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格斯在昂蒂布
https://www.allaboutjazz.com/charles-mingus-mingus-at-antibes-by-c-michael-bailey
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人们要知道,即便在他离世二十年后,他也定会凭借自身努力挤进这个名单的前列。《Mingus at Antibes》这部作品充满活力、狂热,还带着一丝忧郁,展现出了一位过度兴奋、放纵且天赋卓绝的天才。在这一点上,明格斯与莫扎特有相似之处,莫扎特的众多同时代人曾疑惑,为何上帝会把这般才华赐予一个并不值得的顽童。对于明格斯来说亦是如此,这样一个喧闹又惹人厌的恶霸,怎会拥有如此天赋。有人猜测天赋是给予那些能将其充分发挥之人的,而明格斯无疑做到了。 1960 年 7 月 13 日(星期三),这张在法国朱安雷宾的昂蒂布爵士音乐节上录制的唱片,被许多人视作明格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明格斯的传记作者布莱恩·普里斯特利(Brian Priestly)指出,这场活动在法国的蓝色海岸举办,“明格斯竟然会受邀参加这样一个主要面向欧洲乐队的活动,这着实令人惊讶,但这或许与法国唱片公司 Barclay 无关。该公司不仅为一些欧洲参与者,如杜斯科·戈伊科维奇(Dusko Goykovic)和阿尔伯特·曼格尔斯多夫(Albert Mangelsdorff)发行了专辑,而且作为大西洋唱片公司的当地授权方,代表他们为参与的两支美国乐队——威尔伯·德帕里斯(Wilbur DeParis)的‘新’新奥尔良爵士乐队和明格斯乐队进行了录制。”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个奇特的小布局。然而,这音乐属于另一个层面。当然,容易想到明显的方面——这种音乐基于最基础的非裔美国人传统,如非洲的多节奏、美国黑人福音、蓝调、大乐队。明格斯如同月亮上的人一般,根本不在意那些名目。他就是要创作音乐,也许是上述所有元素的融合,但终归是属于他独特的声音。 《Mingus At Antibes》是一种有趣的呈现,因其给人的感觉和许多 20 世纪 50 年代及 60 年代的现场爵士录音相仿——也就是说,它像是由几段拼接而成的片段构成,没有显著的特定主题。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明格斯实际表演的节目,它由基本与音乐节同期的素材组成。这些素材与录音室版本的差别在于其质朴的灵魂。《Better Get Hit In Your Soul》和《Wednesday Night Prayer Meeting》魅力非凡,充满了五旬节派的风格。听众能听到乐队在明格斯演奏的每一个自由形式的合唱结束时高喊“阿门!” 《Folk Forms I》是一首 F 调的蓝调,而《What Love?》是明格斯对《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的改编。最后一曲是《I'll Remember April》,由虚弱却坚定的巴德·鲍威尔(Bud Powell)弹奏钢琴。它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方式令人心碎,就像比莉·荷莉戴(Lady Day)的《Lady in Satin》和《Songs for Distingue Lovers》。对于巴德·鲍威尔而言,这是其在黄昏之际(或精力耗尽之时)的天才展现。 这音乐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红土般丰厚,像格林威治村的先锋村(Village Vanguard)供应的马爹利酒般精致。它在法国的演出仅仅证明了这种音乐的普适性。明格斯不只是为自身发声,而是为所有人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