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声3出塞曲》:唱自己的歌

#雁过留声#271,《留声3出塞曲》,张清芳。
数月来热议许久的歌迷朋友们总算在音综节目中见到久违的张清芳,听到她重又唱出那首“出嫁”。从89年的《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到93年的《爱你没商量》,再到03年的《似水年华》。尽管她尚未在内地举办个人演唱会,但她的音乐魅力早就以不同形式展现于内地的文艺舞台,拨动着几代歌迷的心弦。如今在面向更多新生代观众的平台上可看到东方教主的现场,亦可重温那份纯粹与光芒。我也因此再次取出那张引进版的《留声3出塞曲》,在新的年代重新去聆听体会,张清芳如何站在属于中国人的脉搏与魂魄上唱歌。
在一代人的流行音乐启蒙之作《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中收录了“亲爱的请不要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张清芳的名字。而真正开始被她的声音折服,则一定是在92年深秋,我市电视台周四晚播出的《点播文艺》中偶然得见的那首“偶然”。画面中的张清芳已经不同于我在《潮》中对她的初印象,而一句“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的清澈过耳难忘。该段MV取景是在上海,自与徐志摩及新月派相得益彰。

当年不知道词曲作者陈秋霞的背景,几年后听到孟庭苇两张翻唱专辑的代表作“往事”与“第二道彩虹”后更是好奇。直到网络时代才最终知晓,陈秋霞是70年代香港中文民歌届的风云人物,曾因本色出演自己的故事《秋霞》而于1976年荣膺第14届金马影后。“偶然”便是收录在《秋霞》之中,由她自己创作并弹唱的歌,后续的“往事”及“第二道彩虹”亦如是。陈秋霞唱起的民歌,也就此影响到宝岛内的诸多音乐少年。张清芳翻唱的这一版“偶然”,即是完美的致敬,也是民歌最好的传承。
看过“偶然”的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收录这首歌的《留声》,已经从1989年的《旷野寄情》、1990年的《待嫁女儿心》走到了1991年的《出塞曲》,三部曲的最终篇。《旷野寄情》全部曲目均在致敬台湾民歌运动,而《待嫁女儿心》又偏重于台湾的时代曲,《出塞曲》则是一次比较完美的融合。并不是所有耳熟能详的翻唱曲都会成功,用自己的特质音色将作品水准再提升一个台阶,这让《留声3》在此前此后的诸多翻唱专辑中,永远别具一格。可况能够在同一专辑中演绎齐豫郑怡蔡琴三位民歌时代极有代表性的歌手的经典作品,也印证着这张唱片非凡之处。

《留声3》的标题选择了蔡琴的“出塞曲”,这是1979年蔡琴首张唱片的主打歌。此外收录了蔡琴的“你的眼神”,齐豫的“欢颜”以及郑怡的“月琴”。尽管鹊起于大学城时期的张清芳只赶上了民歌时代的余韵,但她与民歌诸天后的渊源颇深。新格唱片在1990年谢幕前夕曾发行过一张合辑,合辑名即为《蔡琴、郑怡、张清芳》。而在大学城比赛中张清芳的演唱曲目,一为“欢颜”,一为“月琴”。因此《留声3》中选择这些歌,在致敬时代之外,何尝不是对自己年轻时光的寻回。
值得一提的是,A面最后一曲“灵感”,则是在新格唱片的合辑《金韵奖(九)》中收录的郑华娟的第一首录音室作品。当年参加两次金韵奖均铩羽而归的华娟,得到制作人的邀请参加《金韵奖(九)》的录制。于是她唱了自己的作品“灵感”,没想到竟成了这张合辑的主打歌。“灵感”之后才有了《红酒》的问世,而在91年“加州阳光”之后,张清芳在《留声3》中翻唱了郑华娟最初的作品,是投桃报李也是惺惺相惜。

徐志摩的偶然,陈达的月琴,席慕蓉的出塞曲,张清芳的歌。《留声3》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除了“偶然”的黄浦江畔,就是“出塞曲”的西夏王陵。当年蔡琴在“出塞曲”中的雄浑铿锵,演化为张清芳版本的高亢激昂。而不变的是从席慕蓉到蔡琴再到张清芳,心底里的大地与山河。

从“出塞曲”与“偶然”,到“月琴”与“欢颜”,又及“花戒指”和“灵感”,这张翻唱专辑包蕴着家国、成长、纯真、友情。这或许就是在践行着民歌时代的箴言:唱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