法相信,比我年长许多岁的他,即使是个普通人,怎会和我这般的女孩子在一起。你听,张信哲也会唱,不怨不悔,难有相同的感情给谁。直到后来,我开始相信,L口里的那些汹涌的感情,都是真的。他在长沙的街头吃狗肉火锅的时候,会发来短信说,小丫头我想你在身边的话,你会不会也要吃狗肉。他会在忙碌的间隙,用小纸片给我写几句话夹到同样有他名字的杂志里,让公司的秘书给我寄到学校来。他还会,在睡不着的半夜里,给我写一封封长长的信,末了记下每封信结束的时间,3:33,他说哈,你这个三水姑娘。他当然还会在我复习高考的每个晚上,准时地给我打一通电话,给我讲解地理和历史,唱一首晚安的歌。
其实,我们经历过的许多事情,我都快忘记了。我至今还记得的这些仅有的,它们也不能透过我心脏那层厚厚的膜再来敲击我的记忆了,L,我想,我也是有资格说自己老了。现在的我,对待各种各样的生活,已经不会有期望和失望。记得有钱的时候,L会给我买当天来回的机票,只为了吃顿晚饭;他也会在我宿舍快要熄灯前,从北京飞来成都,只为在学校里和我牵着手散个步,给我一个拥抱。还有些荒诞不羁的日子里,他带我在北京他房子旁边的金源,给我买各种只要我说喜欢的东西,那些四五位数价格的礼物,最后毕业我全部快递给了他。没有钱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吃过一两牛肉面,要么就是在家里,煮各种面食,最多加个鸡蛋,就像L所说的那样,我有时想起来,心里也会疼得不像话。
在最初兴起网络的时候,我会在天涯论坛的某个地方,含沙射影地描述起L来。直到有些日子,他在风口浪尖,被人指责怀疑和质问,我像个勇敢的粉丝,写了很多很多的字,然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我的时候,我也选择了消失。后来他说起来,那时,我像个亲人一样,在无条件的保护着他。亲人是不是就应该不离不弃,可我们俩,始终都是庸医,没办法解决问题,只好宣布病人的死亡,只好分开在地球的两端。对还是不对,只有时间知道了。说起要分开的话,我开始觉得,他已经不是那个内心有纯洁理想还要去追寻的人了,我害怕同我一起,磨掉他很多的棱角,让他变成和我们吃饭桌上那样庸俗的男人;他说起分开的话,是我打算改变我的状态要去念书,拿起GRE红宝书的那个夏天,他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他说,你要是真的走了,我的世界就乱七八糟了。可分开的话,他始终还是隔着电话,当我在成都的暮秋里看书的时候,他说,别和我一起了,我会拖累你的。拖累。多可笑的字眼,其实他从来都不知道,最开始我探那一眼,深深陷进去的时候起,我就没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从来没有。
我记得第一次去见到L的家人,是在重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里,见到他那个桥梁专家父亲,严肃而冷酷,吃饭的时候,L从桌子底下伸过手来握着我的手,跟我说不要怕;第一次见到我的家人,我妈妈冷漠的眼神,她说,商人和戏子,我是最不喜欢你和这两种人在一起;第一次激烈地争吵,深夜我从他北京世纪城的房子里跑出去,把手机丢在昆玉河里,他急切地在马路上喊我的名字;第一次在大商店里给他买衣裳,售货员说,女朋友阿,他说,对阿。时至今日,我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他始终没有陪我在大学的食堂里,和我一起吃个白菜肉包子;他也没有在我厌倦冬天的日子里,如同履行诺言一般的带我去越南;他始终没有和我在成都的小酒馆里看一场演出,我也没有再去追随他去到别的其它城市,可是,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我去过的任何城市,都和他有关。
真的,这些小事情,L如果你忘了,也无所谓。
最后一次在北京吃饭,那个下午他坐在元绿寿司店的角落里,大病初愈的他,显得十分的虚弱,眼睛红红的。那是我们分开之后大半年的相见,我已经遇见我真的想要在一起的男孩子,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了。这些话我都没有告诉过他。离开的时候,他在送我去机场的路上,路过人大的时候,我说,那个巷子,我们是不是去吃过一顿饭的。他默默不语地开车,我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说不出话,却都知道彼此心里的苦。这么多年,他如同一个父亲,在对岸静静悄悄地看着我成长,却没有提过任何的要求,连句你可不可以不要走,他都不善表达。在机场的入口,我说你回去吧,自己拎了来时的小提包,飞快地走了。是不是到现在,他还会耿耿于怀,最后的那个冷清的背影。因为我已经没办法再转过头去看着他了,那再多一眼,我就再也没办法离开了。
L曾经说过很多很多的话,他说,你其实一直都在我这里。他说,你就是人群中,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里,我独一无二的小宝贝。他说,过去担心你在身边会扰乱我,其实你不在我才最无法心安。我也说过很多很多的话,可我都真的记不起来了。
我还记得有个和现在差不多冷的冬天,L的外公去世了,我蜷在沙发上看《惊情四百年》,他在和他妈妈商量事情,最后他从房间里出来很认真地说,你要记得,等你长大了,记得要和我在一起。我只是笑,我只知道笑。我还记得很多内心稍微骄傲的时刻,比如我和来中国交换的Megan站在小酒馆听军械所演出的时候,我跟她说,L是他们的好朋友。她说,噢,真好。最后信手拿起一本杂志,我把L的名字指给他,我说,喏,就是这个人,我们在一起。甚至我说我们不会再在一起时,周围女朋友脸上都是失落的表情。
其实,一直都想说抱歉的话。原谅当初那些无缘的认真,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原谅我不想再去揣摩字里行间的那些温柔和不舍得,原谅我只能在这里,小心翼翼地,因为我不会再跟任何人提起你的名字。旧时的朋友,慢慢的不再联络,他们也不再问起我们的任何事。而我现在的生活,只能用安静来形容,我想只有此时的我,才有资格说,会好的。
所以,为世界上所有卑微的幸福者干一杯,我要喝一口,你也要喝一口。
不知道那时候我在做什么?
也许到了那种年纪 我已什么都不能做
只是每天安静的坐着 沉缅于回忆中
回忆曾经不停的追求
追求爱与被爱
却总是与渴望擦肩而过
然后独自面对
无法适从的汹涌与压抑
曾经以为紧紧握在手中的爱情是幸福
放手之后才发现只有遗憾
对爱 我们从来不懂如何取舍
总是先浪掷着青春
再回头往那人山人海之中
寻找那一去不回的身影
如果二十年后 我们再见面
不知道那时侯你在做什么?”
这是张反反复复听得不厌的唱片,十二年离二十年还有一段距离,我却不想再在这条路上,重逢你了。
最后一次见面,L过去的贝司手周发来短信,说他重病住院,你要不要来看看。我在图书馆里安静地抬起头,手边是各种各样申请的资料,走到外面打了个电话,订了晚上的机票。我从哪个时候,预感开始强烈,这已经是最后一次见面,我买错了票,我应该去北京,可我最后登机的时候,才恍然发现那趟航班是去往天津。我在寒冷的十一月里,穿了单薄的外套,在南开大学的招待所214房间,和小朋友看了通宵的电视,清晨离别他送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北京很冷,你应该去给自己买件衣服。
那是我大四的上学期,我不假思索地,从千里之外去看这个已经和我没有关系的大朋友时,我想,我的心停滞了。再见到L时,我差点脱口而出,你好老了。我已经看不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出现在杂志里的L了,我当时只是觉得,生命的残酷,就是当我开始成长了,那些爱护我的人,却不可避免的衰老了,没有任何征兆。如果是这样,我宁愿从最开始的那天,我从来没曾转开过视线。
已经是九十年代末的事情了,我见到L不过也是在一本叫《通俗歌曲》的杂志上。那本小小的书,我至今不懂为何一本摇滚杂志要叫成通俗歌曲。于是那些少女时代的崇拜和热情,因为那些字里行间的细碎,被慢慢地撩拨起来。再是认识一些媒体工作的朋友,一来二去,便也算是知道了他。那时也只是知道了他单身,尚无公开的女朋友,记得第一次见面傻兮兮地,我开口便说,你可不可以送我一些你爱听的CD。于是,他送了我Cocteau Twins, Mazzy Star,还有些别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一摞的CD,都是虚幻缥缈的情歌。借着网络,在我的高中末期,和他昼夜颠倒作息的那些日日夜夜,我只觉得,那些心动,思念,越来越明显,他说,你和我一起,会不会害怕。
太难了,我只是无法相信,比我年长许多岁的他,即使是个普通人,怎会和我这般的女孩子在一起。你听,张信哲也会唱,不怨不悔,难有相同的感情给谁。直到后来,我开始相信,L口里的那些汹涌的感情,都是真的。他在长沙的街头吃狗肉火锅的时候,会发来短信说,小丫头我想你在身边的话,你会不会也要吃狗肉。他会在忙碌的间隙,用小纸片给我写几句话夹到同样有他名字的杂志里,让公司的秘书给我寄到学校来。他还会,在睡不着的半夜里,给我写一封封长长的信,末了记下每封信结束的时间,3:33,他说哈,你这个三水姑娘。他当然还会在我复习高考的每个晚上,准时地给我打一通电话,给我讲解地理和历史,唱一首晚安的歌。
其实,我们经历过的许多事情,我都快忘记了。我至今还记得的这些仅有的,它们也不能透过我心脏那层厚厚的膜再来敲击我的记忆了,L,我想,我也是有资格说自己老了。现在的我,对待各种各样的生活,已经不会有期望和失望。记得有钱的时候,L会给我买当天来回的机票,只为了吃顿晚饭;他也会在我宿舍快要熄灯前,从北京飞来成都,只为在学校里和我牵着手散个步,给我一个拥抱。还有些荒诞不羁的日子里,他带我在北京他房子旁边的金源,给我买各种只要我说喜欢的东西,那些四五位数价格的礼物,最后毕业我全部快递给了他。没有钱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吃过一两牛肉面,要么就是在家里,煮各种面食,最多加个鸡蛋,就像L所说的那样,我有时想起来,心里也会疼得不像话。
在最初兴起网络的时候,我会在天涯论坛的某个地方,含沙射影地描述起L来。直到有些日子,他在风口浪尖,被人指责怀疑和质问,我像个勇敢的粉丝,写了很多很多的字,然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我的时候,我也选择了消失。后来他说起来,那时,我像个亲人一样,在无条件的保护着他。亲人是不是就应该不离不弃,可我们俩,始终都是庸医,没办法解决问题,只好宣布病人的死亡,只好分开在地球的两端。对还是不对,只有时间知道了。说起要分开的话,我开始觉得,他已经不是那个内心有纯洁理想还要去追寻的人了,我害怕同我一起,磨掉他很多的棱角,让他变成和我们吃饭桌上那样庸俗的男人;他说起分开的话,是我打算改变我的状态要去念书,拿起GRE红宝书的那个夏天,他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他说,你要是真的走了,我的世界就乱七八糟了。可分开的话,他始终还是隔着电话,当我在成都的暮秋里看书的时候,他说,别和我一起了,我会拖累你的。拖累。多可笑的字眼,其实他从来都不知道,最开始我探那一眼,深深陷进去的时候起,我就没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从来没有。
我记得第一次去见到L的家人,是在重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里,见到他那个桥梁专家父亲,严肃而冷酷,吃饭的时候,L从桌子底下伸过手来握着我的手,跟我说不要怕;第一次见到我的家人,我妈妈冷漠的眼神,她说,商人和戏子,我是最不喜欢你和这两种人在一起;第一次激烈地争吵,深夜我从他北京世纪城的房子里跑出去,把手机丢在昆玉河里,他急切地在马路上喊我的名字;第一次在大商店里给他买衣裳,售货员说,女朋友阿,他说,对阿。时至今日,我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他始终没有陪我在大学的食堂里,和我一起吃个白菜肉包子;他也没有在我厌倦冬天的日子里,如同履行诺言一般的带我去越南;他始终没有和我在成都的小酒馆里看一场演出,我也没有再去追随他去到别的其它城市,可是,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我去过的任何城市,都和他有关。
真的,这些小事情,L如果你忘了,也无所谓。
最后一次在北京吃饭,那个下午他坐在元绿寿司店的角落里,大病初愈的他,显得十分的虚弱,眼睛红红的。那是我们分开之后大半年的相见,我已经遇见我真的想要在一起的男孩子,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了。这些话我都没有告诉过他。离开的时候,他在送我去机场的路上,路过人大的时候,我说,那个巷子,我们是不是去吃过一顿饭的。他默默不语地开车,我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说不出话,却都知道彼此心里的苦。这么多年,他如同一个父亲,在对岸静静悄悄地看着我成长,却没有提过任何的要求,连句你可不可以不要走,他都不善表达。在机场的入口,我说你回去吧,自己拎了来时的小提包,飞快地走了。是不是到现在,他还会耿耿于怀,最后的那个冷清的背影。因为我已经没办法再转过头去看着他了,那再多一眼,我就再也没办法离开了。
L曾经说过很多很多的话,他说,你其实一直都在我这里。他说,你就是人群中,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里,我独一无二的小宝贝。他说,过去担心你在身边会扰乱我,其实你不在我才最无法心安。我也说过很多很多的话,可我都真的记不起来了。
我还记得有个和现在差不多冷的冬天,L的外公去世了,我蜷在沙发上看《惊情四百年》,他在和他妈妈商量事情,最后他从房间里出来很认真地说,你要记得,等你长大了,记得要和我在一起。我只是笑,我只知道笑。我还记得很多内心稍微骄傲的时刻,比如我和来中国交换的Megan站在小酒馆听军械所演出的时候,我跟她说,L是他们的好朋友。她说,噢,真好。最后信手拿起一本杂志,我把L的名字指给他,我说,喏,就是这个人,我们在一起。甚至我说我们不会再在一起时,周围女朋友脸上都是失落的表情。
其实,一直都想说抱歉的话。原谅当初那些无缘的认真,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原谅我不想再去揣摩字里行间的那些温柔和不舍得,原谅我只能在这里,小心翼翼地,因为我不会再跟任何人提起你的名字。旧时的朋友,慢慢的不再联络,他们也不再问起我们的任何事。而我现在的生活,只能用安静来形容,我想只有此时的我,才有资格说,会好的。
所以,为世界上所有卑微的幸福者干一杯,我要喝一口,你也要喝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