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是一只装逼的文艺青年
嘬着红梅,快步上台,抬眼台下众生,狠吸几口,在旁台烟缸掐灭,低头,吉他抱于胸前。音乐起,像根弦,一下,一声,在人心上跳,铮铮响。身旁的陌生男孩自语歌名:《被禁忌的游戏》。
2009年1月11日夜,愚公移山酒吧,怕是聚集着北京城的大半文青吧。反正我瞧很多人身上,分明印着文艺青年的痕迹,反正别人瞧我,定是标准的文艺青年模样:白色衬衫,深灰仔裤,长帮靴,黑围巾,将发松松编成两只麻花辫。还有比这更文青的吗?
装?
咳,装也要装得像嘛。
听李志,是07年十月。休假,回老家,一个南方小城。夜里网上溜达,有人荐歌给我,说我听了绝对会哭。笑话,听一首从未听过的歌会哭,那是LONG LONG AGO了。
结果是:我听了,我哭了。坐在那里,一遍遍重复,到最后,全世界的暴雨打在全世界的荒原之上。
如你所想,便是那首《梵高先生》。
后来,只言片语中知道李志在06、07两年发过3张唱片,1张DVD,演过两个现场。就在为大家所关注时,消失在公众视线,成为成都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
今次这场演出等得实在有点久,久到让人绝望。好在,他终于来了。
短发,眼镜,浅灰外套,蓝仔裤,每曲后用布擦手,擦琴,吸一支烟,絮一些话,关于歌的来历,关于自己,关于女人,关于兄弟,关于社会。当然,还有装逼。
唱完《春末的南方城市》后,说起这歌的背景,一字一句,分外认真。
一年春天我从南京去杭州,看望一个朋友,住了几天,啊!感觉很好,于是便有了这首歌。台下众人大叫:女的吧。
他不应,接着说:还是一年春天,我去香港,住在一个朋友家,每天看飞机飞过,在阳台看海,啊!感觉很好,于是就有了《天空之城》。
台下众人哗然:女的吧。
他笑笑,还是不应。那一字一顿,十足的台本味道。怕是晓得大家都在这样猜,他把琴架上的两页纸翻过来,短短一些曲名。得意得又将“啊”字拖老长:文艺青年当然要临场发挥。
大家笑翻。
如果本场演出仅是这些温情的文艺调调,恐怕要失色太多。转场,由《他们》开始,当唱到“我们的生活多美好”时,全场大合唱,随后他停了吉他,吼着邓小平,毛泽东,杨振宁,余秋雨够牛逼,气氛着了。
余下的演唱简直就是火石撞击火石,处处电光。他唱妹妹你的咪咪很大,比我的理想大;他唱一斤纯粹多少钱,一斤婚姻多少钱……偶尔他也现出感伤的模样,唱一个电话打出了我的眼泪,唱妈妈我爱你,唱早已死去的父亲。
他吹口哨,全场静然,他声音发颤。
就在大家被带入伤情的调调时他话一转,睥睨说现在公共场合他的悲伤都是装的。其实大家都在装,只不过有人承认自己在装逼有人不承认罢了。
咳,真是,就不能客气点嘛,何必将这些讲出呢。
不能的,他是李志。
便这样,两个小时,愚公移山被点着一次又一次。生命流淌闪亮,乐声沸如滚水。
没有返场,他从不返场。
我知道盛宴终将散场,人潮终将停息。我知道,那个听《阿兰》时靠在音箱上以发掩面默默流泪的女孩,漂亮的长发会被门外的夜风吹乱,我知道,那个拿粗签字笔欲找李志签名的大四男生,即将开始一场与社会的打斗,然后妥协,和解,我知道这些因李志的音乐聚在一起的年轻人会被生活的翻云覆雨手拍打,撕扯,甩躏,还有抵抗那些个歇斯底里的孤独。可是今晚,今晚就让我们做一个贪杯的孩子,醉于装逼喧闹之间,孤独荒凉之地,性命相见时。
愚公移山酒吧外,人声渐渐散去。因着冷,裹紧大衣狂奔过马路,招得出租,车子启动的瞬间,看见一棵高大的槐树裸着粗壮的手指,指向天边一颗渐渐亮起来的星。
夜空中,月亮又圆又白。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西去而转折的飞鸟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这是李志的《梵高先生》,是他拒绝再唱的歌,也是我今晚最深的遗憾,没能在现场听他一遍遍吟唱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在这个追求成熟和成就的都市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固执的拒绝被这个社会裹挟着长大,他们可怜那些被设置的成年人,他们不想有任何伪装或者模仿的成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带着一颗童心上路,并且耐心的等待着那颗童心成熟,成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
李志,他是。
虽然,他说自己是一只装逼的文艺青年。
2009年1月11日夜,愚公移山酒吧,怕是聚集着北京城的大半文青吧。反正我瞧很多人身上,分明印着文艺青年的痕迹,反正别人瞧我,定是标准的文艺青年模样:白色衬衫,深灰仔裤,长帮靴,黑围巾,将发松松编成两只麻花辫。还有比这更文青的吗?
装?
咳,装也要装得像嘛。
听李志,是07年十月。休假,回老家,一个南方小城。夜里网上溜达,有人荐歌给我,说我听了绝对会哭。笑话,听一首从未听过的歌会哭,那是LONG LONG AGO了。
结果是:我听了,我哭了。坐在那里,一遍遍重复,到最后,全世界的暴雨打在全世界的荒原之上。
如你所想,便是那首《梵高先生》。
后来,只言片语中知道李志在06、07两年发过3张唱片,1张DVD,演过两个现场。就在为大家所关注时,消失在公众视线,成为成都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
今次这场演出等得实在有点久,久到让人绝望。好在,他终于来了。
短发,眼镜,浅灰外套,蓝仔裤,每曲后用布擦手,擦琴,吸一支烟,絮一些话,关于歌的来历,关于自己,关于女人,关于兄弟,关于社会。当然,还有装逼。
唱完《春末的南方城市》后,说起这歌的背景,一字一句,分外认真。
一年春天我从南京去杭州,看望一个朋友,住了几天,啊!感觉很好,于是便有了这首歌。台下众人大叫:女的吧。
他不应,接着说:还是一年春天,我去香港,住在一个朋友家,每天看飞机飞过,在阳台看海,啊!感觉很好,于是就有了《天空之城》。
台下众人哗然:女的吧。
他笑笑,还是不应。那一字一顿,十足的台本味道。怕是晓得大家都在这样猜,他把琴架上的两页纸翻过来,短短一些曲名。得意得又将“啊”字拖老长:文艺青年当然要临场发挥。
大家笑翻。
如果本场演出仅是这些温情的文艺调调,恐怕要失色太多。转场,由《他们》开始,当唱到“我们的生活多美好”时,全场大合唱,随后他停了吉他,吼着邓小平,毛泽东,杨振宁,余秋雨够牛逼,气氛着了。
余下的演唱简直就是火石撞击火石,处处电光。他唱妹妹你的咪咪很大,比我的理想大;他唱一斤纯粹多少钱,一斤婚姻多少钱……偶尔他也现出感伤的模样,唱一个电话打出了我的眼泪,唱妈妈我爱你,唱早已死去的父亲。
他吹口哨,全场静然,他声音发颤。
就在大家被带入伤情的调调时他话一转,睥睨说现在公共场合他的悲伤都是装的。其实大家都在装,只不过有人承认自己在装逼有人不承认罢了。
咳,真是,就不能客气点嘛,何必将这些讲出呢。
不能的,他是李志。
便这样,两个小时,愚公移山被点着一次又一次。生命流淌闪亮,乐声沸如滚水。
没有返场,他从不返场。
我知道盛宴终将散场,人潮终将停息。我知道,那个听《阿兰》时靠在音箱上以发掩面默默流泪的女孩,漂亮的长发会被门外的夜风吹乱,我知道,那个拿粗签字笔欲找李志签名的大四男生,即将开始一场与社会的打斗,然后妥协,和解,我知道这些因李志的音乐聚在一起的年轻人会被生活的翻云覆雨手拍打,撕扯,甩躏,还有抵抗那些个歇斯底里的孤独。可是今晚,今晚就让我们做一个贪杯的孩子,醉于装逼喧闹之间,孤独荒凉之地,性命相见时。
愚公移山酒吧外,人声渐渐散去。因着冷,裹紧大衣狂奔过马路,招得出租,车子启动的瞬间,看见一棵高大的槐树裸着粗壮的手指,指向天边一颗渐渐亮起来的星。
夜空中,月亮又圆又白。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西去而转折的飞鸟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这是李志的《梵高先生》,是他拒绝再唱的歌,也是我今晚最深的遗憾,没能在现场听他一遍遍吟唱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在这个追求成熟和成就的都市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固执的拒绝被这个社会裹挟着长大,他们可怜那些被设置的成年人,他们不想有任何伪装或者模仿的成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带着一颗童心上路,并且耐心的等待着那颗童心成熟,成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
李志,他是。
虽然,他说自己是一只装逼的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