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Dansere》

第一部分Dansere后面是各种乐器的喃喃低语。萨克斯时而吟唱时而沉默,并逐渐转为与其它乐器的对答。
第二部分Svevende则十分悠长,是Jan Garbarek的常见风格。
相对而言,Bris显得不是很精彩。我不是很喜欢钢琴的那一段,有点过于跳跃了。
而Skrik & Hyl则相当出人意料,尖啸之中有着很本真的东西在里面,而这对于演奏者的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一分多钟是整张唱片的高潮所在,之后便重新陷入了寂静。结尾倒是比较一般。
《Dansere》专辑简介
自七十年代起,就被公认是当今欧洲爵士乐的领导人之一的挪威籍乐手杨葛巴瑞克(Jan Garbarek),一踏入乐坛,就开始尝试将萨克斯风的传统音色个性颠覆,寻求另外的发声音调与运用方式。只有劣质艺术品才需要经过时间考验,好艺术品永远在考验人群,考验时代。Dansere 是 Garbarek 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件作品。Garbarek 私人美学在此首次完全显现。突然蜕去什么探戈、爵士、民族、Coltrane、Ayler、Russell 等一切外衣,只剩下最精纯的 Jan Garbarek,最直接的音声哀乐。一根直直向上冲的花茎,终于在此内爆开了第一朵花。幽玄。不假他力,自力成佛,这是当时最前卫、最另类的美学。 Dansere 如此崭新原创的一块天地,是 Manfred Eicher 在他颠峰时期的功劳,也是 Garbarek 考验听者的一份试题。卷子一发下来,大半英美爵士乐评人都傻了,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不合前人公式俗套的纯音乐,他们只听「乐派」、「乐种」、「人名」,而不知如何面对艺术。秀才遇到兵。虽然只是继 Witchi-tai-to 之后 Garbarek-Stenson-Danielsson-Chrsitensen 原班人马合作的第二张专辑,但他们听来像是结婚多年。各人也都处于创作颠峰期。主题曲 Dansere 从头到尾只谈一个「韵」。第二首 Svevende 一开始的贝斯和钢琴的串音像洒满一地的宝石。第三首 Bris 刚刚奏完无比的悲痛,数秒之内又带你上一个激情顶峰。第四首的 tenor sax 跟 double bass 超高泛音的每一句齐声尖叫后,我们听到的是虚谷余韵的 Lexicon 回音器残响。最后第五、第六首是毫不留情的枯寂,你受得了受不了?
第二部分Svevende则十分悠长,是Jan Garbarek的常见风格。
相对而言,Bris显得不是很精彩。我不是很喜欢钢琴的那一段,有点过于跳跃了。
而Skrik & Hyl则相当出人意料,尖啸之中有着很本真的东西在里面,而这对于演奏者的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一分多钟是整张唱片的高潮所在,之后便重新陷入了寂静。结尾倒是比较一般。
《Dansere》专辑简介
自七十年代起,就被公认是当今欧洲爵士乐的领导人之一的挪威籍乐手杨葛巴瑞克(Jan Garbarek),一踏入乐坛,就开始尝试将萨克斯风的传统音色个性颠覆,寻求另外的发声音调与运用方式。只有劣质艺术品才需要经过时间考验,好艺术品永远在考验人群,考验时代。Dansere 是 Garbarek 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件作品。Garbarek 私人美学在此首次完全显现。突然蜕去什么探戈、爵士、民族、Coltrane、Ayler、Russell 等一切外衣,只剩下最精纯的 Jan Garbarek,最直接的音声哀乐。一根直直向上冲的花茎,终于在此内爆开了第一朵花。幽玄。不假他力,自力成佛,这是当时最前卫、最另类的美学。 Dansere 如此崭新原创的一块天地,是 Manfred Eicher 在他颠峰时期的功劳,也是 Garbarek 考验听者的一份试题。卷子一发下来,大半英美爵士乐评人都傻了,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不合前人公式俗套的纯音乐,他们只听「乐派」、「乐种」、「人名」,而不知如何面对艺术。秀才遇到兵。虽然只是继 Witchi-tai-to 之后 Garbarek-Stenson-Danielsson-Chrsitensen 原班人马合作的第二张专辑,但他们听来像是结婚多年。各人也都处于创作颠峰期。主题曲 Dansere 从头到尾只谈一个「韵」。第二首 Svevende 一开始的贝斯和钢琴的串音像洒满一地的宝石。第三首 Bris 刚刚奏完无比的悲痛,数秒之内又带你上一个激情顶峰。第四首的 tenor sax 跟 double bass 超高泛音的每一句齐声尖叫后,我们听到的是虚谷余韵的 Lexicon 回音器残响。最后第五、第六首是毫不留情的枯寂,你受得了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