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充满谎言的爱情终究是泡沫
叁言两语,说点故事,这里是【张叁的歌】专栏,我是爱听歌的张叁。
本来这首想放在以后推的,但因为这几天“胖猫事件”实在让我心情难以平复,盲目地付出和虚假的感情,让我一下子就想到这首歌。
事件本身我不作评价,咱们只听歌。
我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第一次听这首歌是2014年《我是歌手》第二季第1期,邓紫棋一曲成名,也是从那时起,邓紫棋成了我最喜欢的女歌手,没有之一,相当一部分渔民应该也是如此。
原曲收录于2012年的专辑《Xposed》中(这里必须吐槽一下专辑包括MV的造型太雷了),但歌曲真正创作时间要早于专辑。
2010年,凭一曲《说谎》火遍大江南北的林宥嘉与刚出道不久名不见经传的邓紫棋被拍到街头拥吻,林甚至因此大打出手。第二天“嘉棋恋”自然是头版头条,但双方对恋情都支支吾吾不承认,后来有营销号说是林不想给邓紫棋名分。
2011年正处于失恋期的邓紫棋在美国街头看到小丑吹泡泡,创作了这首歌。
直到2014年二人彻底分手,四年间分分合合,按邓紫棋自己的说法是期间林一直沾花惹草,我选择主观地相信解解(再说邓紫棋颜值这么高又可爱,林宥嘉长得很难评,根本不在我审美上)。
不过好在分手后邓紫棋参加歌手大火,这首也成了她的成名曲(看来远离渣男真的会变幸运)。这里推荐精彩的live版,这版跟原版的区别在于高音更干净彻底,显得更加洒脱,应该是已经释然了上一段不值得的感情。
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就像被骗的我,是幸福的。
我最喜欢的反而是这第一句,曾经我一度很讨厌承诺,因为我觉得承诺就是画大饼,什么海誓山盟地久天长,都是骗人的把戏。
后来我明白了,承诺是一种态度,是对当下感情负责的表现,很多人特别看重承诺就是因为希望得到当下最直接的反馈,但往往忽视了这仅仅局限于当下,无论真假都只是暂时的,无法以此确定以后。
但有几个人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点呢?我知道她一直管我要钱,可是我就是爱她,我就是想省吃俭用给她赚钱。即使知道被骗,深陷五彩斑斓的感情泡沫中,谁又能自拔呢?
追究什么对错,你的谎言,基于你还爱我。
这句回答了上面的疑问,为什么明知被骗还会幸福,因为此时我仍然相信你还爱我,所以无论怎么追究都是自欺欺人罢了,用伪命题推算出的答案一定是错的,只是自己根本意识不到罢了。
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花火,你所有承诺,虽然都太脆弱,但爱像泡沫,如果能够看破,有什么难过。
这句明显已经释然了,我知道泡沫和爱情都只是瞬间的,但我已经看破了,不难过了。
早该知道泡沫,一触就破,就像已伤的心,不胜折磨,也不是谁的错,谎言再多,基于你还爱我。
刚说完释然结果又不清醒了,觉得对方说谎是基于爱自己,不该怪罪,典型的自我PUA。这首歌刚出的时候还没有“舔狗”这个词,如果放到现在一定会有人说这是舔狗,我特别讨厌这个词,把对一个人的深爱翻译得肮脏且廉价。
如果真诚地付出不求回报就叫舔狗的话,那好多人的父母也是舔狗,那上学这么多年我对数学一窍不通但还是努力地学,我也是数学的舔狗。付出本身没错,感情就是要付出的,只是有很多人盲目地付出,一味地奉献,却忘了爱自己。
我把这称为不懂爱,爱是要兼顾的,要平衡好爱人和爱己。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妈妈吃鱼头,妈妈为了孩子吃鱼肉谎称自己爱吃鱼头,基于爱说了谎,可万一孩子爱吃鱼头呢(我就很爱吃鱼头)?鱼头是苦,鱼肉是甜,为什么不一起吃鱼头和鱼肉呢?如果对方不愿意跟你一起吃鱼头,那凭什么把自己辛苦剔出来的鱼肉给ta。
在雨下的泡沫,一触就破,当初炽热的心,早已沉没,说什么你爱我,如果骗我,我宁愿你沉默。
在一大段痛彻心扉的高音后回归平静和清醒,我并不同意很多解读说这是分手后的心灰意冷,我认为是放下了,只是做个假设,我并不在乎你当初爱不爱我,我只希望如果是谎言那就别说出口。
把带有谎言的爱情比作泡沫是很巧妙的,有着假意的美好却转瞬即逝,像毒药一样令人目眩神迷,但有人就是很享受这种感觉,义无反顾把毒药当解药。可能对于一些极度缺爱的人来说,饮鸩止渴才是唯一的办法。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教他们怎么爱自己,而是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不爱自己,为什么缺爱。从这点出发就会发现,根本原因最后通常都落在原生家庭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
这期最后想唠叨几句,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不要拉低自己去讨好别人,任何关系都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去做正确的事,去爱正确的人,同时也要爱自己。
一首歌曲的成功,一方面是好听的旋律,另一方面是能打动人的歌词,还有就是歌手自身的精彩演绎,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如果非要再加一条,那就是听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状态下对歌的感受,听者本身也是歌曲重要的一部分。