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Michel JARRE电子/试验 八十年代的中国 玩味完美的混音

我看的是video。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台录音机,可以听FM收音,当时电台里播放Jarre的“氧气”,很新奇的感觉,于是在重播的时候录在磁带上,写作业的时候播放以增进学习效率。
八十年代的中国,长安街上自行车自由的骑行在宽阔,空荡的路上。许多人脸上写者真实。上海的大商场,人们仔细的摸着布的料子,小巷里可以听到附近小学的大喇叭广播。妇女烫者大波浪的发式--无论熟女/少女都如此。一些小朋友还穿着微型的军装。早晨的雾在长安街上升起,镜头往上,迎接外宾的彩旗招展。一个中央电视台熟悉的,但是叫不出名字的阿姨用特有的讲话方式采访Jarre。难道她在生活中也这么说么?非常有可能。
在演员的休息室里,我看见了北冰洋汽水的瓶子,里面是色素鲜艳的汽水。看台上怎么有那么多的解放军战士,一个烫者波浪头的年轻女人,身着军装,画着淡淡的眉,无聊的摸者自己的脸。。。。
演出开始了,像Pink Floyd现场一样的梦幻的灯光,Jarre出现的时候,还特别有报幕员出来说明。霓虹灯在舞台上显示出那个年代:1981子夜。
无数的合成器,和如同早期科幻电影里科学家实验室里的立式混音台。
穿插着Charlie Chen电影的镜头,和红色娘子军的舞蹈镜头。最有意思的是每个乐曲之间还有一个报幕员出来解释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演出结束后,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
后面是北京的镜头,随机采访中,中国当时的文青表达了对贝多芬和施特劳斯的无比热爱。镜头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每一个都是渴望。
最牛的是我还看见了刑志斌阿姨年轻是播音的样子,早期中国的电视广告。现在仍然能在市面上看见的,香港明星挂历。听说过牡丹电视么?
后面是现场和观众互动的场面,人们刚开始羞涩的笑者,后来争先恐后的去触摸一个微型键盘。在上海,一个报幕员跑出来号召大家一起和着音乐鼓掌。
非常魔幻,非常让人沉思,非常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中国,长安街上自行车自由的骑行在宽阔,空荡的路上。许多人脸上写者真实。上海的大商场,人们仔细的摸着布的料子,小巷里可以听到附近小学的大喇叭广播。妇女烫者大波浪的发式--无论熟女/少女都如此。一些小朋友还穿着微型的军装。早晨的雾在长安街上升起,镜头往上,迎接外宾的彩旗招展。一个中央电视台熟悉的,但是叫不出名字的阿姨用特有的讲话方式采访Jarre。难道她在生活中也这么说么?非常有可能。
在演员的休息室里,我看见了北冰洋汽水的瓶子,里面是色素鲜艳的汽水。看台上怎么有那么多的解放军战士,一个烫者波浪头的年轻女人,身着军装,画着淡淡的眉,无聊的摸者自己的脸。。。。
演出开始了,像Pink Floyd现场一样的梦幻的灯光,Jarre出现的时候,还特别有报幕员出来说明。霓虹灯在舞台上显示出那个年代:1981子夜。
无数的合成器,和如同早期科幻电影里科学家实验室里的立式混音台。
穿插着Charlie Chen电影的镜头,和红色娘子军的舞蹈镜头。最有意思的是每个乐曲之间还有一个报幕员出来解释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演出结束后,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
后面是北京的镜头,随机采访中,中国当时的文青表达了对贝多芬和施特劳斯的无比热爱。镜头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每一个都是渴望。
最牛的是我还看见了刑志斌阿姨年轻是播音的样子,早期中国的电视广告。现在仍然能在市面上看见的,香港明星挂历。听说过牡丹电视么?
后面是现场和观众互动的场面,人们刚开始羞涩的笑者,后来争先恐后的去触摸一个微型键盘。在上海,一个报幕员跑出来号召大家一起和着音乐鼓掌。
非常魔幻,非常让人沉思,非常八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