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到令人窒息,伤感到让人沉醉,确实如此”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歌词:
[前奏]这一切是真的吗?亦或仅仅是幻觉?/被困于山崩地裂,无法逃脱现实的牢笼/睁开你的双眼 抬头望望天空/我只是一个穷小孩,我不需要同情/因为我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风往何处吹,对我来说已无关紧要,对我[主歌部分1]/妈妈啊,我刚刚杀了个人/我拿枪指着他的头,扣下扳机,现在他死了/妈妈啊,生活才刚刚开始啊/然而如今我却远走并抛之脑后/妈妈,喔,我并不想让你流泪/要是我在明天这个时候未能归来/让生活继续吧 如同什么都没发生[主歌部分2]/太晚了,我的归宿要来了/我的脊梁开始发颤,浑身上下疼痛难忍/再见吧 各位 我要离开了/我将离你们而去 去接受现实的审判/妈妈,喔(风往何处吹)/我也不想死去/甚至有时我希望自己未曾来到这世上/[吉他独奏]/[主歌部分3]我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影/小丑角 胆小鬼 你会跳方丹戈舞吗?/这雷鸣与电闪,着实惊吓到我了/(伽利略)伽利略,(伽利略)伽利略,伽利略,费加罗,贵族大人/但我只是个穷小孩 没有人爱我/他只是个穷人家里的一个穷小孩/饶了这怪胎一命吧/我总是被人使唤 你们会放我走吗/以神之名!不 我们不会放你走
(让他走)以神之名!我们不会放你走
(让他走)以神之名!我们不会放你走
(让我走)我们不会放你走
(让我走)我们不会放你走
(不会,不会,不会,不会放我走)啊/不 不 不 不 不 不 不/(哦 妈妈咪呀 妈妈咪呀)妈妈咪呀 让他走吧/别西卜派了一个魔鬼到我身边/[主歌部分4]/那么你们以为可以拿石头砸死我唾弃我?/那么你们以为可以爱着我再让我一个人死去?/哦 宝贝 不能这样对我 宝贝/我必须出去 我必须逃离这个地方[结尾部分]/(噢)/(噢,是的,噢,是的)/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任何人都看得出来/一切都无关紧要/对我来说已无关紧要了/风往何处吹
《Bohemian Rhapsody》为音乐传记电影《波希米亚狂想曲》的骨干歌曲,为电影开启及总结佛莱迪·摩克瑞璀璨的一生。该歌曲结构极为特殊,副歌部分并没有重复,而是由几个风格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乡谣、吉他独奏、歌剧、硬摇滚等,并且充满着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 。该歌曲是一首精心设计的复杂作品,亦是皇后乐队的标志性作品,作为一支全篇没有重复段落的华丽摇滚艺术作品 ,该歌曲从开篇开始突然进入歌剧部分,然后又忽然转入摇滚,最后又归于抒情 。
“华丽到令人窒息,伤感到让人沉醉,确实如此”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乐评
皇后乐队知道时间长,但关注确实是由于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缘故。至于这首主打歌曲,完整版时长六分多钟,曲风变换莫测,说实话,华丽到令人窒息,伤感到让人沉醉。
为什么这么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一开始听,并没有听出来这是一首叙事歌,只是能感觉到里面情绪的爆发和绝望的呻吟,阶段完整,情节复杂。而最喜欢的部分是中间的乡谣部分,对于妈妈的呼喊,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一叹三回。
一个穷小子的自暴自弃的犯罪之后的心路历程,在这歌曲里面,仿佛意识流一般的流淌出来。
牙叔确实厉害,这歌编曲的把不同风格的曲风都融入到里面去,摇滚,民谣,歌剧,在一场噩梦般的叙述中,展开了一个悲伤的男孩故事,可能是狂想曲的缘故吧。
一个随风飘摇的浮萍一样的人,该会有什么样悲伤无奈的生命故事呢,牙叔的声音穿透性的悲伤逆流而上。
这歌曲放如今,也是灿烂的存在,我不知道是不是后无来者,但单是一路听下来,就有一种被震撼的力量。
开始的过门是钢琴的叙说,很稳定的一个旋律,不高不低,但能感受出来一种强烈要叙述一个故事的色彩。
风往哪里吹的迷惘,从开篇到结尾,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反复强调这句歌词,应该是有独特用心的。
对于皇后乐队,包括牙叔的兴趣,坦白说是来自于那部同名电影,当然那几首耳熟能详的电影,旋律人声一出来,就知道听过,但惭愧的是并不是皇后乐队的粉丝,比较而言,我应该更喜欢山羊皮和披头士。原因也简单,牙叔的嗓音我觉得没有标志性的特点,歌曲大部分也流行化,不太对自己的胃口。
只是《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怪咖风格的混搭,迷住了我,要我说,这真不是简单能弄好的东西,属于现象级别的歌曲,有点像最近一阵的《罗刹海市》,风格性极强的东西。
还是说回电影,我一直认为拍音乐家的片子容易拍,有卖点,而且电影原声本身就是一盘大餐,如果你喜欢某个歌手的歌,建议看传记片,这里面比如披头士的《一夜狂欢》,再比如《灵魂歌王-RAY》,又比如《莫扎特》,里面又有故事,又有好听的歌,甚至包括演唱会的纪录片等等,你去看一定有收获,这和其他传记人物片不同,这类型近似音乐片,但故事性极强,歌手的传记就有声音方面天生的优势,这是卖点。
同样,《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最后,牙叔脱光上身,那一曲娓娓道来,钢琴的伴奏下,让全场嗨了起来。
是的,“华丽到令人窒息,伤感到让人沉醉,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