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eya看韩国文化的传播困境

ep本身没啥好说的,最好的两首都当主打了,虽然总被人嘲没有创新,但ive的A&R团队目前看起来对自己的艺人非常了解,在ive的歌曲里悦耳是第一要义、你绝对找不到什么奇怪的听感。从baddie开始ive应该就在坚持自己的转型了,延续了强烈的嘻哈风格,采样了90年代美国r&b组合Blackstreet的冠单No Diggity。再加上上一次baddie回归被批评做恶女的主旨空洞后,这次明显思想内核用心了很多,想到用hiphop做民谣这个点子,看起来星船还是有野心的、不然这次也不会找nct的制作人合作。
至于视觉部分的文化挪用的争议,可以说是韩国本身文化传播的困境的一个缩影。“文化挪用”这个词一般来说是指较强势的个体或文化群体面对相对弱势的个体或文化群体时,以未充分理解、误解、取笑、歧视、或不尊重的方式,直接采用、侵占、剥削、抄袭或复制(宣称拥有)弱势文化;类似的争议,Kpop也出现过很多次,比如blackpink的mv中出现的象头神雕像的争议。但是中国文化算是弱势的一方吗?好像也不能这么说。如果你去过韩国的中央国立博物馆就能明白、他们如果想发掘自身传统文化,💯会溯源到中国、最终体现传统中国文化的压倒性强大。那些青铜器、书画、金石、螺钿、书画、织物、瓷器、瓦当、画像砖、神道像、说白了就是个小中华。而朝鲜半岛又不像东南亚位于两个主要文明之间拥有多元文化的土壤。所以注定了他们只要想稍稍自我发掘一下文化,会面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竞争。

但我倒也不是呼吁要同情韩国人,只是觉得他们的路线真的有问题,因为向前溯源你根本竞争不过我们老中。韩国人最应该学的难道不是日本人的文化路线吗?日本的文化品牌力目前简直是强的离谱,最直接的例子在中文互联网、提到韩国是:“偷!”、提到日本是“警惕以倭代唐!”。如今,全世界几乎被现代艺术“统治”日本却仍然呈现古代艺术、近代艺术与现代艺术三足鼎立的态势。日本文化及艺术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加拉帕戈斯现象特征。如今的传媒正在加速日本的符号化,而任何事物的本土化与独立性都是相对而言的。美国现代艺术在战后成功取代欧洲艺术的同时,借着政治的顺风车来到了日本,成了日本近代、现代艺术的中心,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情结。在韩国拍个mv还在用找老祖宗拿元素这种初级技巧的时候,日本艺术家已经分解、打破、并重组自己的文化好几轮了,同时创造了新的文化和艺术流派(前卫、具体、反艺术、物派、脱前卫、超扁平)。哪怕是音乐上也创造了像city pop、和风trap这种有自己本地化特色的风格。Kpop抛除采样、mv、和舞蹈、到底音乐上还剩什么呢?很多给所谓老Kpop招魂的人自己也答不出来吧。

所以韩国人与其和老中这种文化富二代同台赛跑,真不如学学日本人。这里的学不仅仅是New Jeans在做的那种视觉元素的提取和再包装。而是想想自己怎么能提炼出:物哀、幽玄、侘寂这种概念化的美学哲思,不然不可能有自己高质量文化传播的根基。因此不是说作为大国沙文主义者不让ive宣传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关键你团或者整个Kpop都难承其重(本来流行音乐表达这类题材就难、老中自己把中国风作明白的都没几个),我反而觉得这几年传播韩国文化符号最好的kpop作品是tara的roly poly,起码是让我真的体会到那是真实的有温度的韩国、而不是一堆华丽的文化符号堆砌出的东方想象。
————————分割线—————————
观察了一段时间ive万人坑和ive77大佐演唱会的闹剧后,讲分享一个故事。当时大概16年左右,我朋友在北京一个很小的媒体公司实习、就干了一个月就回学校,因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微博上生产那种最最低质的泔水内容、然后挑起争议引流、实在受不了就跑路了。后面爆发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恶性事件江歌案,然后他就发现当时很多那种侮辱江歌妈妈的那种反人性账号(包括他曾经认识的某些同行)、其实就是很多媒体公司的矩阵号,它们和这件事毫无关系、也不关心当事人、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热点,【很多人这辈子声音最大的一次机会】,所以当然要利用最卑劣的方式激化矛盾、挑起流量、即使这么做会伤害所有人。朋友经过这件事,坚决的毕业后转行了。这就是自媒体产业黑暗的真相,现在那一波人还在、只不过更隐蔽、将自己伪装的更年轻。
不觉得这个时代很多金光闪闪的佛塑背后其实是伥鬼嘛?表面上替女孩伸张正义的营销号,能从3分钟mv里解读出10个sm道具、这他🐎营销号背后不是个猥琐男都见鬼了,你越传播📣他越兴奋。而且我有时候觉得,这件事能闹这很大的原因是普通中国人能宣泄自己情绪、表达自己看法的途径太少了。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司,你说什么都是个屁、没人在乎你是谁你怎么想,但互联网上就不一样了。普通人需要一个情绪的垃圾桶宣泄一下,如果能给自己的行为赋予一些正当化意义那是最好的。这些人真有那么在乎传统文化、辱不乳华嘛?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是冷漠。你默默的离开是最好的表达自己态度的方式,不要被别人利用,尤其当你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