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著名声乐大师宾山‧乔西(Bhimsen Joshi)
印度音乐大师宾山‧乔西(Bhimsen Joshi,也有人译为比姆森•乔湿),在声乐演唱方面的境界无人能及。宾山出生于印度西部一个严格的婆罗门种姓家庭中,十岁就开始学习声乐。宾山‧乔西有荣获过印度音乐最高荣誉Bharat Ratna奖。印度著名大艺术家拉威·香卡(Ravi Shankar)、比斯敏拉·汗(Bismillah Khan)均在有生之年收获过这个最高奖。
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印度音乐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它以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保存完整;并拥有自己高度发达的音乐体系,音阶、节奏、旋律、调式、表演方式及审美观念等都有特殊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印度音乐文化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殖民地时代的印度音乐文化不但没有被同化,反而完整地保存下来,一些欧洲乐器传人印度后也被同化和发展为印度的民族乐器,应该说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北印度的声乐曲有两种代表性的乐曲形式,一种称为多鲁帕德,一种称为卡雅。卡雅(Khayal)是今日印度最重要、也是经常使用的声乐形式,具有华丽、抒情、自由的特色。它是印度中世纪民谣与波斯系统的歌谣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新歌曲形式。目前,卡雅有两种不同的性格,一种为Bada Khayal , 另一种称为Chota Khayal,前者速度较慢且较叙情,后者则是活泼、华丽的快板歌曲。
演唱卡雅时,技巧与即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除了音阶、音程等因素之外,印度音乐的声乐常会加上一些音高本身的装饰音,以及音到音经过的规则。这种装饰奏便成为声乐曲的独特风格之一。当声乐演唱到达后段快速的高潮部份,可以听出有时声乐家并不是在唱歌词,而是在唱音阶Sa、ri、ma,称为阶名唱法。因为唱到即兴的高潮部份时,歌词已不能适合此即兴的开展,乃用音阶名称来唱,让拉格能尽量的发展。对某个拉格演唱者来说,乐曲只是即兴演唱的一个导引或提示,他必须超越这个拉格,发展出自我艺术的极致表现。此时,演唱者与作曲者是重迭的,而这种即兴发展的动力必须靠听众当时的气氛所引导,如果听众只是规矩、专心地聆听,到整首乐曲结束才给予掌声,可能会带不起演唱者即兴刺激;假设听众的表现是很激情的,如打拍、摇头等等,便可能会强化演唱者的动力。所以演唱者表现如何,还得看听众的表现。所以印度音乐中,作曲者、演唱者、听众三者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印度,音乐是离开不宗教的,要学习音乐,就必须把自己奉献给神,要去追求精神性与超越性,艺术家如拉sarangi 的Sultan Khan、vocalist 如Pandit Jasraj,Bhimsen Joshi等均是如此。因此,宾山也唱了许多宗教歌曲,在卡雅的演唱上更是第一把交椅,被公认是演唱卡雅(Khayal)的第一人选。 他是印度古典音乐的大师,在声乐演唱方面的境界无人能及。他的声音低沉练达又随兴,从感性的唱音中流露出动人的情感,紧紧扣着印度声乐曲的灵魂。
Pandit Jasraj、Pandit Bhimsen Joshi被称为是印度古典男声二圣。他也被入选为印度摄影大师洛古雷印度“音乐巨人”系列,其中还有:西塔琴(Sitar)大师拉威·香卡(Ravi Shankar);唢呐(Shenai)大师比斯敏拉·汗(Bismillah Khan);竹笛大师、班苏里(bansuri)演奏家查拉西亚(Chaurasia)等。作为一个印度声乐家,他和其它声乐家之间也有过一些配合过一些作品,并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